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阮郎归
内容
编辑推荐

一个横跨古今千年的故事,一轴生死轮回的历史长卷。

《阮郎归》不是第一部以词牌名命名的小说,但是它却是第一部将现实与虚幻完美结合的作品。小说中两个等待轮回的孤魂,或历史典故,或野史传说,被作者巧妙的转换、融合,人物心理入微,一气呵成,读来身临其境,回味绵长。

本作品故事简单好读,但也引人掩卷深思,关于生与死,透悟着生命的本质,与佐野洋子的畅销绘本《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一样,引人深思。本书是先锋派作家吕新的作品。

内容推荐

《阮郎归》讲述的是一个横跨古今千年的故事,主要是以“四叔”与“我”两个死去的魂灵在阴间相遇,各自叙述过往,其间塑造了不同年代、不同性别的形形色色的人物。  

在叙述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江南的盐商、城门的侍卫、修建皇陵的铁匠、交欢时死去的高僧、弑君的臣子、奇异家族短命的孩童……还看到了苏小姐(萧红)与鲁迅的交往片段……到了叔侄两个这一辈,一个是乡村干部,一个是潦倒的大学教授,无论是乡村干部间的权力争斗,还是学术界的黑幕,结果仍然是殊途同归……

《阮郎归》故事简单好读,但也引人掩卷深思,关于生与死,透悟着生命的本质,与佐野洋子的畅销绘本《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一样,引人深思。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吕新的作品。

目录

上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下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后记

试读章节

世界就是个舞台,每个人都得上去表演一场,表演完了,就得赶快下来,不管你表演得好坏,都得下来,不能因为你比别人演得好,就一直赖在上面不下来,没有那样的事。也有那些脸皮比城墙还要厚的,死活就是不想下来,可那能由得了他么。

四叔,我没演好。

四叔也没演好。一二三四……有七棵柳树,咱们就在这几棵树下坐一会儿吧。

四叔,你知道现在是几月么?

是九月吧,应该是九月,九月的后半个月。

都已经九月了,没想到太阳还是这么毒。要是在咱们那里,秋风早就起了,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了,地里,山上,也都空了。

有一年夏天,我就是顶着比这还要毒的日头去通知人们开会,嗓子喊破了,还敲烂了一个锣。全村就那么一个锣,让我一不小心敲烂了,不写检查是说不过去的。我写了,我是从两个方面入手的:第一,我为什么会把锣敲烂?我当时认为主要是由于我的心情太迫切、太急躁,用力过猛造成的。不能说锣的质量不好,绝对不能那么说,因为锣的质量还是很好的,既然锣没问题,那就是敲锣的人的问题了,对不对?第二,把锣敲烂了,会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和影响?我认为危害是很大的,影响也是很坏的,一个没有锣的村庄,就像是永远都处于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永远都在呼呼地睡着,永远都醒不过来。这时候要是突然来了灾害,来了敌情,人民群众会防不胜防,根本不可能知道,叫娘也没地方去叫,更别说万众一心地奋起抵抗了,只能束手待毙,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一个村庄没有锣,等于全村的人都成了聋子,哑巴,上面的指示落不下来,就算落下来也听不懂,人民就像瞎子,傻子。我把这份自以为很深刻的检查交上去,但祝主任认为很不深刻,认为完全没有说到点子上,没有找到病根和要害,当然也就不可能对症下药。祝主任让我重写,他认为至少要从九个方面进行剖析。

九个方面?

九个方面。

祝主任也死了吧?

死啦……哎,不对,好像没死,好像还活着,是的,还活着,至少我死的那时候,我还见过他,退休了,成天背着个风筝,到处去放,心里闷呢。

四叔,我原以为会漆黑一片,谁也看不见谁呢。

我原来也是那么以为的,后来才知道不是。教条主义,先验论,片面论,想当然,这些东西都是非常害人的,我们的党,多少年来一直都在反对这些东西,这是非常正确的。

四叔,你是哪一年死的?

分完地以后,又过了几年。

我在大学里读书的时候,有一年家里忽然来信,信上说的是别的事,但后面有一行提到了你,说你已经不在了,我才知道四叔已经死了,但一直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过去的事了。

四叔,我记得我最后一次见到你,还是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寒假里我回来,下着雪,看见一个白茫茫的人正在井边饮马,穿着带补丁的蓝棉袄,戴着狗皮帽子,我在后面叫了你一声,你没有听见,除了风和雪,灰腾腾黄澄澄的狗皮帽子也让你很难再听到别的什么声音……从那以后我就再没有见过你。

没有哪一个人是放心地死去的,大多数的人死的时候,都会有几件甚至一大堆放心不下的事情还没有做完,四叔当然也有,不仅有,还很多呢。从大的方面来说,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让天下的劳苦大众都解放。从小的方面来说,那就更多了,南湾的水库一直蓄不上水,别看他们叫喊得凶,实际上谁也没有我着急;扁豆一亩地只能打三四十斤,我研究了好多年也没有研究出个眉目来,这样下去的结果只能是不种扁豆,改种别的,可别的豆子能有扁豆好吃么?肯定不如,不如也没办法,你研究不出来;你四婶一直都梦想能有一块梅花手表,我总是哄她说那东西不好,就这样哄了一年又一年,有时候实在哄不过去了,就说,等秋后一定买!到了秋后又说,过年的时候保证会有的!等到真的过年的时候,一忙乱,又混过去了;一年又一年,阶级斗争一直都存在着,只是有时候比较激烈,火辣;有时候却不显山露水,不显山露水,并不等于就没有。四叔认为,只要世上有人存在,这事就永远没个完。

四叔,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

我见到史文龙了。白纸坊村的史文龙,活着的时候经常和我一起去公社开会,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成为一名真正游手好闲的国家干部,但是却不能够,人家说他还有罪没有赎完,还得再苦一辈子,于是就让他转世去做石匠,做石匠也不能安稳地做,还有近十年的牢狱之灾在等着他。做石匠,苦是苦点儿,能有什么牢狱之灾呢?但命里注定他有,他就得有,非有不可,别的石匠遇不到的事,也非得让他摊上,一桩一件的都在前面等着他呢,躲也躲不开。他不是不想掌握任何一种技艺,就喜欢游手好闲么,那不行,非得要让他掌握一种手艺,而且还是那种永远都不能够游手好闲的技艺。石匠的一生,每天都叮叮当当地没完,连撒泡尿都得提着锤子去,怎么能够让他游手好闲呢?所以,史文龙是哭着走的,抹着眼泪转世去了。

我小的时候见过他,看见他站在台上领着人们喊口号,腰里扎着草绳,一个耳朵是红的,一个耳朵是白的。

看看能不能苦尽甘来吧,等再有一轮的时候,文龙或许会有一个好命,不再走“背”字,不再总是戗茬。

四叔,你见过我的父亲和母亲么?

没有。

一次也没有?

一次也没有。

唉,也不知他们在不在一起,一定不在。

这也正是我要说的。我们活着的时候,见到的好多东西,或者经历过的一些东西,有些是非常不可靠的,不能说件件都是假的吧,但真的也并不多,有时候就算是眼睁睁地亲眼看见的,那也是靠不住的,也是会变的。比如,谁都知道夫妻死后要埋到一个坑里,有时候就是我们亲眼看着埋进去的,那还能有假么,牌位也是放在一起的,满以为从此他们就永远在一起了,哪想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四叔,这些年你在做什么呢?

粗人干细活儿,四叔知道了一些事情。

什么样的事情呢?

好多事情,比如一个人的来历,比如,你到底是谁?曾经是谁?好几代以前你又是谁?来来去去的都是同一个人么?五代的时候你是谁?前朝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就拿我来说吧,我是从什么时候成为你的四叔的呢?一直就是么?当然不是,那并没有多久,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时间,我到了你爷爷的家里,碰巧和从别处来的你的父亲,你的另外的几个伯伯,姑姑,叔叔,先后成为了一对夫妻——你爷爷和奶奶的几个孩子,成为了一个家里的弟兄姐妹,在那个家里,我们慢慢地长大,成人。后来,你们小一辈的又陆陆续续地都来了,我就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地成了你们的四叔、四舅,没有什么奇怪的,就是这样,想不成为也不行,事情到了那一步,已经不由你了,谁也变不了啦,况且,也没有人会觉得不正常,谁家没有孩子呢,谁家没有老的小的呢……我要说的是,在这以前,在这以前所有的那些数不清的年月里,我并不是你们的四叔、四舅,咱们根本没瓜葛,你们也统统都不知道在哪里,咱们之间毫不相干,就是攒足了劲儿,拼命地撞,也撞不到一起去,更不可能会成为亲戚。你们也是碰巧了才来到了我们家里,你想想,你们要是到了别的人家呢?那咱们之间不是还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么?

四叔,这真是一件悬而又悬的事情,听起来充满了偶然性。

就像两块砖,碰巧被砌在同一堵墙里,位置也正好又挨着,那就算是有缘了,要是没碰上,那也是正常的。

四叔,你知道你以前是谁么?哪里人氏?P3-8

后记

选择《阮郎归》这个题目时,我是经过了认真考虑的,好几个题目同时存在,后来,另外的那几个都渐渐地暗淡了,湮灭了,只有它顽强而明亮地存在了下来。

阮郎代表所有的人。不要以为你姓张或姓王就觉得自己是另外一种人,那只是一时一世的顶替或客串。

城头春色,陌上柳青,鹧鸪声里,一个人背着包袱远去或归来。这样的一幅图景长时间地呈现,成为本书的起因和基本的背景。

有很多年,世界,人生,在我的眼里就是这样的。看见某一个人,不管他贫富,我有时会猜想他的从前,是怎样的一个人,家住何方,曾经做过怎样的一些事情?几十年一直都在孜孜不倦地做一件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稍有空闲或机会,便会伸出触角,向自己喜欢的目标慢慢地接近,那又是为了什么?现实生活中,有人对他人,对动植物,对某一件事情,表现出某种刻骨的超乎常理的爱或恨,最庸常的解释是彼此有缘或命中相克。那么,为什么单单是对那一个,而不是对另一个?在太多的看似寻常实则超验的事情面前,科学也常常会暴露出它的苍白乏力和局限,给出的结论更像是一个强权式的命令。

人来世上一趟,就是来做事的,事情做完就会走人,很少有人留下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的人都是前来还愿的香客,一旦还完,即刻离去。当牛做马,荣华富贵,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只是一种还愿前后的表面形态。

也有一些人神色犹疑,徘徊不去,貌似对世界的留恋,实则是还有未尽未了之事。

如果一个人懂事不久,世界就将其一生以图景的形式呈现在他的面前,相信有不少人会失去继续走下去的勇气,而选择原路返回。人生的奥秘和意义也正是在于一切都是未知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好奇,都想知道自己的一生到底是怎样的。

2010年7月9日

书评(媒体评论)

转眼二十年,从第一次阅读开始,一直在为吕新的小说叫好。喜欢他的文字趣味,不止一位文友问为什么,我的答案很简单,去读,稍稍有点耐心,读了就会明白。

——叶兆言

吕新就是吕新。吕新静静地躺在自己不曾被污染的纯净当中,一任语言的溪流淙淙远去。因为没有机械和生硬,没有被动和怯懦,没有粗鄙和庸俗,吕新在发现语言和被语言发现的双重的惊喜中,获得了他人所没有的自由,也获得了难以被人摹仿或淹没的独特的文体。

——李锐

有人说,在今天的中国,吕新一个人坚守着一片阵地,那阵地的名字叫“先锋文学”。猎猎的旗帜下,他一个人形单影只的坚守,寂寞而悲壮。

我想,也许,“坚守”这个词对吕新来讲太大了,他其实只是忠实,忠实他自己的眼睛。他忠实地描绘了他自己眼中的世界而不是别人的。别人看到的,可能只是生活的血肉之躯,而他,看到的则是生活的梦境。所以,他的文字才如此缤纷而神奇。

唯一的吕新。独一无二的吕新。

——蒋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阮郎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吕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10910
开本 32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5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4: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