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谈何容易(鲍鹏山十年语选)
内容
编辑推荐

鲍鹏山,朋友们戏称“鲍子”。鲍子纵笔不羁,见血性,多幽默,更温婉多情。上个世纪90年代,在贾平凹《美文》上开“再读圣贤”专栏,持续三个年头,声誉鹊起。作品曾被收人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鲍子的学术散文,可以说是继季羡林、余秋雨之后新一代学人散文的翘楚,表现出的是新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个性、趣味以及批判精神。他的文章写得真好看啊,如今这样好看的文章太少了——现在,我们把鲍子的十年语选,奉献给广大读者。

内容推荐

鲍鹏山,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著作《寂寞圣哲》、《论语新读》、《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诗经》、《后生小子——诸子百家新九章》、《风流去》、《中国人的心灵》、《说孔子》等十多部。作品被选入多种文集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2009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年度主讲人,“鲍鹏山新说《水浒》”创下收视率新高。

本书在他的十年语选中选取了数十篇文章,对其进行有关解读。本书可供古文爱好者参考。

目录

圣:说大话

 一杏坛弦歌

 一子曾经日

 一中华丈夫

 一大学学大

贤:说真话

 一怕说老子

 一正说墨子

 一笑说庄子

 一恨说商鞅

 一痛说苟子

 一惜说韩非

文人:说心里话

 一诗如是云

  一楚骚痛哭

 一汉赋冷笑

 一史有温度

 一乐有寒凉

 一绝代风流

 一归去来兮

 一爱情圣经

 一神话诞生

 一天地词心

 一人间故事

 一人生如戏

 一千古文章

我:说人话

 一我侬伊人

 一人以群分

 一寻欢作人

 一人生在世

 一艺术人心

试读章节

杏坛弦歌

《庄子·渔父》篇:

“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这是多么令人心仪的场景啊。这是孔子个人的生活,却也是人类的心灵生活;这是孔子个人的场景,却也是一个民族的场景;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后期的某一瞬间,却也是历史的、永恒的……

大袖飘飘,弦歌不绝;休乎杏坛,风乎舞雩;听弟子朗朗书声,看天上荒荒浮云;留心于往古圣贤,注意于诗书礼乐——这是公元前514年至公元前500年这十四年间孔子的生活,它成了一个民族永恒的浪漫。

洪水滔天的时候,西方人有方舟,我们有什么?有杏坛——孔子的杏坛就是中国的方舟。

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对人类生命构成最大威胁的,不再是大自然,不再是毒蛇猛兽,而是人自己,是人类的残暴的统治者。孔子的理想,就是终结这种人类自身的野蛮与残忍。

我们当然可以说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刀把子掌管着印把子,但有一种力量,可能更其伟大。那就是理想的力量,精神的力量,道义的力量,良知的力量。

历史是由骄横的权势与盲从的群氓所造就,还是由如孔子及其七十子之徒这样的精英人物所引导?

人间的一切魑魅魍魉,一切鬼蜮伎俩,一切小人暗算、命运摆弄,孔子都可以一笑置之——轻蔑成了他最好的武器。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屡屡以“丧家之犬”来骂孔子。但这实在是一个很哲学化、寓意很深的比喻,提升一点说,这简直是对人类整个生存状态的隐喻,对人类的最高尚的称谓。

我们谁不是丧家之犬?但只有孔子这样的大哲才能对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了然于心并欣然受之。

司马迁说叔梁纥和颜征在“野合而生孔子”,这实在太有意味了,为什么呢?孔子终其一生都为“礼坏乐崩”而头疼,而愤怒,而奔走呼号,要人们“克己复礼”,孰料他本人即是不合礼的产儿呢。如果他的那位老父亲真能克制自己来恢复周礼,可就没有孔子了。

中华民族是在对孔子的信仰与尊崇中,在孔子的指导下一路走过来的民族。我们把我们的成功、我们的幸福、我们的光荣,都归功于他;而有些时候,我们又把我们遭到的不幸、经历的失败、受到的屈辱,也归罪于他。孔子成了我们归功与归罪的最后对象。这是孔子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命运。

李逵如果碰到孔子就变成子路了,子路如果不碰到孔子,就是李逵。

孔子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心灵密码。空间上,他是无远弗届的;时间上,他又是无时不在的。

在古代中国,从住在京城里的皇帝、王公大臣、赶考而来的士子,到遥远边疆地区的无知小民,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孔子。

孔子有时像一个哕嗦而唠叨的老头。但这种老头往往很善良,他常常为我们担心,生怕我们走上邪道,犯了错误,受到挫折。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八个字,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经常被拿来批评孔子。

照这种荒谬的思维逻辑,我们必须分给陈景润一块自留地,由他自己播种,收获,磨粉,蒸馒头,吃下去,然后再去桌子边证他的哥德巴赫猜想。如果不是这样,他即使证出了1+2,由于他不会蒸馒头,于是我们就鄙夷他连一个馒头师傅都不如。

要学腌泡菜蒸馒头切土豆丝,需要去中科院问博士生导师吗?你找一个胖大嫂或小媳妇即可。

读《论语》,你会发现,孔子答得好,往往是因为他的学生问得好。

当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的时候,他自己驾车。他确实是在驾着这个时代的马车。弟子们在车上或疲惫假寐或心事重重,一脸迷惆与怀疑,只有他永远目光炯炯,自信目标就在前方。

君子正因为讲道德、讲原则,追求进取却又有所不为,所以他常常是被掣肘的,时时是被壅阻的,往往是行不通的。所以,君子固穷。

孔门弟子们的志向,是家国天下的大计,而绝没有谋生的算计,没有功名富贵的小算盘。

如果说老子让我们在他的深刻面前备感压力、沉重与冰冷;那么,孔子则让我们在他的温情面前,感受到一种温软,一种熨贴,这实在是让我们大大松了一口气,历史终于在绝望中咧口而哭出了声,一些可怕的心理能量在孔子的歌哭、幽默、感喟中被释放了。

在一个抽象的、冷酷的、沉闷的老子之后,出现一个一往情深、感怀万端的孔子,确实也是很合乎历史逻辑的。

孔子不仅可敬,也更可爱,他给人的感觉是亲切的、随和的,随时随地给我们带来快乐。

孔子有极高的艺术修养,是极有性情的人,是常常被艺术感动的人。一个如此热爱艺术的圣人,就不仅是严正的、可敬的,而且还是随和的、可爱的,他是道德上的圣人,也是艺术上的圣人。

原始的儒家,孔子、孟子,都非常非常的可爱。孔子很性情,孟子很天真。

儒家到什么时候开始不可爱了?到汉代董仲舒就不可爱了。董仲舒还有一点倔强,还有一点倔脾气,还有人性的东西,所以,他还可笑,可笑毕竟还是好的。到了后来的宋明理学,什么程颐、程颢、朱熹,那就可怕了。——儒学的发展经过了由可爱到可笑再到可怕三阶段。

孔子不把一个人修养成板着面孔光会讲仁义道德的人,他要一个人能够欣赏艺术,能够在艺术中陶醉,能够被艺术感染,最好还能够创造艺术。——这才是完美的人格。P3-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谈何容易(鲍鹏山十年语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鲍鹏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100385
开本 16开
页数 1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1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5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4: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