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和爷爷熊庆来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熊有德女士曾在爷爷熊庆来身边度过了她的青少年时代。正是因为这段难忘的岁月,使熊有德女士能够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一代数学大师的思想和生平。不少的媒体都刊登过有关熊庆来先生的回忆文章,坊间也有多种关于他的传记作品,但熊有德女士都不太满意,她觉得很多作品仅仅是从学术的角度来解读,有的甚至把爷爷熊庆来神化了,尤其是对他的生活和思想,很少有客观真实的描写。所以,她一直有个夙愿,在有生之年用文字给世人留下一个真实的熊庆来。在熊庆来先生去世四十周年之际,熊有德女士终于写完了这部厚重的回忆录,而此时她已是花甲之年。

熊有德女士坦言除了了却夙愿,这部作品她也是专门写给年轻人看的。她在序言里写道:“我的这一本书写在爷爷去世四十周年纪念的前夕,是对爷爷的纪念,也是对后来人的一个鼓励,希望后人接过接力棒,把知识分子的美德,清贫刻苦、努力钻研、为国为民的好风格代代传下去。”虽然逝者已去,但他用毕生精力所铸就的不朽丰碑仍将永远耸立在那里,他的精神也将永留世间。

内容推荐

本书是著名的旅法力学博士熊有德女士撰写的有关中国现代数学之父、爷爷熊庆来的生平故事。作品以简洁质朴而充满感情的文字,真实地再现了一位爱国科学家的人生历程,以及在时代风云中个人的浩然正气和坎坷遭遇,堪称一个时代整整一代人的缩影。

目录

写在前面 / 001

1 爷爷回来了 / 001

2 从云南方言学堂出来的留学生 / 011

 云南方言学堂 / 011

 到欧洲去的长途旅行 / 017

3 八年的留学生活 / 020

 大学预科班 / 020

 欧战爆发 被迫南下继续学习 / 022

 留学生活中的趣事 / 024

 要饭的去度假 / 024

 小偷 / 025

 “锻炼身体” / 026

 八年留学 回归祖国 / 028

4 报效祖国 献身教育 / 032

 抗日战争中的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大 / 036

 被迫离滇 第三次奔赴法国 / 044

5 我考进了清华附中 / 048

 我们一家都是清华的 / 048

 爷爷教我怎样学习 / 052

6 在爷爷刚刚回国的年代里 / 058

7 爷爷当上政协委员 / 072

 “试试看” / 072

 和全国人民共同度过三年困难时期 / 075

 苏联撤回专家 / 081

 我们的石油自给了 / 084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086

8 生命不休 奋斗不止 / 088

 “不知老之将至” / 088

 为中国再培养出几个像华罗庚一样的数学家 / 091

9 要尊重年轻人 为他们开道 / 094

 历史总是“后来者居上” / 094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100

 爷爷和我的同学们 / 114

10 喜欢李白诗词的乐天派 / 121

11 爷爷和家里人的生活 / 125

 回国后第一个中秋节 / 125

 和全国人民一起过国庆节 / 130

 “小脚”的妻子 / 134

12 爷爷对科学的一些想法 / 140

 计算机和中医 / 140

 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 142

 有没有上帝 / 144

13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 146

 爷爷生命最后的旅程 / 146

 为爷爷正名 / 170

继承爷爷遗愿 为科学事业献身 / 175

试读章节

1  爷爷回来了

小时候看见别人有一个慈爱的爷爷,他常常摸着胡子给孙子们和孙女们讲故事。而我呢?我有没有爷爷?爸爸从来没有谈起过,爸爸自然是知道的,他是世界上最聪明能干的爸爸,连地下有没有矿也知道。不过,爸爸对我说过:“大人的事,你们小孩子不要多问。”既然爸爸没有谈过,大概这是大人的事,我们小孩子不便多问。

可是我好像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在昆明见过爷爷。但他长什么样,我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那时,我的爸爸和妈妈在祖国最西南的边疆云南,在个旧锡业公司工作。爸爸是个旧锡业公司的副总工程师,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开采中国的矿产,他和妈妈离开昆明舒适的生活,舍弃大学教授的丰厚工资,来到个旧。在全国解放的前夕,他支持地下党保护矿山,深受工人们的爱戴。

新中国成立后,爸爸担任了个旧马拉格矿的第一任矿长,后来又调到个旧工作。我和姐姐就在云锡小学念书,学校是以前的建水会馆。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天,我的美术老师为了练写生给我画像。我还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我的老师让我坐在一把退了色的木椅子上,他摆好了画架,取出了画笔,开始了他的人物写生。我看他动着画笔,那么轻松自然,一会儿就勾出了轮廓,不由自主地说:“老师,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当画家。”

老师抬起头来看了看我,我以为他要说:“太好了,我一定帮你成为画家。”谁知他却说:“不,你应当成为像你爷爷一样的数学家。”“我爷爷?”我吃惊地看着老师。

“你知道吗?当我还在念书时,你的爷爷还当过我们的校长。”

“您的校长?”我吃惊地反问了一句,要知道在我童年的心目中,老师是至高无上的,他就是上帝,他的话就是圣旨。我的爷爷居然是老师的校长,比老师还“大”,真是不可思议。

“是的,你的爷爷还是一位有名的数学家。”

“真的?”我更是吃惊得说不出一句话来了。我真还有这么“大”的爷爷?平时同学们向我吹牛讲起他们的爷爷,我总是矮三分,因为我不知道我的爷爷是谁。而现在我可以“扬扬得意”地向他们讲起,我不但有一个爷爷,而且有一个数学家爷爷。

从老师那里回到家,我立刻奔向爸爸的书房。此时爸爸正在看一本地质类的杂志。妈妈和姐姐有曾见我跑回来,以为有什么大事,也跟着进来。我对他们讲起此事,并像发现美洲新大陆一样地向他们“透露”:“老师说的,我有一个数学家爷爷。”

我以为他们一定像我一样地吃惊,谁知道大家都笑起来。姐姐还得意扬扬地拿出最新一期的《儿童时代》给我看。

《儿童时代》上有一篇文章是讲述华罗庚怎样艰苦学习,并成为一位著名数学家的。其中有一段就写着:他当时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这个解法登在《科学》杂志上,被当时的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熊庆来看见,认为很有意思,再问起这个人的情况,才知道华罗庚只不过是一个店铺的店员。熊庆来认为人才难得,自学精神可嘉,便让人把他请来,破例让他当了“算学系助理”,为系主任整理图书、资料,抄写文件、卡片。就这样,华罗庚边工作边学习数学,不久他终于达到大学算学系毕业生的水平。一年后,他被破格聘为算学系助教。

爸爸告诉我,这个曾经是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的熊庆来,就是我的爷爷。

“他现在在哪里?”

“他还在国外。”

“你有他的相片吗?”  爸爸翻开了相本,取出两张照片。这是爷爷在参加二叔婚礼时的照片。遗憾的是,照片上的爷爷正在和什么人讲话,身体侧到一边,看不清他的面孔。

“他为什么不来看我们?”我继续问道。

“你爷爷在1949年去法国参加国际会议后就病倒了,半身不遂,不能坐飞机,等他病好了,就会回国的。”

“国外”、“飞机”对我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要知道那时个旧才刚刚有汽车,我和姐姐整天没事时就坐在锡业公司的门口数汽车。“今天我看见五辆汽车。”……这些都是我们向朋友们夸耀的东西。“飞机”我根本没有见过。爸爸告诉我,飞机像大鸟一样,人就坐在鸟肚子里。那么爷爷也要坐在鸟肚子里从“国外”回来?“国外”我更不知道有多远。从昆明来个旧时,我们坐了两天的火车,中间还在蒙自停了一个晚上,因为夜间火车行驶不安全,火车在爬山时比人还慢,常常有强盗来抢劫火车。个旧是一个被两座山夹在中间的城市,到爸爸以前工作的马拉格矿区,我们还要先爬山或者乘矿上的吊车到老阴山,再从老阴山骑马到马拉格,足足要走一天。既然马拉格那么远,那么个旧的山后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不知道。爸爸说,“国外”就在这许许多多的山后面,甚至要走几个月、走几年。这简直不可想象。

我和姐姐天天都在数着日子,哪一天爷爷才回来?这时我添了一个妹妹有瑾,后来又添了第二个妹妹有华,我想爷爷大概找不到飞机这样的大鸟,一时回不来。哎,真不知道这种大鸟上什么地方去找!

1956年夏天,我被保送进了个旧中学的初中一年级。在班上,我的数学总是第一名。学期一开始,我就把整本数学课本后面的习题都做完了。剩下来没有多少事可做,我就在课堂上偷偷看连环画。老师看见了,责问我。我就把做完的全年的习题交给他,他吃惊地说:“我还没有讲,你就全部做完了。到底是数学家的后代!”

“我爷爷还没有回国,他又没有帮我做作业,是我自己做的。”我连忙申辩。全班都笑起来了,我也傻笑起来。

又过了很久,爷爷真的回来了。一天,姐姐从个旧中学的老师那里听说广播电台里在广播“著名数学家熊庆来由法国回来,参加祖国建设”的消息,并听说中国科学院设宴招待他。姐姐立刻告诉了爸爸。这时候爸爸还没有收到爷爷和奶奶的信,心里正着急,得知此消息才放心了。这正是1957年的春天。

序言

“一个人的一生,像小河流水,匆匆忙忙向前走,一去不复返,只有那河边的杨柳年年依旧,让后人乘凉。”爷爷常常对我讲起二叔熊秉明小时候在一篇作文中写的这一段话,并对我说:“一个人要‘不死’,或留言,或留著,或留德。”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永留世间,或者留下他对人生的看法,为后人指出道路;或者留下著作,写出他对自然界、对科学的观点,为科技进步做出贡献;或者为了人类社会、为了科学发展而献身,像岳飞、哥白尼一样。

我只要去北京,除了天安门广场那激动人心的地方以外,总要去中关村中国科学院13楼101号前面看看,看看里面发出的灯光。那灯光依旧那么亮,它透过夜色,照在旁边的地面上,而灯前的人却已不知换了多少。

爷爷离开我们已经四十年了,可能现在的年轻人早就把他忘记了。也许当人们谈起当今的数学家时,也少有人会想起他——那个曾经与周恩来总理、徐特立先生同期去法国留学的老留法学生,那个将现代数学引进中国,亲自创办了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北大学等算学系的老学者——就像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他将火种带给了人间,而渐渐被人们忘记了一样。唯一留下来的是他对祖国的赤诚之心、他的著作、他的学生、他学生的学生。他的许多学生后来都成了国家的科学栋梁之才,如严济慈、华罗庚、赵忠尧、赵九章、钱伟长、钱三强、杨乐……以及台湾的徐修贤、海外的陈省身。现在他的学生们也一个个离开了我们,剩下的也已白发苍苍,那些学生的学生在继承他们的遗志,建设着祖国,使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大。

逝者匆匆忙忙去了,他自然不会再想什么,而生者却是逝者生命的延续,做着逝者想做而没有做完的工作。

爷爷没有参加过中华民族解放的战争,但他是千千万万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并为之献身的科技人员中的一个。他和所有的科技人员一样,不为金钱所支配,清贫刻苦,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点燃了学生心中的蜡烛,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然后两袖清风,飘然而去。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奶、血。”这句话是对千百万知识分子献身精神的写照,也是对爷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的写照。

我的这一本书写在爷爷去世四十周年前夕,是对爷爷的纪念,也是对后人的一个鼓励,希望后来人接过接力棒,把知识分子的美德——清贫刻苦、努力钻研、为国为民的好风格传下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和爷爷熊庆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熊有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28414
开本 32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5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11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05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