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植物学通信
内容
编辑推荐

卢梭,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植物学家。

《植物学通信》是一部通俗的植物学小品,原书名义上写给一个5岁小女孩,文笔优美,对植物的讲解清晰有趣。

这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撰写的最伟大的博物学经典。

内容推荐

在《忏悔录》中,卢梭声称他本来有可能成为一名伟大的植物学家:“因为我知道,世界上没有哪项研究比植物学研究更适合我天然的品味。”这部写于卢梭晚年的作品《植物学通信》不是这位思想巨人的学术著作,而是一部通俗的植物学小品,原书名义上写给一个5岁小女孩,文笔优美,对植物的讲解清晰有趣。

《植物学通信》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撰写的最伟大的博物学经典。

目录

“基础”通信中的植物学知识提要

导言

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

第三封信

第四封信

第五封信

第六封信

第七封信

第八封信

通信续篇

通信续篇二

通信续篇三

植物学术语词典注解

雷杜德插图表

参考书目

译后记

试读章节

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花萼和花冠各部分的分布,你会注意到,花萼上的小叶并非恰好对应于花瓣,而是每两片小叶的中间长着一片花瓣,因此,花萼上的小叶正好对着花瓣之间的空隙。在每一种花冠上花瓣数量与花萼小叶数量相等的花中,都会呈现出这种交替分布的结构。

最后我们还要讨论一下雄蕊。你会发现,在紫花南芥的花中,就像百合科植物一样,雄蕊数目为6,但是,这些雄蕊并非等长或长短交替因为你会看到,只有两根彼此相对而生的雄蕊明显短于与之分开的另外四根雄蕊,而那四根雄蕊又各自形成两组。

在此我将不深入探讨雄蕊的结构和分布;不过我想提醒你注意,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两根雄蕊为何比其他雄蕊更短,萼片中又为何有两片小叶更圆一些,或者用更为别扭的植物学术语来说,另外两片更为扁平。

虽然我们已经完成对桂竹香花朵的分析,但关于它的故事还不能就此结束。我们必须一直等到花冠凋零:这只是一眨眼的功夫,随后我们就能观察到雌蕊将变成什么,正如我们之前说过的,雌蕊是由子房(或果皮)、花丝和花柱构成的。随着果实逐渐成熟,子房本身相应地伸长,并略微隆起。子房(或者说果实)成熟时,就会变成一种叫做“长角果”的扁平荚果。

这种角果由两片相对的瓣膜结合而成,中间隔着一层非常薄的膜,也就是“隔膜”。

当果实完全成熟时,瓣膜自下往上裂开,将种子暴露出来,而瓣膜的顶端依然连接在柱头上。

随后,我们将看见排列于隔膜两侧的扁圆种子。如果留意观察种子连接的方式,我们会发现,每粒种子都是通过一根短短的梗,左右交替连接在隔膜的缝合线上,缝合线就是瓣膜的两边。借助缝合线,种子在瓣膜裂开之前就像被缝在上面一样。

亲爱的表妹,我甚为惶恐,这段长篇大论或许让你有些倦怠了,但是我必须如此,才能让你了解十字花科(或者说形状为十字形的花朵)这个数目众多的科的本质特征,几乎在所有植物学家的分类系统中,这个科都构成完整的一类;而且,虽说在眼下没有参考图片的情况下,我这段描述有些难以理解,但我相信,当你结合实际观察去细心领会时将会变得更为清楚。

十字花科中所包含的植物数目极其繁多,因此植物学家将其分成了两组,这两组尽管在花的形态结构上非常相似,在果实上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第一组由具有长角果(的十字花科植物组成,例如我刚才巳提到的桂竹香,紫花南芥,豆瓣菜,甘蓝,欧洲油菜,芜菁,白芥等。

第二组由具有短角果的十字花科植物组成,这些植物的角果不仅小而且极短,长宽几乎相当,内部分隔的方式也不一样;这类植物的代表有:家独行菜,又称绿独行菜’;菥□,园艺家称;岩芥;还有银扇草,银扇草的荚果虽然很大,但仍然属于短角果,因为其长度几乎不超过宽度。如果你既不熟悉家独行菜,也不熟悉岩芥、菥羹或银扇草,我想,你至少会知道荠菜,这种东西是花园里极其常见的杂草。瞧,表妹,荠菜就是一种具有三角形短角果的十字花科植物。你只要知道这一点,下次再见到其它植物的时候大概就能有一些概念了。

不过,现在应该让你喘口气了。在季节变化允许你去将这些知识付诸实践之前,我希望,如果关于十字花科我还有什么重要之处需要论述、而此刻这封信中尚未谈及的,在接下来几封信里我能再写一些。不过,现在也许正是时候提醒你注意在这个科以及其他一些植物中,你常常会看到很多比桂竹香的花更小的花朵,有时候小得我们根本无法审视其各个部分——除非借助放大镜:这种仪器是任何植物学家都不可缺少的,其重要性远甚于针和剪刀。

一想到你那种母性的热情会给你带来多大的动力,我眼前就浮现出一幅动人的场景:我美丽的表妹正忙着用放大镜观察一堆美丽的花儿,而她本人比起那些花儿来还要鲜艳、明媚和美丽一百倍呢。

表妹,再会了,我们下次再谈。

亲爱的表妹,尽管你在第二封来信中并未提到我上次的回复,但我估计你已经收到了。现在,对于你这次的信中提到的令我深为关切的事情,我想说的是,我希望令堂业已痊愈,并且平平安安地动身去瑞士了。我相信你不会忘了告诉我此次旅行以及她将要接受的温泉浴所起到的效果。你上次说唐特·朱利耶打算同她一起走,因此我巳托付吉耶内先生帮忙把我替朱利耶制作的那本小标本集。带去,他马上就要回瓦尔-德-特拉韦尔去了。我填写的是你的收信地址,这样,她不在的时候,你可以收下并拿来用,只要这堆杂乱无章的枝叶中有什么你用得上的。另外我要说一句,我并没有表示你对这件小东西享有所有权。你有权支使这些标本的制作者,而且在我所知的人中,你对他来说是拥有最大权利的、最可亲的人;但这些干花标本,是令妹陪我去德瓦格十字古堡考察植物时我答应给她的。我们在韦兹和“奶奶”一起外出漫步的时候(那时我的脚步以及我这颗心无不遵从你的指示),你一心想要的也正是这样一件东西。我很惭愧拖了这么久未曾如实兑现诺言。但是不管怎么说,她先于你得到我的允诺,就这点来说,她具有优先权。至于你,亲爱的表妹,如果说我没有承诺亲手为你制作一份压制干花标本,那是因为我想给你一份更珍贵的礼物,也就是令爱亲手制作的标本——只要你继续陪着她从事这项优雅而迷人的研究,观察大自然中有趣的现象,以此充实空闲的时光,而不像其他人那样无所事事甚或更糟。现在,让我们重新拾起上次中断了的主题:植物的科。

我打算首先给你描述六个科,以便让你熟悉植物各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总体结构。你现在已经认识了两个科,接下来还有四个科需要耐心去学习。然后,我们将暂时撇开这棵巨大的科系树上其他的分枝,转向观察植物结实系统的不同部分。这样,我们可以保证,尽管你认识的植物种类可能不多,但你会发现,在植物王国的种种奇观中绝不会出现你所未知的领域。p29-33

序言

1878年春天,约翰·罗斯金卧病一冬后,头脑暂时恢复清醒,与此同时也恢复了童年时代对植物的热情。他给书商埃利斯写了一张带有命令口吻的便条:

请马上让你在巴黎的代理商搜寻1805年的彩图版卢梭《植物学》,不惜任何代价,寻找当时出版的所有副本,并把能弄到的全部买下来。

尽管代理商很可能竭力去找了,但他们一本也没找到。埃利斯可能已经在暗笑罗斯金此举过于乐观,因为在1878年,他所要的这本书早巳从拍卖行消失,藏到学术机构和私人收藏家的陈列柜中去了。事实上,这本图书早巳被视为花卉和图书鉴赏家的收藏对象,以至于1805年在短短几周后就出了第二版,随后在1821年,仍采用原版雕版插图,第三版精装面世(直至如今仍堪称罕见)。目前的版本大体上是翻印第三版。

……

1805年,勒杜泰的职业生涯刚刚走完一半,他仍然雄心勃勃。间或他也亲自发行过一些图书,而且我们可以猜想到,他同那位身份不明的“朗格卢瓦”掌握着《植物学通信》中六十五幅雕版,就像现代图书设计者一样,他们可以任意处理那套“设计包装素材”。前两版的《植物学通信》分别由塞纳街的加纳以及寺庙街40号的商人德拉肖塞推出后,第三版由沃吉哈尔街36号(这所房子也依然健在)的鲍杜安·费尔出版发行;在接下来四年中,这些雕版又被用来印刷过三次。与此同时,在1817年,这位艺术家已经开始推出他最有名的著作《玫瑰》。不过,勒杜泰从来就不是个懂得量入为出、未雨绸缪的人,他人生中最后一段时期一直挣扎在破产的边缘。1840年夏,81岁高龄的勒杜泰摔了一跤就去世了,当时他正在观察一朵百合花的花冠——这恰好吻合卢梭在第一封信中给德莱赛尔夫人的指示。

——罗伊·麦克马伦(Roy McMullen)

后记

我的导师刘华杰教授最初推荐我翻译这本小书时,给了我一年多的时间。我私下猜测,他要么是担心影响我的正常学习,要么就是为了让我在翻译过程中实践一下卢梭信中提到的知识。毕竟,卢梭这几封信写于一年中不同的时期,涉及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的花草树木:秋季有尚未凋谢的百合,春季有铃兰、桂竹香……花园里有风信子、郁金香,果园里有众多果木,田野有豌豆花、小雏菊,厨房里还有供食用的欧芹和朝鲜蓟……

翻译这本书带给我极大的愉悦,使我乐于足不出户,坐在电脑前一心一意地敲字。然而翻译中的困难还是远远超出我事先的预计。首先在于植物名称问题。我最初参照1979年欧特凡格翻译的英文版,后来对照库克的译本,并增加了三篇“通信续篇”。正如卢梭所说,同一种植物在各地方言中名称不一,在各行各业中又不一样,有一物多名的情况,也有同名异物的情况,因此在不同版本中,植物名称上的出入在所难免。中译本只能参照《拉英汉植物名称》,结合上下文来确定各种植物的名称。

困难之二在于卢梭的文风。卢梭的文笔自然极难模仿,在翻译中也很难传神地再现他的修辞技巧。这是我一直深为惶恐的。但我之所以敢于翻译这本小书,一则因为这只是几封寻常的通信,而且是写给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尽管是通过小孩的母亲);二则,卢梭写这几封信时,正处在一生中最后的逃亡阶段,他离群索居,厌倦了社会,乃至厌倦了自己,一心只想从大自然中得到安慰。那么,就让我们忘记他的其他身份,忘记他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忘记有关他的一切略嫌沉重的话题,仅仅满足于把他当作一名热情的业余植物学家吧。对卢梭本人来说,这或许也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除此以外,卢梭让我切身体会到一种矛盾:在我们面前始终摆着两种书,汗牛充栋的有形之书,以及大自然之书了前者原本是为了教我们如何更好地解读自然之书,其结果却导致我们一头扎进书堆,远离了自然之书。人类的求索是永无止境的,卢梭本人一度因此而厌倦了植物学,一气之下扔掉所有的植物学书籍。

诚然,你在户外待三个月,也不见得比在图书馆待三天学到的东西更多。然而,有形之书编得再精美,终究与自然隔着一重,为读书而足不出户,真正是舍本逐末。幸好卢梭只给了我们一本薄薄的入门教程,剩下的,我们还是自己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吧。

我要感谢刘华杰老师让我接触到博物学并有幸成为本书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他给了我很多必要的指点。也感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王玉峰博士耐心阅读初稿并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此外还要特别感谢北大生物系的汪劲武教授,有一年多的时间,我是汪先生标本室里的常客,在帮他整理标本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很多有趣的植物故事,并深切感受到经典植物分类学的魅力。最后,感谢热心推出这套博物学著作的北京大学出版社领导,感谢吴敏女士所做的细心编辑工作。他们所做的一切都让我感觉到,在生物还原论无孔不入地渗入主流文化、现代文明的车声灯影日日紧逼的今天,我们还有很多值得慰藉的东西,还不至于无处可逃。

2010年12月9日熊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植物学通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让-雅克·卢梭
译者 熊姣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81911
开本 16开
页数 1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Q94-49
丛书名
印张 10.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1
187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3: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