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商解三国(解密三国中的商业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翻拍历史名著对导演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而电视剧翻拍最吸引眼球的因素就是翻案。高希希执导的《三国》就为曹操翻了案,把《三国演义》拍成了曹操正传,引发的各种评论如潮水般涌来。高希希说,新版电视剧《三国》既不是《三国演义》也不是《三国志》,高希希对这一段历史究竟有何新的感悟?

老板学刘备,赚钱学曹操,求职学孔明,富二代学孙权,中国品牌第一人——李光斗为你解读!

内容推荐

《三国演义》是中国人最为津津乐道的权谋之书。从现代商业角度看,魏、蜀、吴分别对应什么类型的公司?它们的商业行为有怎样的特性,在企业文化、管理、市场竞争方面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本书以第一财经强档热播、新浪财经隆重推荐的电视节目《商解三国》为底本,从商战的视角,为你解读《三国演义》中蕴含的商业智慧。

目录

序言 从庙堂到草根:《三国演义》是中国人的智慧全书/001

第1章 企业战略

 曹氏企业形成的过程/002

 曹氏企业的烦心事——所有权问题/003

 曹氏企业的市场开拓策略:抢人抢粮抢地盘/004

 草根刘备的插位:先做品牌,再打市场/009

 刘备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品牌?/012

 刘备如何快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014

 刘备:整合资源的高手,搞股份制/016

 刘备的市场开拓策略/017

 刘备的软性并购策略/022

 孙氏家族企业,成员都是亲戚/024

 孙权打造的学习型组织/028

 孙氏企业的市场策略——渠道下沉/029

第2章 企业文化

 曹操的价值观/032

 曹操爱才但又妒才/035

 曹操:后台有多大,实力就有多大/036

 刘氏企业是一流的“三无”企业/037

 刘备的眼泪最值钱/038

 刘备的竞争力是睡出来的/039

 刘备的“榜样”文化/041

 孙吴:从黑社会到学习型组织/042

 孙权:以身作则的力量/045

 孙权将企业分权化做得最好/045

第3章 职场风云

 诸葛亮是自我营销的高手/049

 诸葛亮的相亲历程/050

 诸葛亮的求职观/052

 刘备为什么要顾茅庐三次?/054

 诸葛亮营销自己的三次机会/055

 诸葛亮的面试秘诀:隆中对/056

 哪种人升职快?/058

 如何才能升职?/059

 跳槽的类型/061

 跳稽有风险,跳者需谨慎/066

 跳亦有道/067

 不跳槽,但也别跳楼/068

第4章 管理艺术

 管理的本质是什么?/070

 以电影类型解读三国管理艺术/072

 管理风格/075

 情商管理/079

 智商管理/084

 不拘一格降人才/086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087

 愿景管理/089

第6章 继承人

 曹操25选1的非常难题/097

 曹操选曹丕的理由:一样够无赖/100

 曹丕把“汉贼”的帽子给曹操扣结实了/102

 曹操是没选好人,还是故意为之?/104

 刘蜀失败的双接班制度/106

 不爱江山爱玩乐的阿斗/109

 刘禅乐不思蜀,其实是揣着明白装糊涂/111

 孙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117

 孙权:成功的继任者/118

 司马家族步步为营,收魏买蜀又吞吴/119

 刘氏企业是游击型竞争者/127

 刘备借无形资产上位,兄弟之间也有“潜规则”/128

 刘备两大自主品牌在手,竞争力直线上升/129

 隆中对制订企业战略,提升刘蜀竞争力/130

 根据地型竞争者孙吴,凭贷款获得竞争力/132

 孙策只顾拼命融资,忽视了市场竞争节律/134

 孙刘联盟快速提高两家竞争力/136

第7章 公关

 一次有意义的新闻发布会/139

 失败公关令品牌受损/141

 曹操:这个杀手有点冷/143

 诸葛亮:公关高手/144

 孔明弹的不是琴,是淡定/147

 刘备的特色公关/148

 关羽的忠义公关/152

 周瑜的反公关/153

 公关创意:追求与众不同/155

 公关魄力:敢于先声夺人/155

 公关里的美女效应/156

第8章 智囊

 刘备为何大器晚成/158

 三个阵营的纳贤之道/160

 中国古代的人才流动体制/163

 现代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163

 现代咨询公司与企业的关系/164

第9章 领导力

 曹操前瞻性的战略洞察力/167

 曹操人品虽差,但领导力最强/168

 刘备的价值观带来向心力/171

 自信成就霸业/172

 心字头上一把刀/173

 事必躬亲非领导/174

 领导力最差的领导/177

 孙吴:和谐管理的典范/178

 领导力的提升/180

 化解危机的对外合作能力/181

 曹操、刘备、孙权的形象塑造/182

 曹操的大胸怀和小心眼/185

第10章 市场拓展

 抢市场,三国圈地竞标/187

 孔明提案分天下/189

 善经营,曹操乱世不乱心/192

 竞争心经:进攻是最好的防御/194

 刘阿斗,乐不思蜀贻笑千古/195

第11章 用人

 一副好面相,“出门便告捷”/200

 团结力量大/203

 善待他人,会有好报/204

 我相信你,一切交给你了/205

 我的地盘听我的,不听者不要/206

 成见误事害人/208

 慧眼识才,面相大师/209

 只要你有才,我就要/210

 三国里谁最爱才/211

 知人善任,合理调配/213

 忍辱惜才,不拘小节/215

 喜欢崇拜爱VS羡慕嫉妒恨/216

试读章节

孙策是孙坚的长子,字伯符。孙坚阵亡,除了一个传国玉玺,并没有给孙策留下什么,连其生前的兵马也被袁术扣留。十七岁的孙策只身挑起了孙家的大梁,可惜刚到手的人马又被骗子强盗抢了去,自己也差点送命,悲剧地投奔袁术。孙策在袁术手下遭人白眼,私下伤心落泪。然而,他痛定思痛,靠抵押玉玺贷款,从袁术处借得“兵千余人、骑数十匹”杀回江东。贷到这笔款,小霸王孙策就有了底气,他既做统帅,又做先锋,带兵冲锋陷阵,东征西杀,所向披靡,一时威镇三江,地连六郡,夺得大片江东土地,为吴国的建立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曹操当时正和袁绍抢夺市场,虽然知道这孙策厉害,也是无暇顾及,长叹一声:“狮儿难与争锋也!”

孙策声势大振,自霸江东,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派人到许都求汉献帝封自己为大司马,曹操怎么能同意这样的要求呢,就没答应。孙策怀恨在心,调兵遣将,准备攻袭许都。有一个名叫许贡的吴郡太守,与曹操有旧交,派人给曹操送信,要曹操早做准备。送信人在渡江时被孙策的防江将士抓获,孙策看到这封信后就把许贡杀掉了。但是许贡的党羽还在,有一次他们与孙策相遇,一箭射中了孙策的脸部。孙策虽然破了相,但还没有生命危险,如果能够遵从医嘱,静养百日可望痊愈。但他依旧雄心勃勃地做着征讨曹操的各项准备。这时又出现了一个蛊惑人心的道士于吉,他力排众议,怒斩于吉,但因心急气躁,脸上的伤口让他痛苦不堪,当他看到镜子里自己的形象惨不忍睹时,拍镜大叫一声,金疮进裂,不治而亡。他当时年仅26岁,真是英年早逝。

孙策只顾拼命融资,忽视了市场竞争节律

霸业初成的孙策竟死于情绪失控,着实令人叹息。首先,他纵横江东,归附者甚众,即使要一鼓作气,与曹操一决雌雄,也应当顺应民意,做好政治动员,仅仅因为没有得到大司马的虚位就兴师动众,师出无名。其次,他对许贡的处置有失周全。他在初战江东的时候,还是能够礼贤下士的,例如义释太史慈,但是在所向披靡后就自我膨胀起来。他的母亲曾劝过他:“汝新造江南,其事未集,方当优贤礼士,舍过录功。”再次,斩杀于吉不得人心。于吉只不过是一个道士,平日能够看些病,因此受到一些人的追捧,孙策却认定人家是妖言惑众,没有把他这个当世英雄放在眼里,于是把于吉杀了,心胸过于狭窄。

如果说孙策命陨一箭是偶然因素所致,那么其盛怒伤身而亡则是人格畸变的结果。孙策的主治医生是华佗的弟子,他曾明确告诉孙策“箭头有药,毒已入骨。若怒气冲激,其疮难治”。如果孙策能够安心养伤,再派人找到华佗,就可以药到病除。但是孙策为人最是性急,恨不得即日痊愈,休息了二十余日就坐不住了。这时候,他又听到曹操的谋士郭嘉说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这是否属于曹操的心理战不得而知,却正好击中了孙策的要害。孙策按捺不住,不待疮愈就再议出兵:“匹夫安敢料吾!吾誓取许昌!”然而此时他已心力交瘁,他的母亲看到他后就流下了眼泪:“儿失形矣!”他啊,本来挺帅气一小伙子,现在他妈妈都快认不出他了!一向自负的孙策竞无法面对现实,精神上的崩溃使他再也无力战胜箭伤,一命呜呼。

孙策之死其实更像现在人们所说的猝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如果工作过劳,缺少必要的休息,很有可能埋下猝死的隐患。与市场环境变化有周期一样,竞争主体的生存也有自己的节律。

任何事业的成就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对事业发展周期律的自觉利用就是把事业波浪式地向前推进,张弛有度。也就是说,在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之后,不妨稍作整顿,养精蓄锐,以便取得新的成功。这并非裹足不前,而是为了避免急于求成的各种弊端。孙策之所以过劳死,是因为他有好高骛远之嫌。孙策在江东的崛起,除了他的骁勇善战之外,客观上是由于当时市场上的主要力量都在逐鹿中原,无暇顾及江东。孙策可以说是钻了大家混战的空子,他虽然具有一定的问鼎中原的实力,毕竟立足未稳,公司成立才没几年呢,怎么就着急海外并购呢?连年战事不断,需要休养生息。时年又遇大旱,在这个时候想与曹操决战,达到“迎汉帝”的目标,显然过于草率仓促,难免诸事不顺。P133-135

序言

从庙堂到草根:《三国演义》是中国人的智慧全书

翻拍历史名著对导演来说既是机会又是挑战,而电视剧翻拍最吸引眼球的因素就是翻案。高希希执导的《三国》就为曹操翻了案,把《三国演义》拍成了曹操正传,引发的各种评论如潮水般涌来。高希希说,新版电视剧《三国》既不是《三国演义》也不是《三国志》,高希希对这一段历史究竟有何新的感悟?

在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名人堂》节目中,作者作为点评嘉宾,与高希希就新《三国》的解读作了深入的探讨。现整理成稿,以飨读者。

李光斗:《三国演义》的基调是尊刘贬曹,而你的《三国》却为曹操翻了案,以至于人们说新《三国》变成了曹操正传,曹操成了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你的初衷是什么?

高希希:一直以来,曹操在人们心目中是不受欢迎的。作为历史剧,我想拍出新意,站在客观的角度比较公正地去还原曹操,他不像人们之前说的那么坏,也不像许多为他平反的人说的那么好。

李光斗:其实,人们对曹操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我总结了一个“曹操指数”,这个指数代表社会道德与人心评判标准:对曹操评价较高,也就是“曹操指数”较高的年代,往往人心浮躁、信义缺失、急功近利,人们只问目的,不计手段。

高希希:这倒是一个新鲜的观点。从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来看,曹操是白脸奸臣,不是个好人,但从个人能力看,曹操还是很有雄才大略的,他先是刺杀董卓,然后逐鹿中原,是一个历史上的成功者。

李光斗:曹操是一个硬性掠夺的成功者,他硬是因为他朝中有人,不,朝中都是他的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干的是皇上的活,却并没有篡位当皇帝,这一点易中天对曹操也有很高的评价,但他并不看好新《三国》能拍出新意来。

高希希:后来我跟易中天聊过,他说拍三国谁都拍不好,因为既不能全照着《三国演义》拍,也不能全按《三国志》拍。而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新《三国》既不是《三国演义》也不是《三国志》。

李光斗:这很像一个商业策划,易中天和高希希隔空叫板,一下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新《三国》的收视率就上去了。我估计这一招你是跟诸葛亮学的,诸葛亮出山也是一个完美的策划。

高希希:我可没诸葛亮那么聪明。人们关注新《三国》的根源还在于人们对三国的关注,要归根于中国人的三国情结。《三国演义》是中国人的智慧全书,三国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因为有了《三国演义》的口口相传,三国相争的政治权谋和军事斗争这样的大智慧在中国一下子成了从庙堂到草根的常识。

李光斗:不仅中国人,美国前总统老布什也很喜欢读《三国演义》。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大败曹军,关键时刻刘备听从诸葛亮的妙计,明知关羽会义释曹操,却偏让关羽去守华容道,因为只有放走曹操才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有时候放走一个对手比灭掉一个对手更需要智慧。如果赤壁之战中曹操被杀,孙权一定会调转枪口把刘备灭掉。

老布什对捉放曹大加赞赏,他在海湾战争中就导演了一场中东版的捉放曹。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美国完全有能力迅速占领伊拉克全境,活捉萨达姆,但当多国部队打到科伊边境的时候,老布什下令停止进攻,鸣金收兵,放萨达姆一马。这让多国部队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百思不得其解。多年以后人们才明白了老布什的良苦用心,因为正是萨达姆的存在给了美国长期驻兵海湾地区的理由。

高希希:三国时代,多少英雄,多少智谋,多少传颂至今的战役,其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智慧,这也是《三国演义》之所以为经典的原因。

李光斗:一部三国史,多少英雄智。《三国演义》是中国人的智慧全书,它不仅蕴含了精彩的战争智慧,也蕴藏了丰富的商业智慧,它同样是一部商业全书。

魏蜀吴抢粮、抢人、抢地盘,打的是战争,而现代商家讲究的是赚钱、赚名、赚市场,打的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从现代的商业角度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做的是垄断生意。刘备是典型的个人创业者,他义结关张,经营的是股份制的民营企业。他善于经营品牌,用的是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凡是曹操反对的他就拥护,凡是曹操拥护的他就反对。刘备还善于制造明星,诸葛亮智绝,关羽义绝,二者成为“仁德、忠勇、侠义”的刘氏企业文化的最佳代言人。而东吴则是典型的家族企业,孙权虽是富二代,但甚为好学,还善于带领群臣学习,构建学习型组织。在他的调教下,学识浅薄的吴下阿蒙都能发奋读书,令人刮目相看,终成栋梁之才。

三个不同类型的企业都在当时获得了成功,它们的发展历程都蕴藏着许多待解的商业密码。

高希希:三国历史越读越耐人寻味,常言道“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看来这句话应该改掉了,三国中的大智慧值得每个人去仔细探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商解三国(解密三国中的商业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光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082327
开本 32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1-01-01
首版时间 2011-01-01
印刷时间 2011-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3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