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华编著的《天工开物(古代建筑中的科学知识)》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播着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节目以一批高水准的专家学者为后盾,以古代建筑中的科学知识为资源,内涵丰富,表现生动,是一档没有播出时限的长线节目。对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培养文化品位都有积极意义,《天工开物》应该是有永久生命力的。
| 图书 | 天工开物(古代建筑中的科学知识)/教科文行动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胜华编著的《天工开物(古代建筑中的科学知识)》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播着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节目以一批高水准的专家学者为后盾,以古代建筑中的科学知识为资源,内涵丰富,表现生动,是一档没有播出时限的长线节目。对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培养文化品位都有积极意义,《天工开物》应该是有永久生命力的。 内容推荐 从巴洛克、古罗马建筑到富有神秘与想象的古埃及建筑;从京师九门、应县木塔的问世到天人合一的皇城;从印刷术的起源到古籍装帧的完善,不论是建筑中的科学,还是印刷技术中的科学,科学的力量无处不在,科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目录 1.灵渠 2.文艺复兴建筑 3.哥特式建筑 4.巴洛克建筑 5.禁锢的想象——拜占庭建筑 6.秩序的意义——古罗马建筑 7.出生与建构——小亚细亚和希腊 8.神秘与想象——古埃及 9.天人合一话皇城 10.永定河与北京城 11.运河与北京城 12.面南而居北京城 13.昆明湖——北京最早的水库 14.河湖见证的北京城 15.京师九门 16.烽火台与驿站 17.应县木塔 18.歙砚 19.印刷术起源 20.雕刻出来的印刷 21.泥活字的诞生 22.活字印刷技术的演化 23.套印出来的色彩 24.复制中国画 25.宣纸 26.古籍装帧 27.从井水到自来水 28.天坛回音的奥秘 我真喜欢《天工开物》 回想《天工开物》 一份值得珍藏的记忆(代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天工开物(古代建筑中的科学知识)/教科文行动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胜华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94787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4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04 |
| 出版时间 | 2011-03-01 |
| 首版时间 | 2011-03-01 |
| 印刷时间 | 2011-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2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Z228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0 |
| 宽 | 165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