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鞋子/实力派作家原创精品小说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海啸》、《白鞋子》、《断裂的树枝》、《小勇》、《斐济的阳光》、《你是我的传奇》、《日落南河》、《野兽与麦芽糖》、《麻雀》、《雪落人间》……  这是一个由十个小故事组成的书,是一本成长的书,青春的书,它纪录了拔节时的声音与疼痛,除此之外,便是沉默。

内容推荐

我每天都关注天气和海浪预报,期盼南黄海海啸的来临。据老人家说从前有过,我们所生活的这一片沙地原来就是一片汪洋,我们井里的水至今还是咸的。我的父亲小时候没有盐吃,就去挖一块泥土浸在水里,滤去泥土的水晒干之后,留下来的就是盐的结晶体。这种劳动叫做“挖咸泥”,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变成一个旅游项目。可是社会主义好啊,老人家说,社会主义好到盐多得吃不掉,连海啸都不来了……

《白鞋子》作者张晓玲的短篇小说作品集,收录其中的小说,大部分曾经发表在《少年文艺》上,几个短篇是《儿童故事画报》中的小故事,还有两篇发表在《读友》上。

这是一个由十个小故事组成的书,是一本成长的书,青春的书,它纪录了拔节时的声音与疼痛,除此之外,便是沉默。

目录

海啸

白鞋子

断裂的树枝

小勇

斐济的阳光

你是我的传奇

日落南河

野兽与麦芽糖

麻雀

雪落人间

试读章节

我每天都关注天气和海浪预报,期盼南黄海海啸的来临。据老人家说从前有过,我们所生活的这一片沙地原来就是一片汪洋,我们井里的水至今还是咸的。我的父亲小时候没有盐吃,就去挖一块泥土浸在水里,滤去泥土的水晒干之后,留下来的就是盐的结晶体。这种劳动叫做“挖咸泥”,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变成一个旅游项目。可是社会主义好啊,老人家说,社会主义好到盐多得吃不掉,连海啸都不来了。

如今沙地越长越宽,伸到长长的大陆架上去,我的学校离大海越来越远,就算海啸真的来了,可能也够不到了。

可是有一次,我的梦想差不多就实现了。

高一下半学期,六月初的时候,我忽然发起了烧。白天还好好的,晚上就发起了烧,第二天起来好一点,可是一到晚上又开始发烧,一连持续了三天。老师怀疑我得了结核病,可是我又不咳嗽。校医室看不出结果,就送到人民医院去。化验这个化验那个,什么都很正常,就是体温下不来。于是坐在走廊上挂水。不知道为什么那天医院的人特别多,都没有一张床位给我。后来我想,可能因为床是要收费的原因。我于是穿着整整齐齐的校服,把齐耳的、柔软的头发别在耳朵后面,端端正正地坐在走廊的长椅上挂水。我的家在几十里以外的地方,那时还没有装电话,所以父母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老师是快要退休的高级教师,和护士交代了几句话就走了,走的时候还摸了一下我的额头,比了比自己的,这让我觉得很温暖。

挂完水,天就已经黑了,护士嘱我明天再去挂一瓶水,让我自己走出医院。医院广场上聚了一拨人,但我是不喜欢看热闹的,所以就很快又走回了学校,晚上还要上夜自修课,作业很多。

教室在三楼。我大概去得早了,教室里就我一个人,楼下和旁边的教室也都黑着灯。我拿出作业本做了几个习题,在数学的泥淖中苦苦挣扎,直到听到钟楼的钟声响了七下。学校规定夜自修六点半迟到,可如今整个教室,不,整幢教学楼都只有我一个。我努力回想今天是不是出过什么通知,比如包场看电影,或上街做义务劳动什么的,但我是傍晚去的医院,从离开到回来不过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而已。

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世界上的人都消失了?这倒很像我经常设想的场景:茫茫汪洋之中,只有我一个人漂浮在那里。无望的、永久的漂浮。

我决定回一趟宿舍,当我把文具收入课桌的时候,有一个人闯了进采。

那个人我们私底下叫他“跳海蛙”,因为他手长脚长,两块眼镜片很大,像南黄海边的一种两栖动物。他的学号比我稍稍靠前,考试时经常就坐我的前面,因为高大,可以挡住老师的视线,于是我偶尔也会和别的同学传一两张小纸条。可是他交卷一般都很快,我们方才做到一大半的时候,他就已经交卷了,所以我们的小纸条也往往不能很如意地随时传递。他交卷快,成绩却又每每很好,大部分成绩都在我之上,除了语文之外。我有伤脑筋的题目,也会用笔去捅他的后背或用脚去蹬他的椅子,他大多数只做不知,实在烦了,就草草写个答案过来,或把卷子放在桌子边上让我像逛菜市场一般地挑选答案。但仍然总是不等我看完就交了卷。

除了考试的时候,平时我们很少走到两米之内,除非我当值日班长的时候,他会跑过来跟我解释为什么会迟到,让我高抬贵手,不要记他的名字。他迟到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不好意思,我又睡过头了。他都懒得去想一个别的高级一点的理由。贿赂的手段也往往不甚高明,连冷饮都不知道买,只说:顶多下次你迟到的时候,我也不记你的名字就是了。

可我自然不会给他报恩的机会,我从来不迟到。

在我们这样一个风气严谨的学校里,男女学生走出教室就是陌路,从来不会打招呼,也不会微笑。大家从来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我以一只文蛤的心态去考虑事情,也觉得这很平常。作为一只软体动物,一定要把自己保护得很周全才好,互相磕磕碰碰的,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当那个对我而言还很陌生的男生大踏步闯进教室,直接向我冲过来,很用力地挽起我的胳膊的时候,我惊得大叫起来。

他不管我的反应,只管拖着我往门外跑,我一边反抗,一边大声说:“干什么?你放开手!”

他回头看了我一眼,正要说什么的时候,我忽然站立不稳,直往后摔去,他赶紧拉住我,却一个趔趄,差点摔在我身上。我们俩扶着讲台蹲在一起,看着讲台上的一只花盆慢慢滑到地上,摔得粉碎,看着头顶的日光灯如秋千般晃荡,看着桌椅长脚一般地来回滑动,再看着课桌上的书一本一本掉落到地上。

是地震。“是地震!”我说。

他一笑:“你反应还不算太慢。”

忽然“啪”的一声,一个东西落了下来,正好砸在他头上。只砸得他一头一脸的白粉,原来是个黑板擦。P12-15

序言

晓玲显然是一个很低调的人,若不是我们一起去浙江搞活动的路上她送我一本她刚出版的长篇小说,我都不知道她也在写小说。晚上,坐在宾馆房间的沙发上打开了她送我的这部长篇,不想一开头就把人抓住了:一个小小的女孩儿,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大杠上,小手抓住车龙头,用眼睛盯着前面的车轮看,看它转得一片模糊,像收不住的时间……一个乖巧的女孩儿,就这样出现在了寒冷的冬季,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并让人毫无理由地预感到了这女孩儿的未来,心头提前就酸楚起来。

就这样不由自主地看了下去。

后来又看她的一些短篇小说,同样的阅读效果。

我想之所以有这样的阅读效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叙述的流畅。她的文字是一条河,这条河虽然也弯弯曲曲,但这河流上没有狭窄之处,更没有淤塞之处。近来知道了一个词——堰塞湖,她的河上没有因滑坡而导致的堰塞湖,一江春水向东流,虽不是浩浩荡荡,但也是顺顺当当,一帆风顺。

有些人的作品让人读不下去,就是因为叙述凝滞,其间有许多疙瘩,有许多坑洼不平之处,那河里似乎不是轻盈盈的水,而是粘稠的浆糊。这样的作品,是熬人的性子的,是锻炼人毅力的。

我说流畅,说的是叙述,而不是指被叙述的情节、故事和人物。她小说中的情节、故事和人物,就又不流畅了,非但不流畅,而且总是不顺利,不顺溜,忽起忽落,忽喜忽悲,好梦难圆,命运多舛——不时地出现“堰塞湖”,而且还爆炸不了。这时的“堰塞湖”,却使情节产生了落差,使人物拉开了距离,使故事风生水起。

她的小说还有其他许多可说道之处——

晓玲的故事各个不同,却都隐藏着一个共同的内核:青春、骄傲、疼痛、破碎,仿佛一个人在细数身上的疤痕,回想那些伤痕当时是怎样烙上去的,那时的痛楚与恐慌,现在却变作了淡定与安详。当激荡的青春伴随成长渐渐尘埃落定,摆脱了青春期矫揉与自恋的纠缠后,她的文字便出脱得机趣、洒脱,冷峻的自嘲与犀利的观察中透出几分睿智、练达与幽默,她笔下的那个小女孩便有了不同凡响的气质。那不是小女孩的“小”故事,分明是一个世事已然洞明了的“大”女人在叙说那些十五岁的故事,那是一些在还不懂得退让、妥协的人之初,因为骄傲、倔强、卤莽、斩钉截铁而产生的故事。

看过她的长篇《此岸·彼岸》,又看到这些精致的短篇,发现晓玲的小说总在一个地方徘徊,那就是成长。“走不出的成长”就像那些午夜梦回的心悸,像年轮一样镌刻进了晓玲的生命。她的成长岁月提前透支了人生的沧桑,无论是《海啸》中的猝然别离,还是《日落南河》中成年后的顺雅拜访李明亮家时见到的凄凉景况,抑或是《白鞋子》中那只孤单单见证了无望的爱的白色皮鞋,最初的爱总是如此令人神伤。那些怅惘与忧伤不只是属于青葱岁月的,它烙在了作者此时此刻乃至一生的生命轨迹之中。这形成了晓玲作品挥之不去的基调——绯红中渗进了一些冷绿与幽蓝,轻快中掺进了一丝沉重与苦涩,亮色中挤进了一线暗调与淡然。这些轻重浓淡明暗之间的对比互衬,使她的作品走出了时下青春小说或单纯或故作成熟的俗套,而有着一种和谐、平衡、成熟、大气的美学品质。

仅有这些美学品质当然不够,张晓玲还有着出色的技巧。她很善于讲故事,善于把故事巧妙地缠绕进议论中去。她有相当强的驾驭能力,明明在第一人称抒写心情,却常常不露痕迹地编织进其他的故事,使并不复杂的主干上枝蔓繁茂。她在内心叙事与外部叙事中腾挪跳跃,在过去与现在的时空中穿梭往来,却游刃有余,轻松自如。看上去简单的故事,却有紧实细密的肌理,包藏着许多绵密细致的心思。

支撑这些心思的是细腻的感觉。比如,写两个少年大声在滩涂上笑:“滩涂太空了,笑过之后,就觉得心里有些虚,仿佛对着远处放枪一般,子弹落到哪里都不晓得。,’例如,她能用几笔就干练地勾勒出人物:“房东是矮胖的小女人,嗓音嘶哑,鬈发,身上永远分布着一些碎花,白生生的小脚套在拖鞋里,像肥皂盒里的力士香皂。她的男人似乎是常年缺席,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是他又确实存在着,因为房子前面的晾衣竿上经常飘拂着巨大的蓝色短裤和长条的白汗衫,和女人小而精致的碎花衣物混杂在一起。”“力士香皂”的比喻与男女衣服混杂晾晒的生活场景一下子就抓住了生活的脉搏,抓住了生活中最鲜明的印象。对话是最难写的,而她的对话却颇简练传神,充满了戏剧的张力。

她还善于捕捉一些朦胧、感性又恰切的意象作为作品的总体象征。“海啸”成了少女心底那颠覆一切的渴望,“在这样一个沉默而残忍的学校中,像午后闷云里的一条闪电,像‘啪,地戳破一个气球或踩瘪一个鱼鳔,像豁喇碎裂的玻璃窗,像我渴想了多年的海啸,像一种不可抗拒又找不到元凶的罪行,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炊烟”映照着初恋的懵懂与含混:“我看到山坳里,远远的,有炊烟升起。不同于雪和云,不同于雾,它混杂着淡淡的青色和灰色,混杂着人类的梦想和欲望,混杂着那些还来不及说清楚的爱和不舍。”还有那只落单的“白鞋”,纯洁得只为爱而失落:“当我知道我终将失去我生平的第一双白皮鞋,一切都无法挽回的时候,我已经想好要将它拿来做什么。我要把它放在新房间的窗台上,在里面填上泥土,种上蒲公英或别的什么,当它们开出一朵朵小花的时候,一定十分美丽。”读张晓玲作品,常能感觉一曲终了,便有一幅隽永的图画定格在记忆里。

她常常会在小说里有意无意地留下一些空缺,并不刻意使之圆满。《白鞋子》中那个从天而降的与母亲交往的中年男人、《日落南河》中李明亮为何要和其他男孩一起将烂泥扔向那个自己爱恋的女孩、《海啸》中的那个恋爱着的男生为什么忽然离开,似乎都有着无法解释的一面。或许,正如作者所说,她其实仍然无法进入“他们”的内心。她洞彻并检讨自己身为女孩的一切:高傲、虚荣、为了爱义无返顾,却无法解释那些男孩的行为。

她喜欢在描写中巧妙地掺杂评论,这些评论性描写显得十分机智与传神,令人印象深刻。如她写到的南黄海——“我一直把南黄海看做是一口巨大的唾沫,肮脏而慵懒,却从不知道月光下的海洋会如此美丽”;还有外婆的手:“她的手上有深褐色的斑点,所有的骨骼关节都凸显出来,上面覆盖着一层皱皱的皮肤。手腕上的皮肤就耷拉下来,垂垂晃晃的,很形象地诠释一个叫做‘皮囊’的词汇。”……

我还仔细阅读了晓玲的长篇小说《此岸·彼岸》的跋,很喜欢,也很感动,知道晓玲是一个很真实的人,是一个敢于面对自己、面对世界、面对历史、面对人性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悲悯精神和宽容态度的人。这个跋,多多少少帮我理解了晓玲作品中所显示出来的那些素质,那些风气。

对于晓玲的未来而言,可能有一个问题是需要思考的:如何扩大自己——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题材、自己的主题。深度有了,广度也是很重要的,它甚至影响着深度。不能因风景这边独好,就留连,就徘徊,得往前走,走出已有。

祝愿晓玲一路流畅,无论人生还是写作。

2008年8月月1日于北京大学蓝旗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鞋子/实力派作家原创精品小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晓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43675
开本 32开
页数 2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2
14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7: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