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子女们
内容
编辑推荐

薪尽火传。老者一去不复返,新者不绝欣然来。与那些国民党高级将领血肉相连、一脉相承的后代们,他们今天都生活在哪里,其状况怎样,对祖国有着什么样的情结?本书试图就这一问题做点探索和尝试。

本书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几十位,其中有生活在海外的、台湾和香港等地的,也有生活和工作在大陆的,对其某一段或某一侧面生活进行记叙。从中,我们可以感知他们出身于特殊年代特殊家庭中,对于生活道路选择的心态,对人生价值追求的心路历程,以及在他们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内幕故事。

内容推荐

  国民党败退台湾整60年。期间曾一度沦为“在野党”,但许多国民党将领的子女们,却在父辈的失落中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追寻他们的足迹,我们还发现,今日散落在岛内、岛外的他们,几乎都是在为台海两岸的和平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着,他们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目录

前言

走自己的路:李宗仁长子李幼邻

一代骚客:白崇禧之子白先勇

先入政道后进佛门:陈诚之子陈履安

命丧毒剑:陈布雷的女儿陈琏

兴办教育,心系祖国:陈济棠之子陈树柏

台湾知名油画家:顾祝同之子顾福生

一个不普通的外交官:胡宗南之子胡为真

泥泞的坦途:戴笠的孙女戴眉曼

北平和平解放的大功臣:傅作义长女傅冬菊

随父起义,建功祖国:陈明仁长子陈扬钊

免疫学领域带头人:冯玉祥之女冯理达

子承父志:冯氏三子——冯洪国、冯洪志、冯洪达

美丽的马拉松爱情:邓宝珊之女邓团子

积极参政议政:邓宝珊之子邓成城

内贤助:杜聿明长女杜致礼

汽车修理工:卫立煌之子卫道然

秉承父志,建功立业:杨虎城的儿女们

“鹤立鸡群”:马步芳长子马继援

钟情于国画:孙传芳幼子孙家勤

文艺片首席小生:孙元良之子孙祥钟

纨绔子弟:阎锡山子女

后生可畏:方振武之子方心浩

香港“复康之父”:方振武之子方心让

青天白日勋章换一命:黄百韬之子黄效先

师生喜结伉俪:张灵甫之子张居礼

国画大师:程潜之女程熙

致力于两岸统一:程潜之子程元

活跃在高科技领域:孙立人之女孙中平

尽忠尽孝:何应钦之女何丽珠

命途多舛:蒋光鼐之子蒋庆渝

事业各有所成:龙云的子女们

史学专家:刘文辉之子刘元彦

父女相见不相识:郝梦龄之女郝慧英

有其父必有其子:马鸿逵之子马敦厚

像父亲一样爱国:张治中的儿女们

试读章节

走自己的路:李宗仁长子李幼邻

李宗仁,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1948年4月,任中华民国副总统。1949年1月蒋介石“引退”后任代总统,同年12月去美国。1965年7月回归祖国大陆。李宗仁一生有三位夫人——李秀文、郭德洁和胡友松,有两个儿子——长子李幼邻和次子李志圣。本篇主要介绍的是李幼邻的情况。

李幼邻是李宗仁与第一位夫人李秀文之子,生于1918年广东新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到美国求学,1942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军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后加入美国国籍。他没有秉承父志,不但政见上有所分歧,事业上也各走不同的道路。他不愿借助父亲的权势去谋取一官半职,对国民党的官场腐败也非常反感,1949年定居美国纽约。后多次回大陆探母和观光,并积极在华侨中宣传祖国的变化和共产党对海外人士的政策。1993年5月中旬病逝,享年75岁。其妻珍妮,为美国一混血女子,生有4个女儿,分别叫玛茜、雷诗、文迪、琴妮,均生活在美国。

出生于兵荒马乱、扑朔迷离的年代

李宗仁与李秀文同为广西临桂县(今桂林)两江镇人,他们的婚事是按照旧时的“八字”于1911年结婚。婚后,这对夫妻聚少离多,丈夫征战在外,在枪林弹雨中厮杀,无暇顾及家室。作为人妻的李秀文,只有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服侍公婆,操持家务,尽着传统的孝道。

李宗仁1913年于广西陆军速成学校毕业后,任广西南宁将校讲习所教官。一年后,该所停办,返回桂林,应聘为省立模范小学高级班军训教官。1916年夏,投护国军第6军任排长,参加护国战争,后又参加护法战争,由排长递升至营长。1918年2月,他们的长子李幼邻在广东新会出生,此时,李宗仁驻防广东新会县,并担任县长。在驻防新会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李秀文陪伴左右,度过了她一生中最幸福、最甜蜜的时光。李幼邻便诞生在这样的岁月、这样的地点、这样的环境里。

李秀文1891年生于广西桂林,出身农家,与李宗仁结婚后,他们只保持着名义上的夫妻关系,李秀文一心一意抚育幼邻。

李幼邻五六岁时,他父亲李宗仁经人撮合,又娶了广西桂平佳丽郭德洁。由于桂系上层主张“平妻制”,元配李秀文虽然作为大夫人,在李家仍然有着不容置疑的位置,然而没过多少日子,新欢便取代了糟糠。于是乎,李幼邻的母亲李秀文只能在漫漫的人生中,打发着“寂寂复寂寂”的岁月,承受着既尊荣又凄苦的命运。

作为一位旧时女子,李秀文不可能迈出传统道德的门槛,也无力去改写自己的命运,她只能无奈地接受着既成的严酷事实。

艰辛求学路

春去秋来,暑尽寒往。李幼邻一天天长大了,转眼到了入学的年龄。自从出生后,李幼邻的整个幼年除了短暂的军旅生活和因动乱在上海暂避一年外,基本上是在广西桂林的乡下度过。家乡的青山绿水、田园诗画般的生活、长辈们的百般呵护,使李幼邻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成长。

1925年,李幼邻母子俩来到广西桂平。李幼邻先是在父亲朋友钟祖培家读书,与钟的两个小孩同私塾,时间约为半年,接着便到当时的省会南宁念初小。

那时,作为新桂系龙头老大的李宗仁,根本没有精力顾及到李幼邻母子俩。1927年,李宗仁安排李幼邻与母亲去香港,让他就读于西南小学。

人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可在李幼邻幼小的心里却时常愁云密布。他当然不了解现实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也不了解自己的父亲和桂系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什么角色。他只是从父亲诡秘莫测的行踪和焦躁不安的神情中,感觉到环境的险恶和形势的严峻。

1929年,第一次蒋桂战争爆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桂系的第四集团军顷刻间土崩瓦解,将领们通电下野,部队被改编,桂系首脑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仓皇出逃。所以李幼邻说:“那个时候我们母子俩就好像一叶孤舟,在茫茫大海上漂荡,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要靠我们自己去应付。谁都不知道前方有什么暗礁险滩,谁都不知道下一刻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好像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成天处在惶惶之中,动荡不安、险象环生。所以,父亲把我送到香港读书,也是以防不测。”

1930年,对李宗仁和新桂系来说,无疑是一个悲惨的岁月。这一年冬天,又爆发了第二次蒋桂战争。这次,由于东北将领张学良最后通电拥蒋,反蒋派失败了,蒋介石再次胜利。

这个时期,也是新桂系的一个低迷时期。湘军、粤军不断犯境,云南的卢汉率军围攻南宁,广西百色的苏维埃政权掀起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在这艰难的时刻,新桂系主要头目之一的黄绍竑却心怀去志,决意要离开,跑到蒋介石那边去了。

此种情况下,身心交瘁的李宗仁当然无力照顾李幼邻母子俩,只好让他们从香港回到广州。

从1931年到1937年,李幼邻在广州一所由教会创办管理的培正学校完成了中学学业。1937年7月底,日本飞机第一次轰炸广州。战事的危急,逼迫李幼邻出国留学,10月中旬他到美国檀香山,第二年3月底去了芝加哥,打算就读芝加哥大学。当时,岭南大学一位教授建议他就读威斯康星州的贝莱特学院,李幼邻接受了这个建议。

虽说李幼邻以前在广州培正中学念了6年英语,但跨出国门才深切体会“书到用时方恨少”,尤其在英语的听力和对话方面。语言成了他学习上的最大障碍。多少次,李幼邻独坐在校园的草地上。望着满天星斗,思绪万千,他想美丽的家乡桂林,想战火中的亲人;多少回,他独守在宿舍的孤灯下,夜以继日,秉烛苦读,把全部的心思用在学习上。

尽管校外车水马龙、五彩缤纷,尽管校内欢声笑语、青春涌动,可李幼邻的全部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美国这样一个社会里,成绩面前人人平等,来不得半点虚假,更没有半点人情可讲,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度过艰难的第一年后,李幼邻的英语水平上来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仅如此,他的体育成绩特别冒尖,尤其是游泳技术,真可以称得上出类拔萃,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令人刮目相看。

大学一共4年,前两年李幼邻学的是基础课,后两年选修政治、经济两个专业。1942年李幼邻大学毕业,以优异的成绩向学校、向老师、也向自己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威斯康星州贝莱特学院毕业后,李幼邻又到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攻读硕士,研究人事管理,历时一年零九个月;紧接着他又去攻读博士。

此时,李幼邻已经结婚成家,生活的压力使他深切体会到现实的严峻与做人的艰辛,他没有心思再读书了,告别了学术生涯。

生意场上有浮沉

1945年6月,李幼邻与太太珍妮带着大女儿玛茜举家迁往纽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给美国带来无限商机,但对刚跨出校门的李幼邻来说,一时还无法融人那个社会。他去择业,人家看不上他;他想做生意,又不知从何下手。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与几位朋友合计,漫漫长路总有尽头,世界大战终究要结束,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抓紧时间、抓紧机会创办实业。说不准还有出头之日。

说干就干,几位年轻人经过讨论后,决定每人先出资4000美元,生产电容器。1946年初,李幼邻和他的几位朋友来到当时英国人统治下的香港。从新建厂房、安装设备、招工培训到产品投产,几位年轻人整整折腾了两年时间,他们的电容器终于生产出来了。

然而,一个严峻的问题横亘在这些热情有余、经验不足的年轻人面前:产品无法进入市场。

他们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蔫了。

面对堆积如山的产品和流水似的开支,他们忧心如焚,恨不得一股脑儿把自己生产的电容器倒进维多利亚港里。

为了求生存,为了找出路,经过不断的求证和反复的思索,直到1950年,他们不得不在严酷的事实面前低了头:将产品以最低廉的价格卖给美国一家小公司,尔后这家小公司用他们自己的名义,再把产品转卖给别的公司。

就这样,李幼邻等人眼睁睁看着别人把产品的主要利润赚走了,自己的辛苦所得只是微乎其微的蝇头小利。李幼邻与几位朋友在香港创办的实业,就这样不死不活地过了几年。

月有阴晴圆缺,潮水有涨有落。

1958年的钟声敲响了。也许是命运的垂青,它给李幼邻处于低谷的人生注入了一股活力,带来了一种好运,书写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的时期。

这是一个突发的事件,使李幼邻接替了不幸早逝的朋友,从而成为纽约华尔街上的老板。

是天意也罢,是必然也罢,从1960年到1972年整整12年间,是李幼邻经商生涯中最为得意的时期。由于经济状况的好转,李幼邻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每到周五他就驾着车带上家人外出旅游,住一两天旅馆,或游泳、或登山、或滑雪,生活十分惬意。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在商品社会里、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原则体现得尤为明显。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日货的迅速崛起,李幼邻在华尔街经营的公司面临生死攸关的挑战。他们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愈来愈缺乏活力,愈来愈被摆在商场的旮旯角,而来自日本的质优价廉的无数商品,很快就席卷美国的整个市场。

从1975年开始,李幼邻经营的公司出现了亏本。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死撑硬撑地坚持了10年。1985年,李幼邻已年逾花甲,没有功成名就的自豪感,他再也没有心思、没有能力鏖战商海,在华尔街经营了27年的公司,终于无可奈何地关门。

这就是李幼邻全部的生意经历和工作经历。

……

P1-5

序言

风云跌宕的中国现代时史上,无数风流人物尽展风采。这其中,中国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们无疑是至今依然引人注目、津津乐道的一批人物。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参加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也有的在几次国内战争中抱守残缺、迂腐赴命。但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外辱面前,其中的绝大多数人无不担起民族的大任,慷慨悲歌,视死如归。解放战争结束,两岸隔海相对,这些国军将领们同台湾小岛一样,孤悬海外,思乡切切。

时光飞逝,昔日的英武将军们多已随鹤而逝,零落成泥辗作尘,人去物非。

薪尽火传。老者一去不复返,新者不绝欣然来。与那些国民党高级将领血肉相连、一脉相承的后代们,他们今天都生活在哪里,其状况怎样,对祖国有着什么样的情结?这些都是人们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

本书试图就这一问题做点探索和尝试。然而,曾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几千人,其子女数以万计。对如此众多的子女进行记叙是困难的。因此,我们从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几十位,其中有生活在海外的、台湾和香港等地的,也有生活和工作在大陆的,对其某一段或某一侧面生活进行记叙。这肯定是不完整的或是挂一漏万的,甚至错误之处也在所难免,但我们可以从中感知他们出身于特殊年代特殊家庭中,对于生活道路选择的心态,对人生价值追求的心路历程,以及在他们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内幕故事。

他们曾有过常人无法企及的荣耀,昔日显赫的身世虽然日渐黯淡,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却在父辈的失落中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或从政,或经商,或对文化、艺术展开深入研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追寻他们的足迹我们还发现今日散落在岛内、岛外的他们,有着浓厚的“归根”情结,无论身处何方心却向着大陆,多数都热爱祖国,是“一个中国”的坚定拥护者。生活和工作在大陆的,绝大多数已融入人民大众中,许多本身就是普通劳动者,有的还是共产党员,甚至是优秀共产党干部、共和国的功臣、人们学习的楷模,也有的是民主党派一员。他们与其他民众一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总之,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子女们,无论是在海外还是在国内,他们早已摆脱了前辈的负荷,走着自己的路……由此,我们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儿女同根同族同源,都是一家人,历史上发生过的小插曲,在华夏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和谐团结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主旋律,华夏儿女一家亲永远如泰山般永固!黄河、长江一样渊源流长!

本书的编撰,参阅了大量书面资料和互联网上的信息,在此恕不能一一列出,谨向被参阅资料的作者表示感谢和歉意!

作者

2009年5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子女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416476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0: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