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外志愿者看中国
内容
编辑推荐

300来名海外志愿者和教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同数十万中国志愿者一样,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做出了无私奉献。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应该感谢他们!

中国、北京以及中国人民也给这些海外志愿者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他们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记录下永恒的瞬间和深切的情感。

奥运会结束了,他们同中国的缘分才刚刚开始……

内容推荐

这次中国文化培训活动向海外志愿者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使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面貌、新变化,甚至改变了一些外国学生对中国的认识。许多海外志愿者表示,他们眼中的中国和北京,同他们在书本上和新闻里看到的有很大不同。

这些海外志愿者大多来自新闻传媒和公共关系专业,其中的很多人将来会在他们自己的国家从事新闻传媒工作,他们客观公正、全面透彻地了解中国,将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客观公正、全面透彻地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目录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个国际志愿者的故事

北京奥运:弥足珍贵的旅程

奥运会改变我的人生路

在中国“探险”

我的2008北京奥运故事

北京的记忆:和中国志愿者朋友的欢聚

中国印象

意料之外的难忘经历

难忘的北京之行

北京故事

我眼中的开幕式

在中国感受棒球

北京欢迎你

感受奥运之城

一个澳大利亚学生的梦

亚洲文化之旅:北京奥运会

正视中国

难以置信的旅程

我的奥运故事

奥林匹克梦想不灭

附录1:媒体运行海外志愿者名单

附录2:海外志愿者带队老师名单

试读章节

但我并不只是在观看——而是在体验。我亲眼看着美国队在半决赛中输给古巴,而古巴在决赛中输给了韩国;我亲身体验和感受到了运动员赢得重要比赛时的解脱和愉悦。无论球队是哪个国家的,整个体育场都会沸腾。

至于运动员,我明白他们不仅仅是棒球选手,更是普通人。采访他们不仅提高了我的新闻工作技能,也使我和选手们以及比赛本身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系。渐渐地,每场比赛对我来说有了更多的意义,因为我学会了融入这个赛事,并成为这些选手和比赛的一部分。我爱上了这个曾经不喜欢的运动项目。

也许这项工作最为关键的部分在于我们主管人员的态度。我们的主管和体育信息专家是我从未见过的最支持和包容我们的上司。他们尽力为我们争取利益,并且是我所共事过的人中最善解人意的一群人。如果志愿者的工作出了差错,他们会主动接手并解决问题。我想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和鼓励,我们的奥运经历将会大大不同。他们知道关于我们的一切,而同样我们也了解他们的一切。在七个星期里,他们成了我们最好的朋友和导师,和他们建立亲密关系也是我最为珍惜的一段经历。

除了在服务奥运过程中的感受,我在北京的几个月中也对这里的文化有了深刻的感悟。作为一个华裔美国人,我之前也来过北京很多次,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次经历将不会那么使我震惊。然而,情况并非如此。中国近些年来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北京奥运会的种种设施印证了这一点。不过,我们此行也并非完全顺利,因为我们必须克服很多因个人礼仪、习惯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差异而造成的障碍,而其中内蒙古之行也确实考验了我们的适应能力。在这里,限于篇幅不便细说,我想将来会专门写一下那段经历。

另一种感觉是,我经常认为自己处在游离状态,不管我在哪里。作为一个华裔美国人,美国是我的家。尽管如此,我仍然能感受到种族区别的存在和归属感的缺乏。早些年去中国旅游的时候,我也被认为是外来的美国人。在奥运会期间,我们每个人看起来还是与中国人不同,我们总是在某些方面很显眼,每个人都像是迷失在这个城市的陌生人。这七个星期的经历让我大开眼界。

我仍记得2008年7月5日走进机场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游离于这次即将开始的项目和旅程之外。我再一次感觉自己像是局外人,因为我是参加这次项目的唯一一名杜克大学的学生——我参加了由位于教堂山的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组织的项目——而“北卡”被认为是杜克的体育劲敌。我并不认识这次同行的三十多名“北卡”学生,当我穿上印着“北卡”字样的T恤的时候,感觉更是怪怪的,要知道这在杜克的校园里可不是那么受欢迎的。

就在那之后的几个小时我明白了,即使是最厚重的坚冰也可以被打破。“北卡”的学生把我当做他们自己人,我现在最好的一些朋友就是在这次旅程中结交的,而他们来自我曾经最讨厌的那个学校。同行的伙伴们和我经历了一切—一没有他们的友谊和陪同,我在奥运期间的经历将大不相同。我们分享故事,我们向彼此抱怨遇到的困难,我们教彼此技能和术语词汇,我们力保每一个成员都获得最好的经历。

我在中国和服务奥运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一切皆有可能”的道理。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能参与到世界最权威的运动盛会中来,也从来没想到过世界最棒的运动员能够在我认出他之前就先认出我来——奥运获奖运动员选择了接受我这个积极的大学生新闻工作者的采访,而不是美联社和路透社的专业记者的采访。

我也懂得了机遇无处不在。在中国的这段时间里,各种各样的机会都出现了。参与奥运会教会了我在征程中无所畏惧,我学会了在机会来临时就应该奋力抓住它。同时,我也明白了外语的重要性。中文是我的第二语言,因此我可以顺畅地游走于这个城市而不会迷路,并且能够毫无困难地与人交流。西班牙语是我的第三语言,我因此几乎参与了每场古巴棒球队的比赛,因为我能够用西班牙语采访,并得到从别的渠道难以获得的信息。

序言

        海外志愿者三天了解中国

            (代序)

2008年7月11日至13日,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组织奥运会赛时从事媒体运行服务的292名海外专业志愿者参加了为期三天的中国文化培训系列活动。这些外国学生参观了中国的工厂、农村,游览了长城、十三陵、颐和园、圆明园等名胜古迹,吃烤鸭、看京剧,在较短的时间里,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媒体运行海外志愿者项目,是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吸取往届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的。该项目由国内六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 同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的十所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爱荷华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普度大学、爱默森学院、伊萨卡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以及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 合作,招募培养了292名海外专业志愿者,主要从事奥林匹克新闻服务工作,即用英语采写赛事有关信息。

7月初,这些海外志愿者如约抵京。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融入北京,为服务2。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做好各方面准备,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结合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精心设计了中国文化培训系列活动。

北京奥组委组织这些海外志愿者参观了清河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处理厂和昌平香堂村。当海外志愿者亲眼看到从他们居住的大学区流出的污水经过科学处理变成股股清泉,又注入到他们即将工作的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时,他们惊讶不已,纷纷感叹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感叹北京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临走时,他们纷纷在“一切为了奥运,我为奥运安康做贡献”的条幅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乔舒亚·耶尔高是“水立方”的媒体运行志愿者,他对记者说:“有些人说北京污染很严重,我觉得没有这么差啊。我没法对此抱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大学生林赛说,多年前她的祖父母曾经到过中国,并一直保留着当年他们的日记和照片。此次她本人来到中国之后的所见所闻.对比她祖父母的资料,实在是天壤之别,中国的科技发展实在令人惊叹。

在昌平区香堂村,海外志愿者们走访了村民的三合院,参观了现代化的高尔夫球场和五星级会所,在文化园里学习中国书法,在武馆学打太极拳,在敬老院里同102岁的无子女老人拉家常,他们对这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充满了好奇。在走访普通村民家庭时,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史蒂芬·舒伯特感慨道:“我喜欢这里的人们,他们热情友好,让我感受到异域的温暖,感觉到世界人民本来是一家。”

登上中国的长城是海外志愿者们长期以来的梦想。虽然长城景区游客众多,但是志愿者们依然游兴不减,不停拍照留念。十三陵定陵地宫的厚重深邃及其精美绝伦的出土文物,使得志愿者们对中国文化更多了一分认识。海外志愿者们还参观了颐和园和圆明园,亲眼目睹了两座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一座保存相对完好,一座毁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劫掠,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和平有了一次思考的机会。参观结束时,志愿者们感慨地说.很难想象当年的圆明园有多壮丽,伟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很多文化奇迹,只可惜这个世界文化宝库毁于战争,我们应当反思历史,不让悲剧重演,每个人都应为世界和平做出努力。

虽然经过了一整天的劳累奔波,但是一听说要在“天下第一楼”全聚德品尝北京烤鸭,顿时引来了一阵欢呼。当厨师在志愿者们面前开始片起烤鸭肉时,闪光灯闪成一片。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志愿者马特不禁高呼:“我爱中国美食!”

作为此次中国文化培训的压轴大戏,海外志愿者们前往长安大戏院欣赏京剧《龙凤呈祥》。几乎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看京剧,他们热情地为演员的唱腔和动作鼓掌喝彩。虽然因为对中国历史知识的缺乏,很多人都表示没怎么理清剧情发展,但他们觉得京剧有无穷魅力,值得慢慢地理解消化。爱默森大学表演专业的一位男生看后非常激动,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他很早就知道中国京剧有很独特的魅力,今天第一次亲身体验,必将对其将来的艺术生涯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次中国文化培训活动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7月12日专门报道了这一活动,奥运频道连续三天播发了相关新闻和专题节目,《小崔说事》栏目邀请了几十名海外志愿者们畅谈志愿服务的经历和感想,新华社也播发了相关图片。

这次中国文化培训活动向海外志愿者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使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面貌、新变化,甚至改变了一些外国学生对中国的认识。许多海外志愿者表示,他们眼中的中国和北京,同他们在书本上和新闻里看到的有很大不同。纳森·库帕说,北京到处高楼林立,开满鲜花,非常漂亮。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新闻系讲师鲍尔·斯科特是40名志愿者的领队。第二次到中国的他,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去年12月到中国,至今不到一年,北京的变化却让我吃惊,三号航站楼很雄伟!”斯科特筹划着在2011年出版《体育新闻入门》这本书。他说:“中国比我想象的更美更好,我期待着从北京奥运会汲取灵感,这是一次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也是体育报道精英的集中展示。在我的书中,除了体育新闻报道技巧之外.北京奥运会的绿色、科技、人文理念也会得到体现。”斯科特说,历届奥运举办城市都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干扰,但是正义的力量和声音总是强大的。“随着奥运会的开始举办,所有和奥运无关的偏激言论都会烟消云散。”“相信北京会顺利圆满地向全世界呈上一道奥运大餐。”

这些海外志愿者大多来自新闻传媒和公共关系专业,其中的很多人将来会在他们自己的国家从事新闻传媒工作,他们客观公正、全面透彻地了解中国,将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客观公正、全面透彻地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外志愿者看中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273915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4
17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