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强军之路(亲历中国军队重大改革与发展第2卷)
内容
编辑推荐

这部由400余位人民解放军将士撰写的军史巨著,全景式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生动展示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充分体现了“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强军之路”丛书共分十卷。本书为第二卷。

内容推荐

《强军之路——亲历中国军队重大改革与发展》丛书以亲历者“一人一事”的微观视角,通过典型事例和详实的史料,全景记录了我军和平时期这一阶段的宝贵军史,多视角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辉煌成就。从实现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确立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等党中央、中央军委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到百万大裁军、进驻香港澳门、九八抗洪斗争、汶川抗震救灾、全力支援奥运等反映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忠实履行职能使命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从军事训练的历史变迁、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到后勤保障的全面跃升、装备建设的跨越发展,都在丛书里有生动的记载,从而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伟大进程的壮丽画卷。

本书为第二卷。

目录

我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站岗

12月2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重要新闻

一场端正思想路线的大讨论

大转折时期的一些想法

为谭政《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恢复署名的经过

回忆工作重点转移时期的党建工作

一顿没吃成的饺子

排长说:要有名堂了

一次难忘的立法实践

高考让我的命运回黄转绿

好兵标准

1978:我有了署名权

一本小册子:军事出版工作的突破之作

向科学文化进军

越走越远的求学路

白衣天使怎样长出飞翔的翅膀

我的从文从武经历

部队大院冰棒海军军官

走进两用人才试验田

我所经历和感知的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进步

是“花环”。也是高峰

“全景”的开始:报告文学推动“中国潮”

《兵情日记》见证军营新变化

《十五的月亮》诞生记

邓小平亲笔题写《西南军事文学》刊名记

创建《解放军生活》杂志的那些日子

距离我10米:大学生举起“小平您好”的横幅

“理解万岁”诞生记

我的天安门情结

开启全军恢复军衔制大门

我军恢复军衔制前前后后

1978年大练兵,奖给我营1000元

亲历新型军校跨越发展

一门军史开设的前前后后

解放思想:开拓军事战略大课题

参与创建我军指挥自动化工程

我们用航宣示祖国领海主权

中国陆军变革与转型的发轫

我与运筹所同行

我在空军八一飞行表演的日子里

百万大裁军

空降兵发展的历史拐点

撤编陆军第××军

保留军艺

三次裁军中我经历的一些事

亲历引滦入津工程

回忆1986年装甲兵业务工作会议前后

创建我军第一个物资专业

军装记忆

人武部武器管理变迁

军工厂改革:“摸着石头过河”

离开军队的第一桶金

试读章节

转换角色的入校培训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为适应干部“四化”的要求,军队院校大幅度增加在职干部学历教育。尽管业余学习获得了大专毕业文凭,可是我总有点不甘心,尤其因为在学校工作,更感到自己的学识水平不够。希望能够人校接受正规培训。当时我是机关最年轻的处长,政治部董润民主任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前辈。当我忐忑不安地向董主任汇报这一想法时,没想到他欣然答应,说“年轻人爱学习要鼓励”,还带我一起到学院施志清院长、张集合政委那里当面请示。首长们都表示支持,施院长还明确要求到其他院校去培训,不要“近亲繁殖”,每次放假要向他汇报学习情况和其他院校的教学经验。我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觉。

那是恢复军衔制的第二年初秋,肩扛中校军衔的我去南京政治学院报到。“首长,您找谁?”一位清秀可爱的年轻哨兵很有礼貌地问。我心里美滋滋的,不无自得地回答:“我是来上学的!”进了政工系二班,同为中校军衔的班主任张晓为热情引我到宿舍,耐心指导我蚊帐怎么挂,鞋子怎么放,被子怎么叠……我得知,我们班29名学员参差不齐,职务连营团都有,年龄大小差了整整一轮,我是全班职务最高的,也是全院学历教育唯一的正团职学员。当天晚点名,张主任非常正规地一一呼点全班学员,又非常认真地要求我们尽快实现从部队到院校、从工作到学习、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学员的“三个转变”。出人意料的是点名一结束,他居然把学员带到我宿舍床前,说:“内务,就照老蒋的做。”我这才明白他白天对我特别“指导”的用意。无形中,我成了“样板”,整理内务乃至其他,丝毫不敢马虎、松懈。熄灯睡觉,躺在床上的我怎么也睡不着,不只是因为刚入学兴奋,而是因为长期养成的“夜猫子”生活习惯,此刻正是读书、思考和写作的最佳时间。当一个人不想睡觉而硬让他躺在床上时,那个痛苦真不堪言,于是辗转反侧,一夜无眠。第二天发了校徽。也许是宣传处长的职业习惯使然,我到学院门外书店去看看有什么好书、新书。脚步刚迈出校门,只听见后面一声断喝:“站住!出入证?!”回头一看,正是我报到时给我指路的那位年轻哨兵。我指了指马路对面的书店,心想这还要什么出入证。“不行!学员没出人证不准出门。”真有点训你没商量。我悻悻地往回走,心想昨天的“首长”和今日的“学员”,差别怎么这么大呢,不由感叹道:“当你佩戴上白色的校徽(教员干部发的是红色校徽),就意味着到了最底层。”

第一次集合站队出操,第一次检查头发指甲,第一次打扫卫生评比,第一次行进唱歌、第一次紧急集合……这么多“第一次”对我来说既是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真有点“参军入伍十八年,一夜回到新兵连”的感觉。许多学员同我一样,经历了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角色转换过程。大家逐渐形成了共识:正是这无数的“第一次”的延续,锻炼了我们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军人气质。

如果说管理上的不适应只是初期阶段的话,那么学习上适应与不适应的矛盾。则一直伴随着在校培训的全过程。记得刚开始对老师课堂提问有点打怵,尤其是上英语课,大家基础普遍较差,可是教我们英语的年轻教员张永喜特别认真,常常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真让人感到有点下不了台。个别学员也许角色尚未完全转换过来,面对年龄比自己要小十来岁、职务比自己低好几级的教员提问,有时就出现了拒不回答的尴尬局面。好在成年人的心理调节能力相对强一些,我们渐渐地适应了这种提问、测验、考试接踵不断的学习方式。压力变成了动力,后来英语水平提高之快连老师都叹为奇迹。我从入学时所记英语单词不足以装备一个排,跃升到毕业时能装备一个加强团,第二年参加全军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外语统考,几乎没费什么劲就顺利过了关。

角色转换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几乎所有干部学员在部队工作时都非常渴望学习,人校之初也非常珍惜学习的难得机会。回想3年边工作边自学电大中文专业的艰辛,我感到入校学习真是太幸福了,幸福得直感叹:“考优秀不容易,因为有比例;考不及格也不容易,除非你故意。”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当考试压力逐渐减轻,毕业拿文凭几乎没什么问题时,部分学员学习热情的减弱、学习标准的降低、学习精神上的懒惰就逐渐显现出来。我发现身边的同学有的到了周末最后几节课,早已心不在焉,直想着晚上的舞会、周日的约会……一次为写论文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意外地发现在一篇文章的一角,有人赫然写着“此文我已抄,请勿再抄”的字样,让我啼笑皆非。看来,要进一步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凑合着学到高标准学、从单纯学知识到全面锻炼提高自己的转变,还真不容易。学员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是“角色”规定的。我深知在自己的军旅生涯乃至一生中,入校培训这样的角色转换属于“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再告诫自己要多学一点、钻深一点、学好一点。结果考了20多门课,我绝大多数优秀,其余也是良好,还在《人民日报》、《南京政治学院学报》等报刊发表了18篇文章,并参与编写出版了4本书。实践表明,同样本科毕业和授学士学位,其含金量是不一样的。我想,如果少一点学历意识,多一点成才观念,少一点自我放纵,多一点自我激励,那么在校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将来也一定能抓住更多的机遇。

P79-81

序言

为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经军委批准,总政治部于2008年在全军广泛开展了“我与改革开放30年”征文活动。这次活动由总政宣传部和解放军报社主办,解放军出版社和解放军报社文化部承办。军委、总政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全军各大单位积极配合,广大官兵踊跃参与,主办承办单位精心组织,整个活动共收到征文2500多篇,先后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生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刊播130多篇,仅军以上领导干部就撰文120多篇。这次征文活动参与规模之广、作者层次之高、作品质量之好、社会反响之大,在我军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它是我军1956年开展“中国人民解放军30年”征文活动、结集出版《星火燎原》丛书以来又一次全军性大型征文活动。

在总政领导和机关直接指导下,解放军出版社以“我与改革开放30年”大批征文稿件为基础,精心选出400余篇优秀文稿,历时一年多,编辑出版10卷本丛书《强军之路——亲历中国军队重大改革与发展》。这套丛书以亲历者“一人一事”的微观视角,通过典型事例和详实的史料,全景记录了我军和平时期这一阶段的宝贵军史,多视角讴歌了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辉煌成就。从实现军队建设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确立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等党中央、中央军委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到百万大裁军、进驻香港澳门、九八抗洪斗争、汶川抗震救灾、全力支援奥运等反映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忠实履行职能使命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从军事训练的历史变迁、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到后勤保障的全面跃升、装备建设的跨越发展,都在丛书里有生动的记载,从而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伟大进程的壮丽画卷。如果说《星火燎原》反映的是我军最初30年成长壮大的光辉历史,那么《强军之路》见证的就是我军最近30年改革发展的伟大历程,她是《星火燎原》的姊妹篇。书中许多文章感情真挚、文风朴实,通过对作者经历的鲜为人知的历史过程的回顾,将读者再次带回激情燃烧的岁月,引人入胜、感人至深,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可读性。丛书对帮助全军官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生动局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强军之路(亲历中国军队重大改革与发展第2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施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557283
开本 16开
页数 3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09-10-01
首版时间 2009-10-01
印刷时间 200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5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2-53
丛书名
印张 23.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7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