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员工健康书
内容
编辑推荐

2005年4月10日,59岁的著名画家陈逸飞劳累过度,导致胃穿孔、肝病去世;2005年8月5日,浙江大学36岁的博士生导师何勇因弥漫性肝癌晚期不治而亡;2005年8月18日,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在长春家中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46岁……

无数“英年早逝”的现象已不容回避地摆在了我们面前,给关注健康的人们带来了诸多警示:超时工作、过度劳累、起居无常等,都是导致身体不健康的因素。因此,如何管理自己,让身心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本给忘我工作者的健康枕边书,教您如何成为一位健康的企业员工!

内容推荐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如果因为工作过度而损害健康,不仅无法享受快乐的人生,也无法创造成功的事业。因此,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我们真诚地希望每一位企业员工在忙于工作的同时,也对健康作出投资,将配备健康“管家”提上日程。

本书从员工最常见的、需要注意的14个方面出发,教你如何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摆脱心理压力。希望大家都能够摆脱工作时钟,好好重视自己的健康,让亚健康状态和疾病远离你。

目录

第1章 饮食:餐桌上的健康法则

  膳食必须平衡

  科学早餐有要求

  午餐不宜“凑合吃”

  工作餐的“五不主义”

  晚餐五不宜

  “三五”式配餐

  “喝水行程表”

  水果不是万能的

  适当吃“苦”

  饮用咖啡要适当

  别让火锅“涮”了你

  方便面方便不营养

  理性对待洋快餐

  慎食罐头食品

  饮食健康自测

第2章 运动:为健康保驾护航

  为了健康动起来

  运动的三个最佳

  健身房,并不是最佳运动场所

  运动的“四不宜”

  好身体是走出来的

  “倒行逆施”的健康奇迹

  办公室简易健身法

  保护眼睛的工间操

  保护颈部的工间操

  保护背部的工间操

  电脑工作者工间操

第3章 睡眠:健康的维他命

  不可随意打乱生物钟

  熬夜伤人有多深

  睡前进行曲

  睡眠的十大忌讳

  调整睡姿助健康

  睡觉时请给自己“松绑”

  科学午睡

  鼾声中的健康危机

  安心睡眠从枕头开始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选择舒适的床

  摆脱失眠的困扰

第4章 四季:把握保健的良机

  “春困”现象要及时避免

  春季日常起居保健要点

  春季过敏不可忽视

  夏季午睡学问大

  夏天切勿贪凉

  秋季养生防秋燥

  秋果食用有禁忌

  调节生活,防止“悲秋”

  女白领的冬日养生之道

  冬季护肤防皲裂

  冬季注意健康饮食

  春捂秋冻皆有度

第5章 心灵:滋养健康的沃土

  摆脱抑郁的困扰

  消除浮躁的心态

  走出自卑的泥潭

  克服焦虑的情绪

  走出自闭,沐浴群体阳光

  控制情绪,做快乐的自己

  笑是健康的源泉

  幽默是健康的催化剂

  宽容为心理“健身”

第6章 环境:警惕健康的文明杀手

  谨防办公室空气污染

  别让电脑“谋杀”双眸神采

  留心键盘里藏污纳垢

  上班族注意防范“鼠标手”

  电脑病的预防

  上班一族的空调病预防策略

  用饮水机莫忘消毒

  警惕“复印机病”

  当心微波炉损害健康

  “热恋”办公桌易患颈椎病

第7章 好习惯:健康人生的一本万利

  好习惯就是储蓄健康

  久坐“成灾”

  手机辐射埋下健康隐患

  了解心脏的喜怒哀乐

  吸烟有害健康

  小心酒精作祟

  常让大脑负重不可取

  别让自己的眼睛蒙尘

  “随身听”不宜随听

  “卡拉OK”损健康

  有车一族的健康参考

  健康可以“梳”出来

  高跟鞋,美丽的健康杀手

  你的身体禁不起乱补

  做好身体的定期检查

第8章 旅途:让健康伴你行

  出差焦虑脱身法

  旅途自备小药箱

  警惕途中“陷阱”

  从速食中获得健康

  长途飞行慎饮食

  出差失眠巧调节

  旅途巧调时差

  应酬不应以健康为代价

  足部健康注脚

第9章 假期:为健康加油

  别让假日成为“耗油站”

  假日病的三大诱因

  别中了麻将的埋伏

  假期养胃保健康

  假期健康饮酒新概念

  旅游运动两不误

  谨防“美味综合征”

  警惕采光综合征

  教你应对节后不适

第10章 亚健康:警惕机体的异常信号

  人体的第三状态:亚健康

  亚健康,最爱欺负谁

  你属于亚健康吗

  亚健康的五种致病因素

  创造良好的居室环境

  走出亚健康:补钙、冥想、晒太阳

  轻松娱乐,远离亚健康

  维生素,亚健康克星

  中医疗法助你轻松应对亚健康

  亚健康人士必知的保健穴位

  简单小动作,对抗亚健康

第11章 过劳:成功人士的健康雷区

  慢性疲劳打开健康的安全阀

  过劳,无法回避的事实

  “过劳死”是怎么一回事

  莫在“过劳死”的边缘徘徊

  拿什么遏制“过劳死”

  缓解压力,舒适生存

  科学用脑,张弛有度

  让自己放松

  停下来享受“慢生活”

第12章 排毒:一场全民的健康保卫战

  我们为何要排毒

  毒从何处来

  排毒,应在每时每刻

  远离排毒误区

  激活人体排毒系统

  运动排毒是关键

  饮食给身体大扫除

  做个“睡美人”

  给压力排排毒

第13章 急救:健康的危机处理

  误服药物时的急救处理

  轻松应对突发性食物中毒

  煤气中毒急救四步曲

  妙对鼻出血

  脑中风的急救处理

  怎样急救晕厥

  游泳时发生意外伤害的应急法则

  心脏病发作的院前急救

  常见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

  中暑自救得心应手

  怎样救治休克

第14章 预防:早日解决健康隐患

  从便秘说起

  查肤色辨疾病

  令人难堪的黑眼圈

  眼前为什么发黑

  眼皮跳也是疾病的先兆

  眼皮浮肿怎么消

  牙疼是病吗

  舌头,疾病的窗口

  没完没了的口腔溃疡

  多汗谨防六种病

  肥胖的隐患

后记

试读章节

1.防一氧化碳中毒

老式火锅点燃木炭后,会产生一氧化碳。如果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达到0.1%时,就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其症状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因此吃火锅时,一定要打开部分门窗,使室内空气流通,涮完后立即把木炭用水浇灭。

2.防铜锈中毒

用紫铜或黄铜火锅涮食,用过一段时间后,火锅内表面发生变化,形成一层绿色铜锈,俗称“铜绿”,是有毒物质。如果涮火锅前不能彻底擦净“铜绿”,煮菜时就会溶于火锅内,人吃了被“铜绿”污染的食物就会发生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还会脱水、休克。“铜绿”还能引起消化道出血、肝肾病变,出现黄疸症、血尿等。所以,铜火锅在使用前一定要用蘸食醋或食盐的布擦拭干净,除去“铜绿”。

3.防染寄生虫病

有的涮菜过厚,在火锅中涮不透,虽然水沸但时间短,不能将食物烫透烫熟,在肉片、菜段或海鲜中有寄生虫没有被杀死,人吃了以后会染寄生虫病。所以,涮火锅的肉、菜要洗净切薄,在锅内多涮一会儿,待肉、菜熟透以后再吃。

4.涮火锅水温要足、要沸

火锅涮一会儿后,水就少了,水温也会下降,这样菜料就涮不熟,人吃了易生病。所以,火锅必须保持水量充足,并始终保持高温沸腾状态。

5.不要喝火锅汤

火锅汤煮的时间太长,各种汤料营养已遭到破坏,而且经过长时间加热还会产生化学反应。经测定,火锅浓汤中含有一种浓度极高的叫“卟啉”的物质,人吃了这种物质以后,经过消化分解,经肝脏代谢成尿酸,可使肾功能减退,排泄受阻,很容易引起痛风病。

6.吃火锅的同时,应该注意多喝水,以利尿酸的排泄

健康提示

有的人在吃火锅2~3天后,常常会出现火锅综合征。如果在火锅的食物搭配上下些工夫,就可以尽量减少症状的产生。现介绍几种方法:

1.多放些蔬菜

火锅作料不仅有肉、鱼及动物内脏等食物,还必须放入较多的蔬菜。蔬菜含大量维生素及叶绿素,其性多偏寒凉,不仅能消除油腻,补充人体维生素的不足,还有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但放入的蔬菜不要久煮,才有消火作用。

2.适量放些豆腐

豆腐是含有石膏的一种豆制品,在火锅内适当放入豆腐,不仅能补充多种微量元素的摄入,而且还可发挥石膏的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作用。

3.可以放点生姜

生姜能调味、抗寒,火锅内可放点不去皮的生姜,因姜皮辛凉,有散火除热的作用。

4.调味料要清淡

调味料如沙茶酱、辣椒酱,对于肠胃刺激大,使用酱油、麻油等较清淡的作料可避免对肠胃的刺激,减小“热气”。

5.餐后多吃些水果

一般来说吃火锅三四十分钟后可吃些水果。水果性凉,有良好的消火作用,餐后吃上一两个水果可防止“上火”。

方便面方便不营养

对于整天忙于工作的人来说,吃方便面似乎是习以为常的事。方便面很方便,但却不营养。P18-19

序言

拥有健康的身体 创造优秀的业绩

提起企业员工,尤其是白领一族,很多人都会将他们与自由、潇洒、独立、自信联系在一起,殊不知,看似光鲜亮丽的上班族生涯,其实潜藏着许多我们想象不到的健康问题:熬夜、加班、陪客户吃饭,还不到30岁,已经有了将军肚;开始脱发早秃;常忘记熟人的名字;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睡觉时间越来越短,白天也昏昏欲睡;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患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神经衰弱……

的确,很多优秀的员工经过努力,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他们成功了,令人羡慕,但他们的成功是以健康为代价的。以下事例就可以证明这点:

2004年4月8日晚,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由于连日超负荷的工作使心脏不堪重负,猝死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享年54岁。

2004年4月19日,麦当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吉姆·坎塔卢波死于心脏病突发,享年60岁。

2004年7月7日,著名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患癌症逝世,享年55岁。

2005年1月5日,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学者萧亮中在睡梦中辞世,享年32岁。据报道,击倒这位年轻人的,是过度的劳累和生活压力,以及他内心郁积的焦虑。

2005年1月22日,清华大学讲师焦连伟突然发病去世,享年36岁。亲属及同事认为,这或许与他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心理和生活压力过大有关。

2005年1月26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高文焕因肺腺癌不治去世,享年46岁。医生认为,繁重的工作压力使他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2005年4月10日,59岁的著名画家陈逸飞劳累过度,导致胃穿孔、肝病去世。

2005年8月5日,浙江大学36岁的博士生导师何勇因弥漫性肝癌晚期不治而亡。

2005年8月18日,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在长春家中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享年46岁。

2005年8月30日,著名演员傅彪因肝病不治逝世,享年42岁。按照他儿子的说法,“他已经整整一年没有这么彻底地放松过了”。

2006年5月28日夜,25岁的华为员工胡新宇,由肺炎转为脑膜炎不幸病发死亡。

……

无数“英年早逝”的现象已经不容回避地摆在了我们面前,给关注健康的人们带来了诸多警示和思考:超时工作、过度劳累、起居无常、睡眠不足、心理压力、饮食不规律、缺少运动,等等,都是导致身体不健康的因素。因此,如何管理自己,让身心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鉴于此,我们编写了《员工健康书》。本书从员工最常见的、需要注意的14个方面出发,教你如何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摆脱心理压力。希望大家都能够摆脱工作时钟,好好重视自己的健康,让亚健康状态和疾病远离你。

俗话说:隐患险于明火。健康亦然。能早发现疾病的不是医生,而是你自己,只有你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你想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员工,就不要忘记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身体。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如果因为工作过度而损害健康,不仅无法享受快乐的人生,也无法创造成功的事业。因此,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我们真诚地希望每一位企业员工在忙于工作的同时,也对健康作出投资,将配备健康“管家”提上日程。

编者

2008年8月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奉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和帮助,及许多老师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廉勇、欧红梅、周珊、张艳红、赵红瑾、齐红霞、陆晓飞、赵广娜、王非庶、张保文、杜莉萍、许庆元、王巧、杨婧、张艳芬、许长荣、王爱民、李琳、李伟楠、王鹏、杨英、李良婷、上官紫微、杨艳丽、于海英、宋桂花、姚小维、金望久、刘红强、付志宏、黄克琼、胡以贵、张乃奎、毛定娟、齐艳杰、李伟军、魏清素、陈志华、何瑞欣、叶光森、王艳坤、徐娜、付欣欣、王艳、杨巍、黄亚男、曹博、冉云、陈小婵等。

阅读是一种享受,编辑这样一本书也是一种享受。我们希望把他们创造的精神财富传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员工健康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29488
开本 16开
页数 2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3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61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6
15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