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告别恐慌(经济兴衰的秘密与复苏之路)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梳理了经济周期的发现与探索历程,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与经济思想发展的双重视野下,解释了繁荣与衰退的内在规律,对于中国经济的波动,给出了具有说服力的解答。对于流行的凯恩斯主义,本书通过对经济史的考证,也发掘出耐人寻味的新观点。试图理解经济波动的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得到启发!

内容推荐

危机开始的时候很突然,许多人感到意外。

复苏开始的时候很突然,许多人感到意外。

如果经济再度面临困境,仍然会很突然,许多人会再度不知所措。

不理解经济波动的规律,就会一次次陷入对经济繁荣衰退交替的恐慌中。那么,繁荣如何转变为衰退,经济又如何走向复苏?决定新一轮繁荣周期的要素是什么?

本书梳理了经济周期的发现与探索历程,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与经济思想发展的双重视野下,解释了繁荣与衰退的内在规律,对于中国经济的波动,给出了具有说服力的解答。对于流行的凯恩斯主义,本书通过对经济史的考证,也发掘出耐人寻味的新观点。

最后,本书考察了各国的经济复苏方案,指出了中国经济复苏的关键所在,在为复苏建言之时,也警示了其中的隐忧。作者关于新一轮国进民退、民间资源不足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目录

序一 世情原是福祸相依

序二 必须把本书与哈耶克的著作联系起来

自序

第一篇 经济兴衰: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

 对于衰退的反思

 经济周期的发现之旅

 马歇尔开始的谬误

第二篇 从持续繁荣的迷梦中清醒吧

 一厢情愿的“市场失灵”

 法国商人的美好愿望

 等待戈多:持续繁荣如泡影

 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莫让失败主义情绪困扰中国

第三篇 经济理性无法回避经济周期

 危机背后的哲学:世界不可认识

 理性预期不可达成

 卢卡斯还敢与谁对赌

 社会经济体的集体错误如何形成

 群体心理让危机成为“透明体”

第四篇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

 看不见的手和人为秩序

 交易的秘密

 不可能完备的信息

 为什么政府常失灵

 经济危机只是交易的衍生物

第五篇 经济周期与经济危机

 繁荣与衰退周期只是统计幻觉

 扇动经济危机的那只蝴蝶

第六篇 凯恩斯救不了世界经济

 凯恩斯拯救1930年代危机是天大的谎言

 从凯恩斯到奥巴马

 创新停滞才是本轮危机的根本诱发因素

 政府的人为干预政策将危机最大化

第七篇 并非平坦的复苏之路

 走出危机的不同历史选择

 思想与物质的自由是创新的基础

 反思理性主义的遗产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

 一个时代的终结

 娇贵的复苏时期更需要霍布森的药方

第八篇 告别恐慌:走出地雷阵

 正确认识中国经济

 经济复苏的两大瓶颈

 改革请从放开自立就业之门开始

 请相信一回卡珊德拉的预言吧

 中国也有个保罗·克鲁格曼

试读章节

任何动荡与危机根本不是某个人、某个政府的失误所致。

发端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无疑是人类史上一场巨大的崩溃。

危机之前的繁荣时期,美国和中国,代表了市场供需的两极:一个是需求的代表,一个是供给的代表。美国人的需求直接拉动中国的供给,而中国为应付美国庞大的需求,则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初级生产资源的采购,而这又将直接影响包括中东、俄罗斯、巴西和澳大利亚这样的资源出口国。美国和中国可是拉动上一轮全球经济繁荣的两架马车呀。

然而,转眼间繁荣不再。古老而又常新的经济周期又发作了。这是一次危机,并且这还是很大的一次危机。

对于当前世界经济的乱局,格林斯潘,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如汤因比所言,世界文明的成长依赖于少数人,文明的解体也是由于他们的失误。格林斯潘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犯下错误。其中美国政府庞大的财政赤字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就是这次危机的主因,如克鲁格曼认为的那样,格林斯潘2001年对布什政府不负责任减税措施关键性的支持,促使国会通过了这项造成税收大减的政策,酿成了一发不可收拾的恶果。

其实在2005年3月份参议院听证会上,格林斯潘就已经坦承减税措施是错误的。布什在2001年实行减税措施,正是格林斯潘给了布什极大的支持,而他认为减税有助于刺激当时低迷的经济。而现在,税收的减少正造成美国联邦庞大的赤字。

另外格林斯潘在楼市泡沫问题上反应也很是迟钝。虽然于2004年格林斯潘对房地产按揭市场上浮动利率贷款风险表示过关切,但是在同年又还在极力鼓吹这种贷款的好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在2005年发表的《全能的美联储及其在泡沫膨胀中扮演的角色》一文里也尖锐地指出过,格林斯潘希望仅仅通过讲话“就能够把泡沫熨平,从而使整个国家避免泡沫破灭造成的影响”,但是后来发生的一切清楚地表明,他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仅靠演讲并不能取得成功。

正如同我在2006年,那个繁荣得让人忘乎所以之时指出的那样,格林斯潘大胆且复杂的高度弹性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滋生投机的土壤。2006年10月1日,我在一篇题为《酝酿中的全球经济危机一一格林斯潘给我们的遗产》的文章中指出:“美国的过度消费及带动的中国的过度投资,已经透支了他们的健康。那么造成这种危机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主要的还应该在于错误的利率政策,这也正是格林斯潘给我们留下的遗产。美联储人为压低利率造成信贷的扩张,这往往误导着美国的消费者,使他们热衷于消费很多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消费的项目(美国的房地产业危机就是一个明证)。由此当然能够形成一时间的繁荣,这种繁荣通过啤酒效应传递到中国,也自然地影响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政策。也因为啤酒效应,这种政策在中国更成倍地放大。中央银行人为压低利率造成信贷的扩张,也在误导投资者,使他们热衷于投资很多在正常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赢利的项目,由此,自然又造成世界另一极的一时的繁荣。但可惜的是信贷不可能永远无限制地扩张下去,一旦信贷收缩,那些本来不应该投资、消费的项目就会无以为继,结果就是衰退就是失业就是经济的全面危机。全球将以经济危机为代价为这轮繁荣买单。”

P3-4

序言

当闻知韩和元兄的大作即将面世,心中欣喜。后来更接到韩兄的邀请,为他的大作写一篇序文,实在受宠若惊,而且感到万分荣幸!小弟经常阅读韩兄的文章,感到他学识渊博,造诣精湛,而且学养非凡。文章内容更是大量旁征博引,借古鉴今,又每多独到观点,使人眼界大开。一位如此学贯中西之贤士,能够坦荡荡地跟读者分享他的学术心得,公开他对世情的见解,以及治学方法,实在是广大读者的福份!面对韩兄诚意的邀请,小弟自然是欣然答允。

必须向大家说明,韩和元兄骨子里是一位非常谦虚而又能广纳不同意见的君子,待人热诚,对朋友更是情深义重。有些时候,大家的意见可能不尽相同,亦可能为了某些事情而激烈争辩。但是,这些都是知识分子探求真理的应有态度。如果大家被韩兄争辩时的面红耳赤外貌吓倒了,便会有所误解,不能目睹韩和元的庐山真面目!

为何要跟大家说明这些事情?因为韩兄真的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而且是性情中人,笔锋刚健,文笔辛辣,若是不了解他的真正为人,很容易在甫接触之际,便建立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倘如此,便不能充分吸收他著作中的养分,裨益有限!如果大家希望充分吸收韩和元的养分,便需要下点功夫,有点耐性了。

世间万事万物,原是环环相扣、互相影响并且延续发展。但是由于人类对事情的认知不足,又或是渗透了主观因素,才导致这些互相关联的事实被蒙蔽,接着错误地理解为个别独立事件。于1952年,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哈耶克已提出联结主义的假设,形成了神经网络和许多现代神经生理学的基础。所谓联结主义,就是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和心理哲学领域的学术理论。世情互为影响的思想,在东方和西方,是颇为一致的。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铜山西崩,洛钟东应”的思想,说明世间事情环环相扣的观念,在东方思想中根深蒂固。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辨证学家和大圣人老子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大家试想一想,美国的次按债券,原本是金融机构为了令到收入低微或收入不稳定的阶层,可以置业安居而设计出来的。这些原意善良的金融产品,本身并没有任何杀伤力。可是发展到后来,正是由于这些颇有创意的债券,引发了百年难得一遇的金融大海啸!这又牵涉哲学的一个基本慨念“量变到质变”。一些贪婪的金融机构,看到有些人可以从低收入阶层赚取较高的利息收入,因而罔顾风险因素,纷纷发行相同的金融产品。最初发行次按债券的金融机构,因为发行量有限,风险较易控制。但是后来加入战团的金融机构,却大量发行甚至滥发有关产品,便严重扭曲了市场生态,演变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后果。原意是帮助贫困家庭的工具,因而成为大杀伤力的金融武器!

祸福互相倚伏,又相互交替。这原是有迹可循的事实,却又因为人性的贪婪,而被主观思想蒙蔽了!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书评(媒体评论)

可以把本书与哈耶克的著作联系起来。

——(美)Jason Bloo博士 美国《经济观察家》主编

这本书让我可以去验证我的哲学观,意味深长的是,我从这些文字中,找到完全符合我想法的东西,验证我的思想与观点的东西,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

——王清铉 原托普集团CIO 《IT治理》作者

难得韩和元兄愿以其独到的见解,为大家剖柝经济盛衰的秘密,以及探讨在危机之中展现的珍贵机遇。这实在是造福后世的瑰宝,不可多得的佳作。

——(香港)任寅 独立学者

“试图理解经济波动的读者,都能从韩和元那里得到启发!”

——詹森·布卢博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告别恐慌(经济兴衰的秘密与复苏之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和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087246
开本 16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13.7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