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宗教律法与社会秩序--以道教戒律为例的研究/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不仅以道教戒律为案例进行分析论证,同时考察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欲以“认识和把握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内在理路,明了中国人的思维与生活方式,更深刻地理解传统社会秩序结构的实质”;进而提出“古今各种文明的历史都是一个寻求合理秩序的过程,其建立起的秩序类型及调控机制决定了该种文明的特征。

内容推荐

本书以道教戒律为案例,研究在传统社会秩序的建构及其动态调节过程中,宗教律法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宗教伦理的主要载体是戒律,它虽以宗教信徒为主体,但在传统社会中,宗教戒律向社会泛化,并产生形式上的衍变,戒律的思想、戒律化的自我约束方式广泛地为社会所接受。从道士、僧侣到居士、俗人,从普通百姓到缙绅士大夫,都受到律法的重大影响,宗教律法成为他们调适自身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教团秩序的维系、向家族伦理的渗透、与国家法律的互动配合、对经济伦理秩序的参与等等,道教戒律所建立的神圣秩序广泛地影响到传统伦理及相关制度,对社会秩序的建构与调节控制起到了自发而积极的作用。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回顾

  三 理论方法

第一章 道教戒律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第一节 道教戒律的产生与发展

  一 汉魏时期道教戒律的萌生

  二 晋南北朝道教戒律的成熟

  三 隋唐宋元道教戒律的发展

  四 明清时期道教戒律的泛化

 第二节 道教制戒的哲学根源探析 

 第三节 道戒形式与思想上的特点 

  一 道教戒律的形式特色

  二 道教戒律的思想特色

第二章 道教戒律与道教徒的修炼及生活

 第一节 戒律对道教徒修炼活动的规范

  一 持戒调心:对修行思想的控制

  二 以戒制身:对修炼行为的控制

  三 按戒行法:对斋醮仪式的控制

  四 遵戒寻丹:对炼丹过程的控制

 第二节 戒律对宫观日常活动的规范 

  一 戒律对道教徒生活起居的控制

  二 戒律对道教徒饮食习惯的控制

 第三节 戒律对道教徒社会关系的规范

  一 道教戒律对观内关系的规范

  二 道教戒律对世俗家庭的处理

  三 道教戒律对世俗社会的态度

 第四节 道教戒律与道团秩序

第三章 道教戒律与传统家规的关系

 第一节 传统家规及其宗教态度

  一 宗族特征与传统家规的衍生

  二 传统家规中反映的宗教态度

 第二节 家规所受道教戒律思想的影响

  一 赏善罚恶——劝善报应思想

  二 积功行德——阴骘阴德思想

  三 敬畏神天——神判天罚思想

 第三节 家规所受道教戒律内容的影响

  一 道教老君五戒对家规的影响

  二 道教惜字纸律对家规的影响

  三 戒律对家规内容的其他影响

 第四节 道教戒律所受家规的影响

 第五节 家规与道戒(劝善书)的融合

  一 家规将道教善书等延列为内容

  二 家规执行方式等方面的戒律化

  三 家规与道戒(劝善书)的合

  四 家族化——道教与家族的结合

 第六节 道戒伦理与家族道德

第四章 道教戒律与传统经济伦理的关系

 第一节 淡财贵生——道戒的财富观念及其伦理意义

  一 道教戒律淡财而贵生的财富理念

  二 淡财贵生财富观的经济伦理意义

 第二节 无为而富——道戒的经营思想及其伦理意义

  一 道教戒律无为而富的经营管理思想

  二 无为而富经营理念的经济伦理意义

 第三节 仁义为利——道戒的义利之辨及其伦理意义 

  一 道教戒律以仁义为利的义利思想规范

  二 仁义为利观念的形成及经济伦理意义

 第四节 重契守信——道戒的经济责任观及其伦理意义

  一 道教戒律重契守信责任规范的形成

  二 重契守信经济伦理规范的实际意义

 第五节 疏财济世——道戒的社会经济观及其伦理意义

  一 道教戒律疏财济世的社会经济观念

  二 疏财济世的践行途径及其实际意义

 第六节 道戒伦理与经济秩序

第五章 道教戒律与传统法律的关系

 第一节 道戒与传统法律伦理价值观的一致性

 第二节 道戒与传统法律内容规定上的相关性

  一 道戒时节禁忌对传统法律的影响

  二 关于道教戒律的类法律化等问题

 第三节 道戒精神约束对法律刑罚约束的弥补

 第四节 历代官方关于道教的主要法律与规范

  一 道教法律地位的基本规定情况

  二 历代管理:机构、度牒与道籍

  三 保护道教经籍圣像等相关规定

  四 关于道教徒须遵从礼俗的规定

  五 对道教徒违法的特殊处罚情形

 第五节 道门戒律与世俗法规

第六章 宗教律法与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宗教律法与社会秩序--以道教戒律为例的研究/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绍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巴蜀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24557
开本 32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9-11-01
首版时间 2009-11-01
印刷时间 200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53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4
14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