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实在的力量(郑崇华与台达电的经营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出生于福建建瓯的台达电子董事长郑崇华,是20世纪40年代辗转来台的学生;1959年获台湾成功大学电机工程学士,1971年创立台达电子公司。

当年无依无靠的孤单学子,将原来15人的小公司发展为交换式电源供应器产品世界第一的领导者,在全球个人电脑电源相关零组件的市占率逼近5成,近10年全球合并营收年复合成长率达18%,集团合并营收更跻身“千亿俱乐部”之列。

《实在的力量》以第一人称方式呈现,通过一个个精彩动人的企业经营故事,以及一步步真实的创业奋斗历程,让读者贴近企业家的思维,深刻感受第一代创业家白手起家的坚持。

内容推荐

台达电创立近40年以来,一直在追求以更高效率使用能源的方式,带给企业和人们不中断又环保的电源供应。身为世界最大交换式电源供应厂商,台达电不仅在专业领域得到供应商与顾客的肯定,也在环保及企业社会责任上得到社会的认同,这都源自在业界有“节能教父”之称的董事长及创办人郑崇华先生长期以来的先进理念和坚持精神。《实在的力量》采用郑董事长自述的方式,让读者深切感受第一代创业家白手起家的坚持,通过其中的精彩故事,让读者了解台达电的企业文化底蕴和全球经营思维。

《实在的力量》可供各企业管理人员参考与借鉴,同时也可作为高校管理类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由郑崇华口述,由张玉文采访整理。

目录

推荐序

 宁静崛起的郑崇华与台达电

 台湾最好的典范,值得大家学习

 平衡关怀的经营典范

 前瞻领导的成功模式

 全神贯注,追求卓越

 良心企业的成功故事

推荐序

自序

缘起

第1章 成长:流离中锻炼心志

第2章 茁壮:积蓄创业能量

第3章 开创:在挑战中站稳脚跟

第4章 扩张:从台湾向全球扩展

第5章 繁盛:寻求下一波大成长

第6章 新生:开发绿能新商机

第7章 根基:后植技术与产品基础

第8章 实践:经营管理,以人为本

第9章 有梦:共筑生生不息的未来

附录 台达电重要纪事

 附录A 台达电重要纪事

 附录B 节能与环保

 附录C 企业如何兼顾节能与环保

 附录D 永续地球,保有宇宙恩典

 附录E 绿色企业,永续经营

后记

 心安理得的大成就

试读章节

父亲为人忠厚,对人诚恳不势利,不分贵贱贫富,一律平等相待,所以我住在外祖父母家时,虽然外祖父是有钱人家,我却与附近农家处得很好,很喜欢同他们往来。对于他们受到土豪劣绅的欺负,我总是义愤填膺。有些同学家是佃农,我常到他们家玩,与他们的父亲相处,起初有些生疏,后来就熟了。那些佃农都很忠厚、认命,很感谢地主让他们耕种,不觉得自己受剥削,地主若对他们好一点,就非常感谢。

小时候我事事好奇,喜欢看他们怎么用牛耕田,也跟着一起到田里插秧种稻、在池塘养鱼。水吉的稻田一年收成一次,接下来就种大豆。冬天收成后,豆荚和豆秆就留在田里烧成灰,或埋到土里做肥料,不用化学肥料,很环保。

我印象最深的是到了冬天,大人们忙着张罗食材准备过年,用豆秆烧成的灰加上盐及稻谷腌制皮蛋,把黄豆蒸熟发酵后自制酱油,把糯米拿来酿米酒,并且自己腌制腊肉、香肠等过年节应景食品。这时候,大人们都忙得不可开交,小孩子则在一旁看热闹,不亦乐乎。亲近大自然

小时候住在乡下,大自然里有很多有趣的事可做,像养蚕、抓鱼、养羊,生活很充实。家中养羊的缘由是,父亲医好的病人没有钱付医药费,父亲说没钱没关系,但病还是得医。没想到后来病人给我们一头小羊抵医药费,父亲不收,对方又不肯带回去,最后只好留了下来。我常与小羊玩,抓住它的角,与它用力互推。那头羊很聪明,会认人,看到我放学回家,就对我叫。

我一直很喜欢动物,每一种动物、每一只动物的聪明程度不同。我父亲曾带一只野猫回家,它很凶,起先我们喂它东西都不吃,野性渐驯之后只跟着我一人,别人过来,它就跑掉。我还替它取了名字,一叫就来,很聪明。

那时家里还养过鸡。有一只公鸡原本是家里养着准备年夜饭用的,我经常在放学回家之后喂它吃米,它很喜欢跟我。过年家里要杀那只鸡时,因为相处久了,我很舍不得,于是把它藏到一间很少有人去的谷仓里,等到过完年才把它放出来,渡过危险期。家人还以为它很聪明,懂得避难。

水吉的夏天很热,冬天则会下雪,但大厅里不太受外面气候影响,冬天外面即使下雪,里面也不那么冷。外祖父家大厅的天花板很高,墙很厚,中间还留了一层空间,隔热效果很好。大厅两旁各有一个天井,有了这两个天井,即使大门紧闭,空气还是很流通。以前的建筑方式既健康又环保。两个天井下面用石板做了很美的雕花花台,里面各种了一株茶花,一红一黄,当时我年纪小,花台的高度正好到我的脖子,我常靠在大花台上看里面蚂蚁的生活。

当时我特别受长辈宠爱,很少受到处罚,所以我很任性。我上小学之后,外祖父在大厅墙边放了一张小书桌给我用。记得那时我很顽皮,外祖父家厅堂很大,墙壁都是很珍贵的木板墙,母亲要我小心别弄脏了,那面墙却被我破坏了两次。

因为外祖父常对我说孔子很伟大,有一次我心血来潮,按照一张孔子图像,在木头墙上描绘了孔子像,母亲看到吓坏了,没想到外祖父只淡淡地说:“画得还不错。”后来五四运动时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我就把孔子像用砂纸磨掉,再破坏了一次。但我磨得很好,加上墨没有渗进去,所以看起来几乎没有什么痕迹。

外祖父是老式的人,很讲究规矩,对人很严,骂人时很凶。但他很宠我,有时我问他为何要那么凶,可不可以不要那么凶?他却反问:“我真的很凶吗?”然后解释说,做事不认真的人就该骂,对方才会改正。大家都很怕他,好像只有孩子才敢对他说这些事。外祖父虽然对替他做事的人很严、很凶,但他们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会尽力帮忙、照顾他们,比如说他们生病了,外祖父就要人送钱过去给他们治病。外祖父诚信身教

外祖父的田地不多,主要是从事茶叶及木材生意。当时砍下的杉木先堆放在一条河流的支流岸边,等砍伐工作告一段落,再推入小河中,让木材顺流而下,漂到支流入大河的河口边上,绑成木排。每根木材都会用烧红的铁块烙上外祖父李家的“李畲记”标记。P003-005

序言

推荐序

台湾最好的典范,值得大家学习

施振荣

(智融集团董事长)

认识郑董事长已近三十年。

从1981年我们公司开发出“小教授1号”开始,当时由于市场反应很好,而自己的产能不足,因此委托台达电代工。台达电代工的产品不仅质量很好,且服务佳,使“小教授”在初期发展顺利,这对刚起步时的事业稳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经营企业务实、低调

在打好业务基础后,.台达电进一步成为电源供应器的主要供货商,双方展开更密切的合作,建立起很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与互信基础。

郑董事长经营企业向来务实、低调。他投入的产业向来不是热门的领域,不过他却带领台达电在零组件领域稳扎稳打,长期积累并建立起很强的技术基础。不仅对系统产品端的合作伙伴发展业务是一大助力,更对产业发展有极大的贡献,成为高科技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他除了对高科技产业发展有极大的贡献之外,对于投入环保的大力支持与执著,亦令人深感佩服。他邀请大家观赏“不愿面对的真相”影片,对推广环保理念不遗余力,并以企业的力量积极投入环保节能的科技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发展,可以说他是推动绿色产业的先行者。分享经验,不留一手

在本书中,郑董事长与读者分享他在大陆成长、来台湾求学的经验,同时也分享了他从创业前到创业后每个不同阶段的历程,娓娓道来、不留一手,对于有心投入创业的朋友来说,值得从中借鉴学习。

他在书中亦分享其经营企业的管理哲学。近四十年来,他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带领台达电,让所有的台达人携手合作,以平等开放的待人态度,让六万人的组织能像一家人融为一体,建立起“以人为中心”的公司文化。

郑董事长长期经营企业点点滴滴的经验积累,以及其对于推动环保理念的执著,是台湾最好的典范,值得大家学习!

后记

心安理得的大成就

张玉文

(本书采访整理、《哈佛商业评论》全球繁体中文版总编辑)

我第一次专访台达郑崇华董事长大约是在八年前,当时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那时的一些“谜团”,直到这次协助郑先生出书,才真正获得解答。

第一次专访郑先生,是因为郑先生和台达为了纪念李国鼎资政对台湾的贡献,在2002年由台达旗下的基金会出资制作了“竞走财经版图——李国鼎传”纪念光盘,前一年则制作了“掌舵风雨世代——孙运璇传”纪念光盘。这两份光盘是非卖品,台达免费捐赠给台湾地区高中及大专院校图书馆。当时我在《远见》杂志工作,奉命采访郑先生谈李资政纪念光盘的出版缘由。具体展现古老价值的现代企业家

采访前我就觉得很奇怪,早年财经官员虽然为台湾经济繁荣发展塑造了良好的环境,但那时已经很少有企业人士会挂在口中感念,更别提出钱出力为当年那些官员留下纪录。

采访之后我觉得更奇怪,在出版光盘之前,郑先生和李资政根本不认识,李资政也没有特别、个别帮助过台达,郑先生做那些事,仅仅是出于对李资政当年施政的感激。

这还不够,这几年来,郑先生陆续以个人名义在大学捐赠成立“孙运璇科技讲座”、“李国鼎科技讲座”,以及用这两位资政名字命名的大楼。

企业在大学捐讲座、盖大楼并不特别,特别的是,通常企业都是用公司名字(因公司出钱),或者自家长辈或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但郑先生这些以千万或亿元计的捐赠,不但个人出资,也没有用公司或家人的名字,而是用了素无渊源的两位资政的名字。这,也太感念了吧!

等到这次协助郑先生出书,我才比较能体会其中的缘故。在这个愈来愈功利、追求迅速致富的社会,“饮水思源、吃果子拜树头”这些古老价值早已不受重视,一般人尤其不期待能在“生意人”身上找到这些价值,没想到却在郑先生这位企业家身上具体展现了。曾经走过离乱动荡的时代,郑先生对从小到大协助过他的人,都充满感激之情,甚至扩大到对社会、环境和地球,都很珍惜、感恩。永远有好奇心与梦想

郑先生是工程师性格,做事实在.,做人诚恳。反映在访谈过程中,对于比较抽象的管理理念、经营哲学之类的话题,他都不太爱谈,可是一提到技术和人,他总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加上郑先生精力过人,每次访谈都是马拉松式长谈,基本上是五小时起跳,没有中场休息,吃饭时间边吃边谈。

这不仅是因为郑先生做事认真投入,也反映了他剑及履及的个性。虽然他可能是台达年纪最长的成员,但行动力可能也是排在第一级,有时同仁还会怕他冲太快,要踩刹车。可以想象,同郑先生做事,并不轻松。

但同郑先生做事,成就感也会很大吧!因为他对新事物、新技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往往会大力支持开发先进的产品和技术。最近绿能或太阳能产业很热门,但其实台达经营已久。

听郑先生谈他心目中理想的环保汽车,内容已经够令人大开眼界了,很难想象一位从电视零件起家的七十多岁创业者的想象力可以如此开阔,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描述时那种兴高采烈的神态,让我想到大学里还没有受到社会“污染”的年轻学子。做主流生意的非主流企业

郑先生是一位很特别的企业家,他和台达都有一种“矛盾”的特质。

台达做的是最主流的生意,主要产品是电源供应器,目前已是全世界最大的供货商,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半。

但这家公司的很多做法却很不主流。明知某项产品继续做下去,公司的营收破千亿台币指日可待,却宁可放弃,只因那项产品的附加价值不高,结果比许多同业更晚才晋身“千亿俱乐部”。明知当年在海外投资的工厂,现在已失去原本的优势,却不愿意像同业般撤资,仍努力为那些厂找新产品和新出路,只因对那些海外员工有“责任”。明知金融海啸排山倒海而来,公司业务已经受到影响,短期内还看不到景气好转的迹象,却不愿裁员,只因“员工都是公司多年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怎么舍得”。我到现在仍能清晰记得郑先生说这句话时,那种“怎么舍得”的口气和神情。令人佩服,也令人尊敬

郑先生也是一个看似“矛盾”的人。

他的身价以亿计,却低调得除了业界之外,一般人不太知道他。在有些企业家享受奢华生活时,他却爱在公园里散步浇花种树。他申请在公园种的梅花,去年因为他出差而错过施肥的时机,没有好好开花,他觉得非常遗憾,今年一定要好好把握机会施肥。他认真描述那个过程的样子,令我不禁想,这位亲手照顾花草不假手他人的朴实长者,真是掌舵千亿事业的大老板吗?

郑先生不轻言批评人,但是谈到社会和环保理念时,畅言批评政府和政策,他耿直的个性展露无遗,一点也不低调,令人替他捏一把冷汗。

很多企业家在事业上的成就令人佩服,但本人不见得让人尊敬。郑先生不但令人佩服,也令人尊敬。感谢我的两位老板高希均教授和王力行执行长,以及郑先生,让我有机会参与郑先生这本书的制作,也谢谢天下文化和台达的许多朋友鼎力相助。

郑先生年轻时的奋发向上、刻苦淬炼,创业之后的兢兢业业、实实在在,永远怀抱梦想,都很值得与大家分享,尤其是年轻人。更重要的是,在日益讲求速效和私利的社会风气之下,郑先生的经历证明了,实在做事、诚恳做人,并不是傻气迂腐,而是一种心安理得,还能有大成就,而且,过程中充满乐趣,利人利己。但愿所有读者都同我一样,受到鼓舞。

书评(媒体评论)

只要我们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坚持在岗位上,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而且专注踏实地去做,社会就会愈来愈好,每个人都能享有更好的生活。

——郑崇华

这个故事会激励无数的年轻人。凭借有原则与有理想的奋斗,终必有成;也向充满不确定感的创业者,做了最佳的示范:坚持质量、效率、服务、承诺,不需急功近利,也不应独菩其身,终会创出一番事业。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荣誉教授 高希均

郑董事长分享了他从创业前到创业后每个不同阶段的历程,娓娓道来、毫无保留。对于有心投入创业的朋友来说,值得从中借鉴学习。其经营企业长期点点滴滴的经验累积,以及其对于推动环保理念的执着,是台湾最好的典范,值得大家学习!

——智融集团董事长 施振荣

郑董事长是经营企业的典范,他做到了对股东、客户、员工、社会的平衡关怀。尤其对人与社会的关怀,对他来说是不能打折的。

——前台湾飞利浦总裁、台达电独立董事 罗益强

郑先生与台达同仁,证明了追求利润与实现社会责任两者并不冲突。坚持社会责任的企业良心,也可以回收丰厚。再用赚到的金钱回馈社会。

——理律法律事务所执行长 李念祖

郑董事长还有一个其他成功企业家少有的特质:他热爱地球。他对环境的热爱与献身环境保护的热忱也是众所周知。这种对工作与环境的热爱。让他把台达电转变为一家“绿色能源”企业。几乎每条产品线都以此为目标。他又一次引领产业趋势,再度证明他的洞察能力实在不同凡响。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 李泽元

台达电的成功.绝对少不了郑董事长充满远见的领导:他一方面要求员工拿出最优异与高质量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带领员工因应潮流趋势,进入新科技领域,让公司不致被环境淘汰。阅读本书,就能窥得郑董事长的成功模式。

——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暨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舒维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实在的力量(郑崇华与台达电的经营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240204
开本 32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9
出版时间 2011-02-01
首版时间 2011-02-01
印刷时间 2011-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426.63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5
整理 张玉文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