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八十四号公路
内容
编辑推荐

100084,是清华大学的邮编,也是书名《八十四号公路》的由来。故事讲述了一群“70后”的清华人,从学校奔向社会再到创业的真实经历。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十年,也可能是最坏的十年,它带给你最真诚的友谊、最真诚的爱情、最真诚的理想和最真诚的迷惘……

内容推荐

100084,是清华大学邮编,也是书名的来历。故事讲述一群70后清华学子,从学校走向社会创业的真实经历,时间跨越了十年。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十年,也可能是最坏的十年。它带给你最真诚的友谊、最真挚的爱情、最真实的理想、最真切的迷惘。

当今社会,一方面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巨大,另一方面价值观多元化、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特别是以自主创业为核心的独立发展观,日益为新生代所崇,且逐渐呈现出主流化趋势。面对如此时代背景,能否处理好理想与现实、创业与打工、爱情与事业这些人生课题,最终将体现自我价值的实现。

上述社会问题,亦是本书两位作者长达10年的学习、打工、创业过程中所亲历与思考的问题。小说采用半自传的写作手法,回顾和反思以往经历与未来事业,并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发展道路,贯穿于相关联的二十个同学和朋友,令人在真实的故事中,感受思想与情感的震撼。

小说封套上有一行醒目的汉字“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目的在于告诉当代青年,即使是中国名校清华学子,在求学和创业、理想与情感的道路上,依然坎坷不断、迷雾重叠、危机四伏、柳暗花明,那么何妨循着《八十四号公路》,开始同学们各自的人生之路、钢铁之旅……

《84号公路》堪称“70后名校生集体自传、80后毕业生参考手册、90后在读生成长指南”,但是作者摈弃说教与模式,但愿真诚对话当代学生、创业白领,共同探讨成长和发展所面临的人生理想、爱情事业等课题,共同感悟社会真谛与时代精神,从而把握好行进方向,建树自己坚定正确的路标!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试读章节

1

1999年,世纪之交的前一年。

清华大学西北角一个被荒弃的古气象台,纯石头结构,远看像个碉堡。周围杂草丛生,乱石遍地。一只乌鸦呱呱叫了两声飞过去了。

这是肖白和于欣欣大学的最后一年,他们决定毕业前在这里,一起成为真正的成年人。

顺着石头台阶盘旋上去,进入古气象台,不知哪位先烈用三张窄小的课桌在房间正中拼成了床的模样。看来不少对鸳鸯已经在这里犯过错误了。

这里空间很狭小,应急灯惨淡的白光投在石墙上。墙面斑驳,有些涂鸦,俨然穴居人的洞穴。木门外北风呼啸,乌鸦呱呱连叫了两声,仿佛随时会变身成怪婆婆,推门进来问你有没有穿她的红马甲。

两人爬上课桌。于欣欣迅速裹紧带来的军大衣,缩成一个球儿,肖白却热血沸腾。就在他琢磨着,如何同窄小的空间斗争到底,门缝外伸过来几只鬼鬼祟祟的眼睛。有人小声嘻嘻窃笑,还有人说:“看呐,大学生搞对象。”

肖白腾一下坐了起来。于欣欣紧紧拉着肖白的衣襟,直往他怀里钻,大眼睛露出惊恐的神色:“别去。”肖白抱着于欣欣轻轻拍了拍她的头,跳下课桌随手抄起一块板砖,太喝一声:“谁?让你丫看个够!”就冲了出去。

三个民工模样的黑影连滚带爬,从楼梯上跑下去了。

十年后的一个冬夜,三十三岁的肖白独自回到这里。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仿佛被忘却的救主召唤。初冬的风里透过一丝让人窒息的寒气,他把大衣裹紧,顺手关上车门,沿着碎石路,缓缓走去。

当初那个破败的气象台,早巳变成了一座碉堡样的坚固石塔。旁边的理学院一色儿的红砖建筑,方方地围成了一座城堡。再远处,是曾经记录了多少新年希望和爱之憧憬的西大饭厅,现在早已被拆得不见了踪影,变成黑暗中模糊的一团。

不知为什么,肖白走得越近,越觉得这里像是一座整饬的监狱。

“这就是封锁你心灵的巴士底狱?”他暗暗想着。

而十年前那个小屋,窝在破败的石塔里,就像是被人遗忘的巨大老鼠洞。简陋,但给人一种无所顾忌的自由。

十几年前的一幕幕涌上心头。那时,肖白曾以为自己是这里的主人,而周围的一切似乎仅仅是某种存在,是上课、下课、吃饭、睡觉,以及寄给其他朋友的相片中,一成不变的背景。而此时,墨青色天壁下,肖白忽然意识到,其实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

而这里进进出出的每个人,不过是这巨型机器里的一个个零件:或是在加工什么,或是在被加工。时间一到,零件们都会变成“成品”排出。

这些零件,无论内在的质量如何,看上去都闪闪发光,都是“预备精英”。但随着时间流逝,零件表面的光华褪去,你才会看到背后的真相。

2

毕业这一年是令很多人慌乱的一年。毕业,意味着一一头扎进前途未卜。

不过此刻的肖白却很轻松,他转系直博去经管学院的事情基本已经定了。

在系办公室遇到袁老师,袁老师非常惋惜:“你可是咱们系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工程师苗子,就那么想去赚大钱?”袁老师是系里举足轻重的人物,一直很赏识肖白。

肖白却一点没觉得有什么可惜的。当初高考报志愿,根本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虽然学了五年也觉得挺有意思,不过这年头谁不想赚大钱呢?这个世道,出卖什么都不可耻,没钱最可耻。

下一步既然已经明确,论文又准备差不多了,肖白这段日子也就放松了自己的发条,提前过上了研究生那种混吃等死的日子。坚持了近十年的早上三千米晨跑就此打住,常常睡到中午自然醒,然后和研究生们一起,打着呵欠趿着拖鞋去北院的大排档,因为食堂这时候早没吃的了。

肖白没过过这么闲散颓废的日子。

其实,这个园子里很少有闲人。大部分园中人一天的生活是这样的:

不到七点掀开被子、摘掉耳机,起床。一边刷牙洗脸,一边用短波收音机收听91.5赫兹的英语广播。然后排队去买油饼腐乳和大米粥。油条在这里属于紧俏物资,想吃得起早,还要排长队。所以,早点吃油条在这里变成了“生活品质”的象征。

吃罢早饭,按照课程表,飞车赶去上课的教室占座。不同于中学,这里上课并没有固定的座位,如果不幸去晚了,就只能坐在后面。这里大部分人的眼睛不好,在一个三百人的大教室,坐在最后一排遥望老师,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中午下课,排队去买排骨,吃饱喝足就开始午休。午休通常也要塞上耳机,耳机里照例播放着英语听力练习带,半梦半醒间任由英语单词在大脑的间隙弹跳。

下午继续上课。五点左右,学校的大喇叭广播会歇斯底里地动员大家“去操场锻炼,争取为祖国健康地多蹦哒五十年”。据说早年有体育教员挨宿舍检查没去操场蹦哒的同学,现在不需要了,因为大部分人会自觉响应号召前往操场,在这五年时间里最密集疯狂地操练自己的身体。

晚饭后跟着晚自习。不上晚自习的人,要么是实在无可救药的五湖废人,要么就是少见的异类。自习照例需要占座,为上自习而占座是这里的盛况之一,占座工具干奇百怪不一而足:从一把钥匙到一卷卫生纸,考试周有时会发生因为抢座而激烈争吵的事件。

晚自习一直持续到九点半,路灯掩映下,大家三三两两拖着疲惫的自己晃回宿舍。再混上一个小时就熄灯了。躺在狭小的床板上,耳朵里塞上播放英语听力练习带的耳机,进入梦乡。

这种枯燥的生活一天又一天重复,而每学期末的考试,就是周期性的高潮。考试那两周,园子里的数万人集体亢奋和战栗着,结束后集体感受短暂的放松和空虚。

这个常年定期上演这种大规模行为艺术的地方,其实距离艺术异常遥远。严格来说,它更像一个不流血的修罗场,人人都在比拼:比成绩、比体育、比人缘……竞争就是这园子DNA的一部分,你只要进来就必须适应。

多年后,肖白突然意识到,这样的苦修恰恰是为了磨掉一个人身上那些“非标准”的东两。“非标准”当然也包括那些“不靠谱”的个性和理想。于是,五年后离开这里的人,会很容易在体制中成为佼佼者。

但在当时,肖白想不到这么多。那时候,他一直是这片修罗场里一名优秀的战士。

从1994年9月进入大学的那一天起,除了追求于欣欣最疯狂的几个月,他从没给自己放过一天假。五年来,每个元旦前夜,整个校园都伴随钟声而沸腾狂欢的时刻,他总是一个人坐在宿舍书桌前,静静打开学习笔记,翻到最后一页,开始写一年的思想和学习总结。

在别人轻松的时候,他总是很忙碌。如今大家都在忙乱,他似乎可以轻松轻松了。

但现在这样的生活让肖白找不着北。

就像一个人费尽心机想把一个绝代佳人弄到手,等人家美女真脱光了往你床上一躺,你又忘了自己到底该干点儿什么了。生活的目标好像不应该就是为了“费尽心机”,似乎也不该就是为了“绝代佳人”,那生活的目标到底该是什么呢?休闲自在的日子中,肖白有点盲乱。

肖白正跟那儿浑浑噩噩乱着呢,美国的一枚导弹在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炸了。游行回来的路上,肖白的呼机响了。是霍震军,让他明天去JK集团一趟。

霍震军,湖南人,男,四十多岁,JK集团老总。

肖白救过他。

当时,霍震军混在北京做生意欠了一屁股债,被一票人追砍。他骑个破摩托在恭王府附近的巷子里乱钻,瞅见一个八九岁的大眼睛小男孩,坐门槛上端个大碗。这孩子不紧不慢把霍震军领进家,自己继续坐在那儿吃面。追砍的人群赶过来,扭头看了他一眼,朝前直追而去。

这孩子就是肖白。

现在的霍震军,出息大了,人称霍总,旗下三家上市公司。不过每次喝多了高兴的时候,总喜欢用手里的大卫杜夫2000指着肖白,冲左右说:“看见没?人才啊!”

肖白一边寻思着老霍找自己干吗,一边顺着学校主路往宿舍溜达。

有人叫了他一声,抬头一看,另一个系的一同级男生。肖自在学生会当外联部长时认识的,关系不错,毕业准备出国。肖白想起上个月,这人还乐颠颠地告诉自己,已经拿到美国大学的offer了。

肖白冲他笑着一点头,那孩子却冲肖白直扑过来,张嘴就叫:“靠,我他妈真傻,真傻,你说我怎么就这么傻呢?”肖白一愣,觉得他整个儿祥林嫂附体,他直拽着肖白的手不放,“肖白,你说我怎么就单单联系了那个破学校。那干刀万剐的大学明明都发来了Offer,确认信我早回了,成天傻等着他们给寄120表。别人都打包准备上飞机了,我左等右等,昨儿,哥们居然等到了封拒信!我靠,这也太不靠谱了,比国内最不靠谱的私企都他妈不靠谱,没想到美国也这个德性。你说我现在怎么办?申请别的学校,来不及了!就是找工作也晚了。”

他越说越懊丧,越说越精神崩溃,接连问候了这所美国大学的所有女性先辈,连远亲都没放过。最后限恨说道,要把这黑心学校公布到水木BBS上去。

“这两天天气不错,你丫去美国大使馆甩两块板砖,出口恶气吧。”支走了祥林嫂,肖白忽然想起,高飞好像也拿到了这个学校的Ofrer,十有八九也出问题了。

不过肖白知道,高飞可不是那种遇到事情就找人倾诉的主儿。

其实在这所学校,大多数人都是打落门牙和血吞。遇到事儿,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咬紧牙自个扛过去,要么默默退出。无论男女,都一样。在这儿待久了的人,都会从心尖生出一股彻骨的孤独,只是有的人没有意识到罢了。

P1-5

序言

这是一本关于“在路上”的小说

100084,是清华大学的邮编,也是书名的来历。

一群“70后”的清华人,从学校走向社会到创业的真实经历,时间跨越了十年。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十年,也可能是最坏的十年,它带给你最真诚的友谊、最真诚的爱情、最真诚的理想和最真诚的迷惘。

清华的文化似乎颇能代表这个时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惜一切代价的自强,饰以道貌岸然、空洞无物的厚德,为这个与时俱进到支离破碎的时代,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在这件华丽的外衣下,包裹着一个个扭曲的灵魂和寂寞的心灵。而成长的价值在于,他们最终找到了自我。

这不是旅行故事

的确不是旅行故事,所以我称之为“中国式在路上”。

在我看来,在路上不是今天伦敦明天拉萨那样的装逼之旅,不是为了逃避现实的四处游弋,不是精神空虚的像鬼魂似的到处漂泊。

那个本该真诚的流浪时代早已过去。在中国,50年代的人有幸经历了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流浪生活,他们没有垮掉,而是精神抖擞到一塌糊涂。跨过真正绝望无助、一无所有的60年代,作为重新看到阳光的70后,似乎从一生下来就注定要背负起某种沉甸甸的东西。谁也说不清这是什么。

就这样,带着一张混乱的地图,他们上路了……

这是我眼中的“在路上”

所谓在路上,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今天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不知明天会走到哪里的生活方式,无拘无束的生活带来灵魂的解放,这让你看清生活的真相,也让你真正地认识自己。

在路上,无处不在,它就是你的人生。当你停下,当你为了安逸而忘记理想的时候,你可能会消沉甚至抑郁,因为这时你已经选择了退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八十四号公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邢周//南飞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000069
开本 32开
页数 3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4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45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9: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