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宋王朝/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宋朝历史时期的脉动和发展入手,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宗教、法制等领域的历史大事和兴亡嬗变,生动描写了发生在这个时期令英雄扼腕、催凡人掬泪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史论结合,深入浅出,并融入作者的点拔、启发和机警的论述,绝无生涩之感,与读者极易形成交流。

本书获得了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内容推荐

赵宋王朝,武运国势萎弱不振,但经济繁荣,文化昌明,政治军事与经济文化形成极其鲜明的对照,貌似不和谐地并存于一体,从而引出历代读史者迥然不同的评价。本书论述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引起读者的反思。

目录

出版说明

承上启下

陈桥兵变

强干弱枝

右文抑武

守内虚外

穷则思变

天书封禅

呼朋引类

苏湖粮仓

东京梦华

国运文明

儒学更新

梦溪笔谈

试读章节

赵匡胤本是一名节度使,作为周世宗的亲信,他却在周世宗尸骨未寒之际,就黄袍加身,自己做起了皇帝,这自然会引起原后周的一些地方节度使的不满。但真正在那里积极策划反抗赵宋的人并不多,除了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

李筠是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诸朝的武将。任后周昭义节度使,驻扎在潞州(今山西襄垣县一带)。李筠在潞州经营八年,自行征发赋税,招纳反叛人士,相当有实力,早已显露出不服后周朝廷管束的迹象,因而曾受到周世宗的斥责。宋太祖亡周建宋后,派使者前往潞州加封李筠中书令头衔,李筠虽然勉强接受了加封,但在设宴招待宋朝使者时,借酒命令部下挂出周太祖的画像,并对着画像唏嘘涕泣,向人们显露他“效忠”周室,抗拒宋朝的意向。宋朝使者回到开封,当然要把这些情况报告宋太祖,宋太祖因为新王朝刚刚建立,脚跟尚未站稳,一时也不好发作。但李筠却认为有机可乘,决心以效忠周室为旗号,与宋太祖争夺天下。北汉皇帝刘钧得到李筠有意抗拒宋朝的情报后,就派人携带密信与李筠联络,约请李筠一同出兵讨伐宋朝。李筠一面积极准备与北汉联合反宋,一面却派其子李守节把北汉密信呈送汴京,向宋朝表示忠心,麻痹宋太祖。宋太祖则趁机留滞李守节,封他为皇城使,实为以李守节做牵制李筠的人质,又派使者前往潞州表彰李筠。李筠见儿子被留滞汴京,也软禁了宋朝的使者,不让他回汴京复命。宋太祖得到报告后,就召见李守节大大地斥责一番,并决定放他回潞州,让他给李筠传话:“朕还没有做天子的时候,我们都是节度使,是同僚,你可以与朕平起平坐,现在朕已经是天子了,你为什么不遵守做臣子的礼数呢?”李守节回到潞州,李筠就公开反宋了。李筠一面发布檄文,历数宋太祖不忠不孝的罪状,并把宋朝派在潞州的监军周光逊等人押送北汉,请求北汉立即出兵,一面派骁将儋袭击泽州(今山西晋城县)。李筠的反宋开始好像还顺利,儋很快占领了泽州,北汉刘钧也率领军队南下与李筠会合。

李筠勾结北汉起兵反宋的消息传到汴京,宋太祖立刻任命石守信、高怀德为正副统帅,率领大军从正面北上,又派慕容延钊、王全斌率师由东路挺进。这时,李筠已接受北汉封爵,让李守节留守潞州,自己率领人马南下攻宋。宋军开到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时,与李筠接战,在石守信、慕容延钊的夹攻下,李筠一路败退到泽州。宋太祖为速决速胜,这时又赶赴前线御驾亲征。在向泽州推进途中,山路乱石横积,影响行军速度,他亲自动手排除乱石,鼓舞了士气,大大提高了追击速度,很快包围了泽州。李筠与宋军的几次交锋屡战屡败,斗志尽丧,只得闭城固守。宋军则四面围攻,杀声震天,并组织敢死队强攻攀上城堞,泽州城防全线崩溃。李筠走投无路而自焚。

宋军攻下泽州后,一鼓作气进攻潞州。留守潞州的李守节手下兵力薄弱,北汉刘钧又早已逃遁,宋太祖兵临城下,李守节只得选择献城投降之路,保住了一条小命。

正当宋太祖在北方平定李筠之际,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加快了反宋步伐。李重进是周太祖郭威的外甥,先后在后晋、后汉、后周诸朝担任过官职,周世宗时曾与赵匡胤分掌内外兵权,后来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驻扎在扬州。宋朝建立后,宋太祖对李重进有所防范,一方面给他加封了一个中书令虚衔,另一方面却把他的“马步军都指挥使”实职拿掉,并命令他移防青州(今山东青州市)。李重进本来就对策立赵匡胤之事不以为然,等到宋太祖使出种种限制措施,更是心怀不满,以致不服命令,拒绝调防。李筠起兵反宋后,李重进派随身吏员翟守北上联络,企图与李筠结成反宋联盟,南北夹攻赵匡胤。但翟守接受使命后,却跑到汴京向宋太祖告密。宋太祖考虑到需要集中兵力平定李筠之反,便假意对翟守说:“重进是害怕朕追究他拒绝调访的罪责才这样做的,其实他多虑了,朕与重进是多年的同僚,不但不会加罪于他,还要赐给他丹书铁券,享受豁免特权。”又厚赏翟守,让他传话给李重进,翟守回扬州(今江苏扬州)后劝李重进继续积蓄实力,不要轻易与宋朝对抗。宋太祖也遵守诺言,在亲征李筠前,派特使陈思诲给李重进送去了丹书铁券。宋太祖稳住了李重进,避免了两面同时受敌的局面。

在得到宋太祖平定李筠班师还朝的消息后,李重进起初还想随宋朝特使陈思诲到汴京朝见宋太祖。但李的一些部下认为,李重进此去无异自投罗网,不如趁宋军远征归来兵力疲惫之机先发制人,起兵攻打汴京。李重进于是决定向南唐国主李煜求援,联合反宋,并把宋朝特使陈思诲拘押看管起来。不料李煜却派人把李重进的求援密信转交给了宋太祖。宋太祖平定李筠后,正愁没有借口讨伐李重进,现在得到了李重进阴谋反宋的铁证,马上调兵遣将进攻扬州,随即又亲征督战。李重进反宋准备尚未就绪,突然闻知宋军南下,仓促派出大部兵力迎战。李重进的兵力本不如李筠,又没有外援,宋军挟战胜李筠的威势,摧枯拉朽般击溃了迎战的扬州兵,迅速兵临城下。李重进见大势已去,在宋军发起攻城之前,就积薪举火,和全家人一起投火自杀了。李重进一死,扬州全城大乱,几如不设防城市,宋军从容登城,鱼贯而入,缉捕诛杀李重进余党。受宋太祖派遣给李重进送发丹书铁券的陈思诲,最后被乱兵杀害于狱中:向宋太祖报告李重进反宋图谋的翟守,后来随宋太祖到开封做了京官。

P34-36

序言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8卷)这套丛书出版于2000年,由我国著名历史地理专家葛剑雄先生担纲主编,撰写者均为当时活跃在历史学界的中青年学者。他们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中国历史上八个主要朝代(秦朝、汉朝、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为宏大背景,从把握相关历史时期的脉动和发展入手,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各个朝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宗教、法制等领域的历史大事和兴亡嬗变,生动描写了发生在各个历史时期令英雄扼腕、催凡人掬泪的历史故事,将历史上那些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治世的良策、祸乱的渊薮总结出来,结晶出可警醒后人、观照当今的历史启示。这些“话题”都是史论结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并融入作者的点拔、启发和机警的论述,绝无生涩之感,与读者极易形成交流。

该书出版后获得了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受到专家和读者的好评。

鉴于这套书出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并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社决定修订再版该书。在修订过程中,除了对内容和文字重新进行了修改、核准外,还对各册书名、字体字号、封面、定价等做了精心调整,使得该书更接近大众读者的阅读口味。相信修订后的该书会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出版者

2007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宋王朝/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洪兴//姚荣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503693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4
装订 平装
字数 258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4.07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