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风云初记/开学第一课
内容
编辑推荐

《风云初记》(作者孙犁)从“七·七事变”展开故事,以滹沱河两岸的子午镇和五龙堂为背景,以高、吴、田、蒋四姓五家的关系为线索,表现了抗日战争初期,共产党在滹沱河两岸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曲折历程,反映了冀中劳动人民的觉醒进步和澎湃高涨的战斗热情。

内容推荐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的故事发生在孙犁的故乡安平县,讲述的人物、故事大多也是孙犁家乡的人和事。至今老一辈的还能指出原型来。然而,《风云初记》的终极价值并不完全在它的语言艺术,以及故事的背景。我们更多的还应看到孙犁的小说对人物命运的关注,以及它在政治意义上的追求。这也是孙犁小说具有社会影响力和文学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风云初记》关注现实,直面人生,把故事发生时代定格在抗战时代,关注这个特殊时代的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他们在挣扎,他们在反抗,他们也有期盼和追求。这一切,都发生在孙犁的故乡滹沱河边、子午镇上,那里风光宜人、民风淳朴。

试读章节

一九三七年春夏两季,冀中平原(注:地处河北省中部,该地区河流纵横,物产丰富,交通发达,其特殊的战略地位,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敌我双方争夺的重要地区。冀大旱。五月,滹沱河底晒干了,热风卷着黄沙,吹干河滩上蔓延生长的红色的水柳。三棱草和别的杂色的小花,在夜间开放,白天就枯焦。农民们说:不要看眼下这么旱,定然是个水涝之年。可是一直到六月初,还没落下透雨,从北平、保定一带回家歇伏(注:指人在伏天避暑休息)的买卖人,把日本侵略华北的消息带到乡村。

河北子午镇的农民,中午躺在村北大堤埝的树荫凉里歇晌。在堤埝拐角一棵大榆树下面,有两个年轻的妇女对着怀纺线。从她们的长相和穿着上看,好像姐妹俩,小的十六七岁,大的也不过二十七八。姐姐脸儿有些黄瘦,眉眼带些愁苦;可是,过多的希望,过早的热情,已经在妹妹的神情举动里,充分地流露出来。她们头顶的树叶纹丝不动,知了叫得焦躁刺耳,沙沙的粘虫屎,掉到地面上来。

这姐妹两个姓吴,大的叫秋分,小的叫春儿。大的已经出嫁,

五龙堂是紧靠滹沱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河从西南上滚滚流来,到了这个地方,突然曲敛(注:弯曲、收敛)一下,转了一个死弯。五龙堂的居民,在河流转角的地方,打起高堤,钉上桩木,这是滹沱河有名的一段险堤。

大水好多次冲平了这小小的村庄:或是卷走它所有的一切,旋成一个深坑;或是一滚黄沙,淤平村里最高的房顶。小村庄并没叫大水征服,每逢堤埝出险,一声锣响,全村的男女老少,立时全站到堤埝上来。他们用一切力量和物料堵塞险口,他们摘下门窗,拆下梁木砖瓦,女人们抬来箱柜桌椅,抱来被褥炕席。

每年大水)中了房,不等水撤完,他们就互助着打甓烧砖,刨树拉锯,盖起新房来。房基打得更坚实,墙垒得更厚,房盖得比冲毁的更高。他们的房没有院墙和陪衬,都是孤零零的一座北屋,远处看去,就像一座一座的小塔。台阶非常高,从院子走到屋里,好像上楼一样。

秋分的公爹叫高四海,现在有六十岁了。这一带村庄喜好乐器,老头儿从光着屁股就学吹大管,不久成了一把好手。这老人不只是一个音乐家,还是有名的热情人,村庄活动的组织家。

在十年以前,这里曾有一次农民的暴动,暴动从高阳、蠡县

开始,各个村庄都打出了红旗,集在田野里开会。红旗是第一次在平原上出现,热情又鲜明。高四海和他的十八岁的儿子庆山、十七岁刚过门的儿媳秋分全参加了,因为勇敢,庆山成了一个领袖。

可是只有几天的工夫,暴动很快地失败了。一个炎热的日子,暴动的农民退到河堤上来,把红旗插在五龙堂的庙顶。农民做了最后的抵抗,庆山胸部受了伤。到了夜晚,高四海拜托了一个知己,把他和本村一个叫高翔的中学生装在一只小船的底舱,逃了出去。在那样兵荒马乱的时候,送庆山出走的只有两个人。

年老的父亲扳着船舱的小窗户说:“走吧!出去了哪里都是活路!叫他们等着吧!”说着,用力帮着推开小船,就回去了。他还要帮着那些农民,那些一起斗争过、现在失败了的同志们,葬埋战死在田野里的难友。另外送行的是十七岁的女孩子秋分,当父亲和庆山说话的时候,她站在远远的堤坡上,

庆山出去,十年没有音讯,死活不知。和他一块逃出的那个学生,在上海工厂里被捕,去年解到北平来坐狱,才捎来一个口讯,说庆山到江西去了。

高四海只有四亩地,全躺在河滩上,每年闹好了,收点小黑豆。他在堤埝上垒了一座小屋,前面搭了一架凉棚,开茶馆、卖大碗面。这里是一个小小的渡口。

每年春夏两季,河底干了,摆渡闲了,秋分就告诉公公不要忘记给望日莲(注:向日葵的别称)和丝瓜浇水,就回到子午镇,来?帮着妹妹纺线织布。

子午镇和五龙堂隔河相望,却不常犯水,村东村北都是好胶泥地,很多种成了水浇园子,一年两三季收成,和五龙堂的白沙碱地旱涝不收的情形,恰恰相反。

子午镇的几家地主都是姓田,田大瞎子(那年暴动,他跟着县里的保卫团追剿农民,被打伤了一只眼睛)在村里号称“大班”,当着村长,家里有小做活的芒种和打杂的老温。

一辆大车赶到田家门口,少当家田耀武拍拍衣裳下来。田耀武在北平朝阳大学学的是法律,在一年级的时候,就习练官场的做派:长袍马褂、丝袜缎鞋,在宿舍里打牌,往公寓里叫窑姐儿。临到毕业,日本人得寸进尺,北平的空气很是紧张,“一二·九”以后,同学们更实际起来,有的深入到军队里进行鼓动,有的回到乡下去组织农民。田耀武一贯对这些活动没有兴趣,他积极奔走官场,可也没得攀缘上去,考试完了,只好先回家里来。

晚上,田家二门以外也有个小小的宴会。老常和老温坐在牲口棚里的短炕上,芒种点着槽头上的煤油灯,提着料斗,给牲口撒上料。老常说:“芒种!去看看二门上了没有,摸摸要是上了,轿车车底下盛碎皮条的小木箱里有一个瓶子,你去拿来!”

芒种一丢料斗子就跑了出去,提回一瓶酒来,拔出棒子核,仰着脖子喝了一口,递给老温。老常说:“尝尝我办来的货吧,真正的二锅头!”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风云初记/开学第一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732306
开本 16开
页数 158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99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1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
15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