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不腐更不会朽,它是清新而流动的活水,亘古常青,生杌盎然。有鉴于此,我社组织学术界的一流专家,编辑了这套《国学大讲堂》。
《国学大讲堂》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多方面,分册导读,重点在“导”,力求用较短的篇幅,使广大读者对这些元典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既能发掘文化瑰宝,又可辨别、扫除障眼的糟粕。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说文解字导读》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全面了解《说文》的具体内容、循双声的原理去贯穿《说文》等内容。
| 图书 | 说文解字导读/国学大讲堂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国学不腐更不会朽,它是清新而流动的活水,亘古常青,生杌盎然。有鉴于此,我社组织学术界的一流专家,编辑了这套《国学大讲堂》。 《国学大讲堂》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等多方面,分册导读,重点在“导”,力求用较短的篇幅,使广大读者对这些元典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既能发掘文化瑰宝,又可辨别、扫除障眼的糟粕。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说文解字导读》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全面了解《说文》的具体内容、循双声的原理去贯穿《说文》等内容。 目录 第一部分 首先要弄清楚的几个问题 一、劳动人民创造了文字 二、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古代文字 三、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古代字书 四、古代字书的源流和体例 五、如何理解古人提出的“六书” 第二部分 全面了解《说文》的具体内容 一、《说文》之学的源流和功用 二、《说文》的版本 三、《说文》的字数 四、《说文》的解说 五、《说文》的部首 第三部分 用分类的方法去研究《说文》 一、象形 二、指事 三、会意 四、形声 第四部分 循双声的原理去贯穿《说文》 一、理解双声的重要作用 二、通过双声联系到许多字群 三、探求语言文字发展的轨迹 四、熟练掌握切语上字的声位 第五部分 研究《说文解字》的重要书籍 一、研究《说文》的基本读物 二、研究《说文》的辅助书籍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说文解字导读/国学大讲堂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舜徽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82910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7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1 |
| 出版时间 | 2008-06-01 |
| 首版时间 | 2008-06-01 |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3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H16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6 |
| 宽 | 150 |
| 高 | 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