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撰写,系以所选定的《神农本草经》上、中、下三品药物50味为纲。每味药物的内容包含有[本经释读]、[药话解说]、[本草药图]、[考证与综述(题录)]。其中以[药话解说]部分为笔者解读该经典的重点内容,而各部分在内容上又相互关联,成为构成本书的一个有机整体。
图书 | 神农本草经解读50味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的撰写,系以所选定的《神农本草经》上、中、下三品药物50味为纲。每味药物的内容包含有[本经释读]、[药话解说]、[本草药图]、[考证与综述(题录)]。其中以[药话解说]部分为笔者解读该经典的重点内容,而各部分在内容上又相互关联,成为构成本书的一个有机整体。 目录 上品(30味) 1 石菖蒲(昌蒲) 2 菊花(鞠华) 3 人参 4 甘草 5 地黄(干地黄) 6 车前子 7 山药(署豫) 8 薏苡仁 9 石斛 10 天麻(赤箭) 11 灵芝(赤芝、紫芝) 12 川芎(芎劳) 13 黄连 14 黄芪(黄耆) 15 肉苁蓉(肉松容) 16 蒲黄 17 决明子 18 丹参 19 王不留行 20 槐角(槐实) 2l 枸杞子(枸杞) 22 茯苓(伏苓) 23 黄柏(檗木) 24 辛夷 25 杜仲 26 麝香 27 牛黄 28 阿胶 29 蛤壳(海蛤、文蛤) 30 大枣 中品(12味) 31 石膏 32 苦参 33 当归 34 白芷(白苣) 35 淫羊藿 36 黄芩 37 浮萍(水萍) 38 牡丹皮(牡丹) 39 吴茱萸 40 龙眼肉(龙眼) 41 鹿茸(附鹿角) 42 乌梅(梅实) 下品(8味) 43 附子 44 川乌(乌头) 45 半夏 46 大黄 47 白及 48 巴豆 49 猪牙皂(皂荚) 50 苦杏仁(杏核仁) 药材基源拉丁名索引 主要参考书目 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神农本草经解读50味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丁兆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05274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7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46 |
出版时间 | 2009-06-01 |
首版时间 | 2009-06-01 |
印刷时间 | 200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8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5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