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童年(名家导读彩插版)/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本书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从3岁至10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经历,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民众的生活,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庸俗自私和空虚无聊,揭露了沙俄专制的黑暗和罪恶。《童年》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很早就被翻译到了中国,它曾对我国的革命以及广大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为名家导读彩插版,帮助读者快速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

内容推荐

《童年》是高尔基写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主人公阿辽沙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公家,却经常遭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外公毒打,只有善良的外婆总护着他。阿辽沙的童年是在痛苦和磨难中度过的。此书通过一个儿童天真无邪的眼光,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19世纪中叶俄国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描绘了许许多多小市民丑陋和愚昧的生活风貌以及当时俄国的宗教、丧葬等民风民俗。

目录

第一章 父亲去世

第二章 寄居外公家

第三章 “小茨冈”之死

第四章 外婆的童话

第五章 在田野街的生活

第六章 家产之争

第七章 上帝是什么

第八章 与‘好事情”的友谊

第九章 彼得大叔的秘密

第十章 母亲回来了

第十一章 父亲的故事

第十二章 丑恶的继父

第十三章 谋生之路

试读章节

在一间昏暗狭小的屋子里,我父亲直挺挺地躺在窗下的地板上。一双大手平放在胸前,眼睛紧闭,脸色发黑,牙齿难看地龇着,模样让我十分害怕。

母亲围着一条红裙子,跪在父亲身旁,一边用小梳子梳理父亲的头发,一边伤心地哭泣,眼睛都哭肿了。外婆轻轻握着我的手。她胖墩墩的身体,大大的脑袋,大大的眼睛,穿着一身黑衣服。她也在哭,身子颤颤的,把我往父亲身边推。我感到有些害怕,紧紧抓着外婆的衣襟,不肯过去。

“唉,好孩子,快去跟你爹告别吧。他这么年轻就离开人世,你以后再也看不到他了……”

我从没见过大人哭,也弄不懂外婆对我说这些话的意思。我刚刚患过一场大病,现在才勉强能下地走路。病中的情形我还记得很清楚:

父亲总是乐呵呵地照料我,但到后来,他突然不见了,改由外婆来看护我。

“你是从哪儿来的呀?走了很长的路吗?”我问外婆。

“我是从尼日尼坐船来的,不是走来的,水上怎么能走呢?傻孩子!”外婆回答道。

在水上不能走?坐船?啊,太可笑了,太有意思了!

“为什么我是傻孩子呢?”我感到很纳闷,就问外婆。

“因为你说起话来叽叽喳喳的。”外婆笑眯眯地说。

外婆和蔼的笑容让人感到很亲切,从见到她的第一天起,我就喜欢上她了。我希望她能领着我立刻离开这间屋子,因为我在这儿实在太难受了。

母亲的号哭吓得我心神不安,她可是从来也没有这么软弱过,她人高马大,身子结实,手劲儿特别大,而且人总是打扮得利利索索的,仪态端庄。可是如今不行了,她衣服歪斜凌乱,以前梳得光光的头发,现在都散乱地披在赤裸的肩上,她跪在那儿,有些头发都碰到了父亲的脸。

屋门外嘈杂地站着好些人,有穿黑衣服的乡下人,也有警察。

“行啦,快点收拾吧!”警察不耐烦地吼叫着。

我突然看见母亲吃力地从地板上站起来,可没站稳,仰面倒了下去,头发散在了地板上。她双目紧闭,面色青紫,龇着牙大声地说:“阿列克谢,赶快出去,快!把门关上!”

外婆见状,把我推到一边,冲到门口高声叫道:“亲爱的邻居们,你们不要害怕,也不要理她,看在基督的面上,你们赶快离开这儿吧!这不是得了霍乱,是女人要生孩子。求你们啦,各位好人!”

我跑到屋子一角,躲在一只箱子后面,从那里看见母亲在地上滚来滚去,痛苦地呻吟着,把牙咬得吱吱响。外婆跟着她在地上爬着,快乐地说:“为了圣父圣子,忍着点儿,忍着点儿!瓦留莎……圣母保佑……”

我吓得目瞪口呆。她们在父亲的身边滚来爬去,来回碰他,可他一动不动,好像还在笑呢。

突然,在黑暗中,我听见一个婴儿的啼哭声!

“啊,谢天谢地,是个男孩!”外婆如释重负地说,然后她点燃了一支蜡烛。

后来的事儿我记不清了,也许是我在角落里睡着了。

我记忆中可以接上去的另外印象,是坟场上荒凉的一角。

天阴沉沉的,下着雨。我站在溜滑的小土丘上,看着他们把父亲的棺材放进墓坑。坑里全是水,还有几只青蛙,有两只已经爬到了黄色的棺材盖上。

站在坟旁边的,有我、外婆、警察和两个手拿铁锹脸色阴沉的乡下人。  “埋吧,抓紧时间埋吧!”警察催促道。

外婆又哭了起来,用一角头巾捂着脸。

那两个乡下人立即挥动铁锹往坑里填土,击得坑底的雨水噼啪作响,那两只青蛙从棺材上跳了下来,往坑壁上爬,可是土块很快就又把它们打了下去。

“走吧,阿列克谢!”外婆拉着我的手说。我不想离开,把手从她的手中抽了出来。

“唉,真是没法子,主啊!”外婆埋怨道,不知是在说我呢,还是在说主。

墓穴终于被土封住了。可外婆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似乎在想着什么。

两个乡下人用锹背拍着坟墓上的泥土,把它拍平整。忽然,空中刮起一阵大风,把雨卷走了。外婆领着我穿过许多深黑色的十字架,朝远处的教堂走去。

“你为什么不哭?应该大哭一场才对!”走出坟场的围墙时,她说。

“我不想哭。”

“噢,不想哭,那就算了,不哭也好!”

我很少哭,哭也是因为受了气,而不是因为疼痛什么的。

我一哭,父亲就笑话我,而母亲则严厉地斥责我:“不许哭!”

我们乘坐了一辆小马车行驶在泥泞的街道上。

“那两只青蛙还能出来吗?”

“可能出不来了,上帝会保佑它们的,没事儿!”

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没有这么频繁地念叨过上帝。

几天以后,外婆、母亲和我一起上了一艘轮船。

刚生下来的小弟弟死了,包着白布,外面缠着红色的带子,静静地躺在角落里的一张小桌子上。我坐在包袱上,从小小的窗户向外望,浑浊的流水泛起白色的泡沫,不时地卷着浪花向窗户玻璃扑来。我吓得赶紧跳到地上。

“噢,别怕!”

外婆用她那双温暖的手把我抱了起来,轻轻地将我重新放在包袱上面。

周围的所有东西都在颤抖,只有母亲静静地靠着船壁,双手枕在脑后,一动也不动。她脸色铁青,双眼紧闭,一声不吭,似乎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就连她的衣服,我也觉得是那么的陌生。

外婆不止一次对她说:“瓦里娅,吃一点东西吧,少吃点儿,好吗?要不然,你会把身子拖垮的。”

母亲好像没听见,依旧纹丝不动。

“萨拉托夫,那个水手呢?”母亲突然愤怒地吼道。

这时,一个肩膀宽阔头发花白的人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蓝衣服,手里拎着一个小箱子。外婆接过箱子,把小弟弟的尸体放到里面,然后托着它向门口走去。可她太胖了,要侧着身子才能挤过窄窄的舱门,她站在门口不知如何是好。

“哎呀,妈,你看你!”母亲叫了一声,上前夺过小棺材。

她俩走了。我还在舱里,打量着那个穿蓝衣服的人。

“啊,小弟弟死了,是吧?”

“你是谁?”

“水手。”

“萨拉托夫呢?”

“是个城市。你看,窗外就是!”

窗户外面,土地在缓缓移动,那黑暗而陡峭的土地就像是刚从圆圆的大面包上切下来的一样,上面雾气弥漫。

“我外婆呢?”

“去埋你的小弟弟去了。”

“埋在地下?”

“不埋在地下埋在哪儿?”

我给他讲了埋葬父亲时也埋了两只青蛙。他抱起我来,亲了亲。

“啊,小朋友,有些事你还不懂!用不着去可怜那些青蛙,可怜一下你的妈妈吧,你看她都伤心成什么样子了!”

汽笛呜呜地响了。那个水手赶紧放下我,撒腿就往外跑,同时还叫道:“小鬼,快跑,快!”我不由自主地也跟着跑了起来。

门外,昏暗的过道里一个人也没有,楼梯上镶的铜片闪烁着亮光。我抬头一看,只见许多人背着包袱,拎着提包在走动。看样子他们要下船了,那我也该下了。可当我和大家一起走到甲板旁的踏板前时,有人对我嚷了起来:“喂,你是谁家的孩子呀?小家伙,你是谁家的孩子?”

“我不知道。”

于是人们抚摸我的头,拍我的肩,弄得我有点不知所措。最后那个白头发的水手跑了过来,把我抱起来向众人解释说:“这孩子从阿斯特拉罕来,他是自己从船舱里跑出来的……”

他把我抱回舱里,放在行李上,吓唬我说:“再乱跑我要揍你了!”

我呆坐着。头顶上的嘈杂声渐渐地静下来,轮船也不噗噗地响了,也停止了打颤。船舱里变得黑暗起来,窗户仿佛被一堵潮湿的墙挡住了一样,空气非常沉闷,周围的行李好像都大了一圈儿,挤压得我几乎喘不过气来。

难道我就这样永远被扔在了船上?

我去开门,开不开,铜门把手根本就扭不动。我抄起装牛奶的瓶子,拼命向门把手砸过去,瓶子碎了,牛奶顺着我的腿流进了靴子里。

我非常沮丧,躺在包袱上,悄悄地哭了起来。最后,我噙着泪水睡着了。

轮船的噗噗颤动把我惊醒了,船舱里的玻璃窗户明晃晃的,像个小太阳。

……

P1-4

序言

从苦难中开出鲜花来——《童年》导读

《童年》是苏联伟大文学家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高尔基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文中记叙了阿辽沙颠沛的童年生活。三岁的阿辽沙因父亲的不幸去世而被迫随母亲来到外公家的大染坊。在这个家里,有自私、贪婪、专横的外公,有粗野、狠毒、愚蠢的舅舅,也有善良、友好的佣工,小阿辽沙在这里开始了他的童年生活。之后,因为两个舅舅闹分家,他又随外公迁到别处。然而,这个新家却不断遭受米哈伊尔舅舅的“骚扰”,全家又被迫再次搬迁,但外公为了凑齐母亲再婚的嫁妆,不得不卖掉漂亮可爱的新宅而迁到一座老屋的地下室,后来阿辽沙又随继父迁到一个墙上没有糊墙纸、木头缝里嵌着麻屑、里面全是蟑螂的小屋里。但是,无论迁到哪里,阿辽沙也无法逃脱当时社会残酷黑暗的环境,他的痛苦遭遇也记录了“聪明能干而又贪婪蛮横”的外公一步步走向破产潦倒的现实,宣告了一个小市民家庭的破败。

阿辽沙的童年以父亲的去世开始,又以母亲的离世而结束。父亲去世时,他还只是不知道哭的、只关心被泥土砸到墓坑里的青蛙的懵懂孩童,离开母亲时,他已长成一个镇定的、给母亲的坟上铺草皮的勇敢、成熟的少年,前后两次告别亲人的场景展示了他从过早走上人生艰途的童年生活中获得的种种磨炼。

童年应当是快乐的、幸福的、无忧无虑的,阿辽沙的童年也有天真快乐。比如,听外婆讲述惩恶扬善的童话故事,和朴实的“小茨冈”(伊凡)玩游戏,节日里全家在一起快乐忘情地跳舞唱歌,挑外公念祈祷词的毛病,和“好事情”的友谊,跟少校家三个孩子的偷偷约会等,这些有趣的事情都让他难以忘怀。但在小小年纪的阿辽沙看来,这世间更多的是无穷的不和谐、不痛快,这些都让他烦闷窒息甚至孤独:家庭里,有外公和舅舅们的贪婪、残忍、愚昧;父子、兄弟之间勾心斗角,常常为一些小事而喋喋不休地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小茨冈”无辜的鲜血;男人对女人施加的种种暴戾;表哥们的欺辱愚弄等等;社会上,有人们对动物的折磨,对醉酒乞丐、傻子和浪荡女人的戏弄等“街头作乐”的残忍行径;有给外公干了一辈子活的格里戈里最终流落街头的悲剧;有假扮成马车夫的大盗贼彼得大叔的神秘自杀;有大街上明目张胆的“小偷”的丑恶行为等等。

在无边的苦难中,慈祥、乐观、果敢、爱憎分明的外婆却在阿辽沙心中埋下善良和正义的种子,阿辽沙的个性和意识逐渐丰满。他敢于反抗毒打他的外公,斥骂丧心病狂的舅舅,用最恶毒的方法报复酒店老板娘,甚至勇敢地拿起小刀刺向虐待母亲的继父;同时他又奋不顾身抢救落井少年,和街上的穷孩子一起结成伙伴靠捡破烂帮助维持家里的生活,在花园里的荒地上建立自己的干净的小窝,在夏夜的星空下内省静思,在学校顶住恶意同学的嘲笑顺利地通过了升三年级的考试并获得了令外公非常高兴和感动的奖品……这些丰富的身心感受增强了他追求光明和抗争黑暗的勇气,使他面对苦难人生充满了坚强的力量。

高尔基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而创作这本书的,希望后辈能体味父辈成长过程中的艰辛和苦难。而在当今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广大的小读者更应该读这本书,了解一下阿辽沙时代的生活,感悟一下小阿辽沙是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下积极地成长成熟,对小读者的成长无疑将是一种相当好的激励。

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王浩垒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童年(名家导读彩插版)/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高尔基
译者 刘仁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344502
开本 16开
页数 1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7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61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2: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