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高校社科文库”之一,全书共分8个章节,主要对18世纪英国小说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英国小说的成长;英国小说的崛起;笛福的传记小说:经济人的创业神话;理查逊的书信小说:道德模范与自觉意识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 | 人性的推求--18世纪英国小说研究/高校社科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高校社科文库”之一,全书共分8个章节,主要对18世纪英国小说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英国小说的成长;英国小说的崛起;笛福的传记小说:经济人的创业神话;理查逊的书信小说:道德模范与自觉意识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推荐 本书以“人性”为焦点,对18世纪英国重要小说家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阐释,在体察各自特性的同时集中论述其精神实质,展现英国早期现实主义小说家对人性的推敲历程和18世纪英国小说的宏阔全景。本书摈弃单一的传统批评模式,采用(后)现代批评理论对18世纪英国小说进行了具体而又系统的研究,拉开时间距离审视早期英国小说的成形过程、演化规律及其与19世纪经典现实主义小说和20世纪中叶“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远亲关系。在系统的文本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指出,英国小说在成形的过程中就显示出“结构”和“解构”两种倾向,这两种倾向是理性主义意识形态和反理性主义思潮在小说中的反映。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英国小说的成长 第一节 远亲与近亲 第二节 胚胎:中世纪的叙事文学 第三节 雏形:16世纪的传奇与小说 第四节 成长:17世纪的特写与小说 第二章 英国小说的崛起 第一节 小说的尴尬 第二节 历史的语境 第三节 创作的对话 第四节 小说的崛起 第三章 笛福的传记小说:经济人的创业神话 第一节 鲁滨逊:经济个人主义的化身 第二节 辛格顿:海盗生涯 第三节 弗兰德斯:荡妇与惯偷 第四节 罗克莎娜:情色商人 第四章 斯威夫特的游记小说:政治人的乌托邦 第一节 寓言故事:政治观念的故事化 第二节 人性的堕落与讽刺的机锋 第三节 格列佛的异化:从经济人到政治人 第五章 理查逊的书信小说:道德模范与自觉意识 第一节 帕梅拉的“美德有报” 第二节 克拉丽莎的两场战争 余波男性道德的楷模 第六章 菲尔丁的喜剧小说:自然人性与世相全景 第一节 男性的美德与塞万提斯的精神 第二节 自然人性与世相全景 余波写作的回归 第七章 斯特恩的实验小说:情感主义的德行 第一节 奇人与奇书 第二节 《项狄传》:情感主义的德行 第三节 《深情之旅》:情感主义的善行 余波柔情与矫情 第八章 18世纪下半叶的小说:批判、哥特、女性 第一节 斯摩莱特的游记小说:传承与批判 第二节 华尔浦尔的哥特小说:怀古与恐怖 第三节 “蓝袜子”系列:意识的觉醒与身份的搁置 余语 18世纪英国小说的基本走向 附录一 19世纪(哈代)小说中的人性推求 附录二 20世纪(贝克特)小说中的人性推求 参考书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人性的推求--18世纪英国小说研究/高校社科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曹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20437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5 |
出版时间 | 2009-11-01 |
首版时间 | 2009-11-01 |
印刷时间 | 200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1.074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