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毕业十年
内容
编辑推荐

从哪里能了解到中国当代普通大学生求学、求职、恋爱、婚姻和家庭,甚至是创业的酸甜苦辣和艰辛?从哪里能获得他们对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大变革的完整感悟和体会?从哪里能窥视到当今中国社会生活发展和变化的真实面貌?由媒体资深记者彭少虎倾力完成的《毕业十年》访谈录是一个最好的样本。

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十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青春年华,也是人的一生中成长与变化最为丰富的十年。该书选取了十名各具代表性,恰逢毕业十年的主人公,他们真实地讲述了大学毕业十年间的工作经历,对生活的认识,对人生的感悟,对婚姻、家庭、幸福的理解,对成功的诠释。该书的内容反应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最后十年间社会的变迁、青年的成长,表现了青年一代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紧扣时代脉搏,是当代社会与当代青年真实、客观的写照。

内容推荐

十年意味着什么?十年能改变什么?十年能收获什么?十年能留下多少难忘的故事?本书中的十个主人公真实地讲述了大学毕业十年间的工作经历,对生活的认识,对人生的感悟,对婚姻、家庭、幸福的理解,对成功的诠释。

书中谈论的话题正是当代青年成长、生活、工作中正在思索、探求、讨论和经历的种种社会现实问题,譬如说关于奋斗、关于爱情、关于成功、关于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关于培养孩子的讨论。他们在不同的行业工作,在不同的城市生活,他们的经历和思想反映了当代青年的生存现状、奋斗经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这个时代奋斗在都市中的年轻人的缩影。毕业十年,我们收获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和探求其中的答案。

目录

序言1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序言2 我们的故事

上篇: 跨越

 1.简单的快乐却很难 —— 访张爱军

 2.飞得更高 —— 访高飞

 3.朴实的满足 —— 访王志花

中篇: 奋斗

 4.议杭州 忆往事 —— 访张毅

 5.网络人生 —— 访孙树中

 6.外企的天空 —— 访纪绪松

 7.苦尽甘来,人生的一小步 —— 访沈汉坤

下篇: 生活

 8.温婉 柔情 十年的变迁 —— 访潘佩芬

 9.家在北京 —— 访田云鹏

 10. 生活的色彩 —— 访王为华

附录:

 1. 回忆的幸福与幸福的回忆

 2. 云中记忆的巴厘岛

 3. 旅欧日记

 4.技术与艺术

 5.成长的收获

 6.宝宝树,快长大

后记

试读章节

困难的时期终于过去了。现在,高飞所在的公司不仅是A公司软件的白金合作伙伴,他们还在拓展着自己的硬件产品。高飞也开上了儿时就梦想的黑色越野车,还有他的小女儿高嫣琪也越来越漂亮了。

彭少虎:经历了那么多困苦的事情,今天应该说已经是柳暗花明了,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一件事情是最闪亮的?

高飞:我第一次给我们家寄8000块钱的时候。

彭少虎:那是什么时候?

高飞:2001年,大概是6月底。

彭少虎:刚进A公司。

高飞:已经转正了,是拿了两个月的奖金和工资加在一起,凑了8000块钱。那时候家里也用钱嘛,然后我妈说你别再借钱了,我说这不是我借的,这是我挣的,然后当时我妈就感觉非常高兴。然后从那儿开始,就开始给家里一直不断地在给钱给钱,帮我哥买车,帮我哥买房,帮我爸妈装修。我是从毕业以后跟家里拿了2000块钱,到现在为止我跟家里一分钱都没要,但是我给我们家已经花了大概得有20多万了。

彭少虎:但我相信所有后续的那些钱的感觉都没有那8000来的那么有成就感。

高飞:对,觉得第一次说可以把这个钱给他,而且你不用有任何负担,因为当时我自己的外债已经基本上都还清了。

彭少虎:在同学当中你结婚还是比较早的。

高飞:我算比较早的。可能除了志花生孩子比我早以外,男孩子里面我可能是第一个有孩子的。

彭少虎:是2005年生的小孩?

高飞:对,2005年1月份。

彭少虎:有什么体会吗?

高飞:以前吧,没觉得怎么着,刚生闺女的时候也没觉得怎么着。闺女长到一岁多以后,给小孩过生日的时候,那天我特有感触。然后我媳妇说,去年今天,你想想我受多大罪才把你生下来。她当然是对孩子说的,但是这句话当时让我特别想我妈。

彭少虎:想到了妈妈当时生自己的时候。

高飞:对,以前没有这种感触,后来因为孩子越来越大了,然后每次回家的时候就看着自己父母越来越老了。然后这个时候才感觉出来,有孩子以后最大的感受一个是养孩子真累,另外一个是自己的父母当时养自己真不容易,你想毕竟我现在的环境比我父母当初养我的环境要强得多。然后现在对父母的依恋感觉比小时候还要强烈。

彭少虎:还记不记得30岁时候的感受?

高飞:当时30岁给我的感觉就是说我可能这一生中最宝贵的十年没了,就是我跟20岁告别了,我29也是20多岁,对吧。

彭少虎:对,就觉得20多岁是非常宝贵的。

高飞:对,特别宝贵的,当时确实这么想的。尤其是当时出来干才半年的时间,公司的发展并不是特别明朗,所以当时我就觉得我这30年好像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找到目标,还不知道该怎么干,所以就感觉心里有一种特别挥霍了青春的感觉。

彭少虎:可是你30岁的时候已经拥有了美满的家和可爱的女儿,已经是很大的收获了。

高飞:不是,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我觉得有老婆、有孩子是到了岁数应该干的事情,不是你所追求的事情。所以当时30岁的时候,给我感觉就是一种压力感特别强烈,就说你如果这十年之内你还做不出业绩来,等你坐在这儿过你40岁生日的时候,可能就晚了,可能那时候你想干什么可能都来不及了。因为现在这个时代成才的人年龄小的是越来越多。

彭少虎:你当时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什么?

高飞:我原来想的是我30岁之前我要在北京买房,我结婚那年我是26,我说我四年时间在北京买房,但我最后没买。

彭少虎:有一点失落。

高飞:有一点失落。我说的是在30岁之前我要有房有车,我有车了,但我买不起房。

彭少虎:照你们公司的发展势头,很快都会有的。这十年,对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高飞:我比我上学的时候会做人。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做工作其实说白了就是做人。在我们这个公司里,我有一个标准,就说你的第一个客户是你的同事,如果你对同事关系都处不好的话,我不相信你能把客户关系处理好,我就靠这个来评价我的员工。

彭少虎:有了孩子之后到现在,生活中对于你什么是最重要的?

高飞:得分两个阶段,从我目前的阶段来说,我现在最看重的是我的合作团队,我的合作团队在目前这个阶段来说对我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个合作团队运行不畅的话,可能我以后的任何的目标实现起来不太容易;如果从长远角度来看的话,更重要的可能就是我父母的健康和家人都健康,我希望老了以后媳妇能陪着我一块儿生活。

彭少虎:那你对这个合作团队和公司的发展寄予怎样的希望?

高飞:我们这个团队有个想法,就是说当我们能够把这个公司做得很大很强的时候,我们一定会盖一所希望小学,这是我们合伙人共同的想法,就是以我们公司的名义来命名这所希望小学。

彭少虎:其实这个花费并不大。

高飞:20万就可以盖。但是我们希望做到的就是我们如果能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一个持续的行为,而不是一次投入就不管了。可能或许说我们会给这个学校设立一个奖学金,你每年考上重点中学的,或者考上重点大学的,我会每年给你提供多少钱作为奖励。我们是希望以后能做这样的一件事情。

彭少虎:真是很美好的一个愿望!

……

P31-35

序言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从哪里能了解到中国当代普通大学生求学、求职、恋爱、婚姻和家庭,甚至是创业的酸甜苦辣和艰辛?从哪里能获得他们对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大变革的完整感悟和体会?从哪里能窥视到当今中国经济、政治、生活发展和变化的真实面貌?少虎的倾力之作《毕业十年》,或许是一个最好的样本。

本书的十个主人公来自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和北京商学院合并)机械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九五级的同班同学,他们是一个既普通,又特殊的群体。他们毕业于世纪之交,从1999年毕业到现在的十年间,他们的奋斗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最后十年中青年一代成长的缩影。与经常在中央电视台六套“艺术人生”节目里露面的什么人艺八七届或北影九一届的腕儿和星们,或某个达官大富所在的班级同学相比,书中的同学实在是太普通、太平常了,中国像这样的班级和学生不知道有多少万个。要把他们的经历和故事用最简单的体例、最平实的语言,原汁原味地讲出来,并付梓成书,要的不仅是勇气,更是信心和坚持。说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因为他们毕竟都有幸接受了高等教育。要知道即使是在今天,能接受正规高等教育的人仍然是少数,何况是在十四年前。书中的主人公我基本上都认识,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变成一段段情真意切的告白、一片片既艰辛又丰富多彩的记忆和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故事,我也被他们的拼搏、奋斗的精神和历程深深地触动了。他们的艰辛和无奈、希望和期盼、快乐和幸福,我都有深深的认同感,因为,我也是这样群体中的一员。

与少虎认识还是在十四年前的北京轻工业学院,那时他大一,我大二。作为喜爱文学的懵懂青年,我们都加入了北京轻工业学院“学通社”。他经常为《北京轻院报》画些题图和报花,而我则经常为该报写点小豆腐块,由此我们认识,并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友谊。

从去年我毕业十年开始,少虎便计划写一本书,一本能真实反映普通人成长酸甜苦辣和悲欢离合记录的书。他的理解是:在这个社会里,真正能站在高高的塔尖之上,如美国的比尔·盖茨、中国的王石等那样的成功人士毕竟是凤毛麟角。而且,这些成功人士的人生和经历都有其特殊的轨迹,芸芸众生中的你我一般人等,都无法强求和企及。我们更多的人则是这个社会的“塔基”和“铺路石”,为这些人写点东西,则是少虎出版《毕业十年》的落脚点。

看完这本书,或许你不会记住书中那些平凡的名字,但我相信,少虎笔下的十个至真至实、平凡得几近残酷的故事,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不但能从中发现你过去抑或是将来的影子,你也一定会关注、留意身边的人,因为他们每一人都是一本书,一本值得你去细细品味和雕琢终生的书。

尚正强

2009年2月23日

后记

落下了这本书的最后一个字,我忽然有一种想看看北京夜景的冲动。于是,我驾车经过东三环路,经过国贸桥,进入建国门外大街,路南面的建外SOHO写字楼里灯光闪耀,整个楼群在夜幕中玲珑剔透。早已过了下班时间,楼里还有多少年轻人在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而工作。经过建国门内大街,经过东长安街,前面就是天安门广场了。我想象着再过几个月,将在这里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和庆典,纪念我们伟大的祖国成立60周年,那将是多么宏大的场面。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我为我能够居住在北京感到荣耀!回到家中,我可爱的女儿已经睡熟了,爱人在家里等着我,一个多么温馨的家。灯下,我沏上一杯浓浓的咖啡,写下了下面的文字。

感谢我的同学们与我敞开心扉的对话。他们的故事也同样让我感动,他们的思想给予我很多启发和灵感,应该说我也是对话的受益者。感谢我的同学们将十年间最困苦和最快乐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我要把这本书献给我的爸爸、妈妈。书中讲述的故事也同样是他们的儿子的奋斗历程。爸爸、妈妈含辛茹苦一辈子,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他们为了孩子付出的一切让我明白“无私”二字的含义。请相信,儿子会努力工作,认真生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感谢我的妻子王京霞在这本书的采访录音整理过程中给予我的巨大帮助,没有爱人的鼓励和支持,我几乎不能完成这本书的写作。每一件小小的事情都印证了一句亘古不变的谚语:家和万事兴。

十年弹指一挥间,毕业十年是每个人最为宝贵的青春年华。我曾经在研究所工作了五年,那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个人生舞台。回忆那段时光,我觉得那是一个介于大学和社会之间的特殊环境。我要感谢带我的师傅郭志诚,是他手把手教会了我很多技术;我也要感谢当时的研究室主任李久安,是他引导我迈出了进入社会的第一步;他们如父辈一样的关怀给予了我最初的社会经验,而在研究所环境下培养的严谨的工作作风则是我终生受益的财富。

在校园的时光回忆起来永远是那么的美好,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感谢每一位教过我的老师。也许我只是他们的学生中最普通的一个,但是在我心中,每一位老师都是我一生感激、感怀和尊敬的人。

忘不了大学时在“学通社”的快乐时光,一群热爱文学的热血青年,把一份校园报纸办得有声有色。感谢我的师姐陈果艳,感谢我的师哥尚正强,是他们感染着我走上了“文学”之路。虽然我们专业不同,年级不同,但是共同的兴趣使我们志同道合。毕业之后,我们相知,相聚,我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历久弥香。我们甚至相约一同创作一本书,来日方长,生活还将继续,可写的东西太多了,也许,那就是我的下一本书。

我要感谢德国弗戈工业媒体MM《现代制造》杂志中文版主编冯建平先生和我曾经的同事李莉女士以及当时编辑部的所有同事们,是他们帮助我由一名工程师转变成工业媒体的编辑、记者。这是我一生挚爱并愿意为之付出所有才智的事业。

感谢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给我一个全新的工作平台,感谢谭笑颖女士和我现在所有的同事们给我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使我能够完成这本书的创作。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倪花老师和李志老师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给予我的悉心指导和中肯的建议,我知道还有很多人为这本书的编辑、校对、设计、印刷、发行付出了精力和时间,在这里我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也要把这本书送给我亲爱的女儿彭欣然,她是我和妻子青春的延续,也是我工作和事业的动力。不知道多少年后,她才能看懂我给她写的文字。我也希望我的女儿成长为一个非常健康的人,懂得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父母,希望她能够理解父亲的心。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得到无数人的帮助,同样,我们也会伸出手去帮助别人,这就是“人”字的结构,相互支撑。我无法在这里一一列举那些帮助过我的人,但我要由衷地说一声:感谢你!

我还要感谢并祝福所有阅读本书的读者们,祝福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彭少虎

2009年2月2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毕业十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彭少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098330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8: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