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厌学怎么办(最新实用版)
内容
编辑推荐

寻找根源,开启孩子厌学的心锁;掌握方法,消除孩子厌学的重负。孩子厌学是最让父母伤心头痛的家教难题。本书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对如何改变孩子的厌学行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比较详细而具体的阐述。

本书内容丰富,科学、务实,既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比较全面的学习指导,又有针对性很强的改变孩子厌学的具体做法。语言朴实、简明,相信本书会对广大家长形成正确的家教观念,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提供有益的帮助。

内容推荐

为了使家长们拥有一把开启孩子心灵之锁的金钥匙,笔者经过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编写了这本《孩子厌学怎么办》。书中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对如何改变孩子的厌学行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比较详细而具体的阐述。

目录

第一章 讨厌学习为哪般:找准孩子厌学的症结

 孩子厌学为哪般:原因的综合分新/2

 缺乏理想:孩子容易陷入厌学的沼泽/3

 丧失信心:孩子因自卑消沉而厌学/5

 力不从心:孩子因课程困难而厌学/7

 家教失误:孩子厌学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8

 父母离异: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而厌学/10

 冷嘲热讽:孩子因进取心受到父母打击而厌学/12

 过分苛刻:父母的校端严厉使孩子痛恨学习/14

 赏罚不当:学习目的扭曲使孩子反感学习/15

 不堪忍受:过分的“期望”会使孩子自暴自弃/17

 害怕老师:孩子因焦虑而逃避学习/19

 改变孩子厌学:既要对症下药,又要综合治理/20

 

第二章 做理智的家长:走出导致孩子厌学的家教误区

 教子成才,家长首先要自觉地学习家教理论和艺术/24

 身教胜于言传:走出重言教、轻身教的家教误区/25

 反复唠叨:使孩子因反感丧失学习兴趣/26

 讲究方法:让对孩子的批评教育产生最佳效果/27

 适当沉默:给孩子留下反省自新的空间/29

 台情合理:走出对孩子期望过高的误区/31

 不要把自己末实现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33

 减轻压力:消除孩子厌学情绪的关键/35

 正确诱导:帮助孩子消除“老师不喜欢我”的心理/37

 

第三章 信念来自目标:引导孩子确立高远的人生追求

 让孩子鼓起理想的风帆,跨越厌学的沼泽/41

 没有奋斗的目标,孩子就会缺乏前进的动力/42

 让孩子用梦想不断敲击成功之门/45

 点燃孩子心中的梦想之火/47

 经历磨难考验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48

 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助于克服厌学情绪/50

 为孩子上足成才的动力发条/51

 

第四章 点燃自信的火炬:帮助孩子战胜学习的失败和恐惧

 为厌学的孩子找准人生坐标,建立自信/54

 让孩子卸掉自卑这个沉重的心理包袱/55

 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性格/58

 引导孩子用必胜的信念战胜懦弱与恐惧/60

 教会孩子在逆境和挫折中微笑着生存/62

 鼓励孩子从失败和挫折中崛起/63

 引导孩子走出因失败打击而厌学的困境/65

 使孩子懂得:困难和挫折是帮助孩子成长的一所最好的学校/66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68

 给孩子创造战胜失败找回自信的机会/70

 

第五章 卸却心头重负:变孩子的厌学为乐学、爱学、勤学

 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更要健康/74

 让孩子感受到:我很快乐,因为我在刻苦学习/75

 用适度的压力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77

 引导孩子用良好的自我意识冲淡厌学情绪/80

 引导孩子改变对学习的“头疼”印象/82

 稳定孩子的学习情绪,使之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84

 帮助孩子撵走学习中的过度焦虑情绪/86

 抚平孩子心理上的创伤,让孩子走过抑郁的阴天/88

 做明智而冷静的父母,不要催逼孩子/90

 告诉孩子:世上没有解不开的结/92

 调节孩子的考试心理,保证最佳水平的发挥V93

 转变家教观念:将减负进行到底/95

 

第六章 好学是一种习惯:辅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孩子播种好习惯,送给孩子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99

 帮助厌学的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讲究方法/100

 善始善终:让孩子养成按计划完成任务的习惯/103

 学问相长:善问敢问的习惯是孩子不断进取的推助器/105

 整理错题的好习惯是不断提高成绩的捷径/106

 不良的习惯是束缚孩子进步的无形枷锁/108

 克服厌学:首先矫正孩子逃学的不良习惯/110

 会学活学:帮助孩子改变学习效率低下的状况/112

 不要让孩子养成逃避阅读的坏习惯/115

 聚精会神:坚决纠正孩子学习时分心走神的坏习惯/117

 持之以恒:纠正孩子缺乏耐心的坏习惯/119

 

第七章 慷慨地激励和赏识:冲淡孩子心头的厌学阴影

 孩子需要激励,犹如种子需要阳光/123

 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不断地超越自我/124

 不要吝啬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强化孩子的信心/126

 战胜厌学,对孩子的赞美具有无可替代的力量/129

 发掘孩子的闪光点,用恰当的赞美激发其求知欲/130

 表扬、奖励的神奇魔力,促使孩子的成绩节节拔升/134

 发挥奖赏的“报酬效应”,鞭策孩子征服“头疼”学科/137

 富有创意,灵活运用各种适当的奖励方法/138

 掌握夸奖的“度”,将其作用发挥得怡到好处/141

 奖励应讲究技巧,避免奖励不当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142

 

第八章 成功一定有方法:让孩子掌握高效的学习策略和技巧

 做懂教育的父母,科学地指导孩子学习/147

 把握指导孩子学习的要点,防止导致孩子厌学/149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指导孩子掌握高效的学习策略/151

 会读才能乐读:引导孩子掌握阅读的艺术/153

 步步为营,稳打稳扎:让孩子掌握最基本的“五步学习法”/15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指导孩子制订币斗学的学习计划/158

 磨刀不误砍紫工:善于预习使孩子事半功倍/160

 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指导孩子掌握听课的秘诀/162

 温故才能知新:教给孩子科学的复习方法/165

 巧战能过关:教给孩子攻克学习中难题的一般对策/166

 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成绩:指导孩子科学运筹时间/168

 

第九章 爱上学习:积极鼓励厌学的孩子“试试看”

 欲擒故纵:运用逆反心理,故意刺激孩子/172

 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孩子的好胜心/173

 把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轻松乐学/176

 引导孩子将学习游戏化,化苦学为乐学/178

 引导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在心灵上播撒成功的种子/181

 创造机会:让厌学的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183

 先让孩子做他容易做到的事,增强他的自信/184

 让孩子在考试前做点擅长的事,增强他成功的信心/186

 让孩子和同学共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188

 让孩子保持自己最舒适的姿势学习,会获得更好的效果/189

 

第十章 学习其实很容易:逐步改变孩子对学习的厌倦心理

 设立相对容易实现的目标,让孩子体会“我完成了”的喜悦/192

 化厚为薄:尽量给孩子选择较薄的习题集和参考书/193

 化难为易:让孩子看到学习效果,体验自豪感/194

 循序渐进:运用“三分钟训练”锻炼厌学孩子的耐性/196

 运用“截止时间效应”,诱导孩子集中精力学习/198

 制造学习氛围,让孩子自觉地坐到书卓前/201

 让学习变得新鲜:用抽签方法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204

 有意变更学习顺序:可以消除孩子对学习的厌恶感/205

 “学前热身”会促使孩子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208

 掌握记忆诀窍,让孩子说:“记忆其实并不难”/210

 教孩子学会与遗忘作斗争,消除对记忆的恐惧心理/213

 

第十一章 对学习欲罢不能:启发孩子自动自发地去学习

 应让孩子明白:明天的成功,来自今天的奋斗/218

 让孩子扮演新的“角色”,促使其改变厌学的态度/220

 借力第三者:通过他人对孩子进行督促和鞭策/223

 “我是大人”:让孩子从儿童的世界里走出来/226

 利用耪样的力量:让孩子多和成绩优秀的同学交朋友/228

 让孩子学会崇拜:“名人效应”会激发孩子的进取心/230

 坚持就是胜利:让孩子体验到坚忍不拔的快乐/231

 学而不思则罔:引导孩子享受独立思考的乐趣/233

 唤醒厌学的孩子:靠思考来唤醒思考/234

试读章节

5 家教失误:孩子厌学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造成孩子厌学的家庭根源主要表现在对孩子过多地指责和冷嘲热讽,过于关注学习的外在目的,从而使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真正乐趣。

乐乐的妈妈向一位教育专家咨询时说:“乐乐越来越不爱学习了。一听说学习就愁眉苦脸。哪像小时候啊!那时,自己主动拿着笔写字,求我们给他讲故事……现在反倒不如从前了。”

孩子为什么渐渐地不爱学习了呢?专家询问了有关情况,听了乐乐母亲的诉说,认真地分析了原因,认为其中父母对待孩子学习的不正确态度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其一,对孩子过多地指责和冷嘲热讽。

比如,孩子经常听到家长这类的训斥,“你光知道玩,一点也不用功。”“你天天到学校是干什么去了?怎么一考试就考这么点分?”“玩起来你倒是挺起劲儿的,怎么一说学习就打蔫了呢?”

毫无疑问,这样的责备总是让孩子把学习和不愉快的情绪联系起来。慢慢地,孩子自然就讨厌学习了。

其二,家长过分重视孩子成绩差的学科,使孩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乐乐的语文、自然等科目的成绩一直不错,但数学成绩却总不理想。刚刚二年级的学生,数学就常常不及格。为此,他的成绩总名次在班里排到靠后的位置。妈妈很着急,常对儿子说:“你的数学不行,在家里得好好补补,要不以后就更跟不上了。”乐乐也总说自己的数学“就是不行”,但他根本不想花工夫补数学,他觉得数学很难学,很讨厌。

其三,过于关注学习的外在目的,使孩子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乐乐妈妈总是这样要求孩子:“努力啊,你要在班级里考到前十名才行。”“有好成绩,你才能考上重点初中,然后上重点高中,直至上重点大学。这样,你的前程就不用发愁了。”“先苦后甜。现在虽然苦一点,但是将来有一个好前途,是值得的。”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要让他坚持十年寒窗来换取将来的光明前途,是太抽象、太遥远了。将来到底是怎样的?为什么要用现在的“苦”来换取那个虚无缥缈的“将来”呢?

其四,将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班里其他同学的成绩相比。

乐乐的父母热衷于将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相比。考试过后,他们不关心乐乐是否比以前有进步;什么地方还没弄明白,而是说:“你怎么又是26名?怎么就不上进呢?”慢慢地,乐乐厌倦了,总认为:无论他怎样努力,总是有比他学习更好的同学,父母总还是不满意;学习就是为了考一个好成绩,排一个好名次。强中自有强中手,有几个孩子能是拔尖的呢?

以上列举的这些,其实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都是致使许多孩子厌学的家庭原因。

经过对厌学孩子的家庭情况分析,专家指出:

父母习惯于对孩子进行责备,往往看不到甚至忽视孩子身上的优点、闪光点。这样,孩子不仅会觉得父母对自己不公平,而且可能会和父母对立,朝父母不希望的方面发展。

父母过分关注孩子学得不好的学科,实际上是对孩子长处的忽视。父母认为学得好的是应当的,而差的方面是不应当的,也是自己万万不能容忍的,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严厉呵斥,无情打击。这种做法,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彻底丧失信心,并由此可能危及其他学科的学习,造成恶性循环。

孩子学习固然有各种外在的目的和长远目标。但对孩子来说,学习的乐趣在于学习活动本身。如果孩子的兴趣是由学习活动本身引起的,他就会持之以恒。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实际上道出了学习的三个境界。追求学习的外在目的很可能将学习的境界局限在“知之”这一层次,孩子只能处于被动的、简单的应答阶段,无从谈起创造性,也无快乐可言。

家长应该懂得,在一个班集体中,名列前茅的学生永远只能是少数。要求孩子名列前茅,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孩子渴望得到表扬与承认。如果他不能在学习上显示自己的优势,他只能放弃学习而转向其他方面,如体育、文艺,甚至在小群体里当“小头目”、“小霸王”,等等。

通过以上的分析,家长们应认识到,孩子厌学有着很深的家庭根源。家长在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运用良好的教育方法,提高孩子的学习热情,从而切实地消除孩子厌学情绪的产生。

P8-10

序言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终身导师,孩子能否健康地成长,能否将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与父母能否正确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前孩子学习的状况存在着一些亟待解腆的问题,厌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厌学无疑会扼杀或阻碍了孩子对学习的热情与欲望,束缚和困惑着孩子美好的心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都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孩子厌学情况日益严重,说明厌学已成为一个严重的教育问题。要改变它,必须对其产生的原因作出探析,而其产生的原因又是十分复杂的,既有来自社会的因素,又有来自学校的因素,更有来自家庭和孩子自身的因素。如:由于社会价值观呈多无化的趋势,使孩子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复杂;在学校里,老师教学不当,态度粗暴,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等;在家里,家长要求不当,过高或过严,或缺乏温馨和睦的环境氛围,以及孩子自身交友不当,学习动机不强,缺乏信念等,这些都是导致孩子厌学的重要因素。

做父母难,做现代孩子的父母就更难。拳拳父母心,切切亲子情。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哪个父母不期盼自己的子女在学习上能出类拔萃?尽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为许多家长所认识,但与新时期培养和教育人才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家庭教育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不少家长由于缺乏科学的家教方法,因而在教育孩子消除和改变厌学状况的过程中,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屡见不鲜。

为了使家长们拥有一把开启孩子心灵之锁的金钥匙,笔者经过广泛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编写了这本《孩子厌学怎么办》。书中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对如何改变孩子的厌学行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比较详细而具体的阐述。

本书内容丰富,科学、务实,既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比较全面的学习指导,又有针对性很强的改变孩子厌学的具体做法。语言朴实、简明,相信本书会对广大家长形成正确的家教观念,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提供有益的帮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厌学怎么办(最新实用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戈//姚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37400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8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42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