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毛泽东的亲情世界
内容
编辑推荐

毛泽东,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一代伟人。

伟人也是凡人,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儿女情长。

伟人毛泽东,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他的亲情世界有风有雨有彩虹。作为儿子,性格倔强叛逆的毛泽东却是百分百的大孝子;作为丈夫,乱云飞渡的岁月中毛泽东的爱情婚姻也有着普通男人的痛苦和无奈;作为父亲,大爱无言的毛泽东对儿女的教育同样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内容推荐

本书比较全面地记述了毛泽东和他的父亲母亲、妻子(杨开慧、贺子珍、江青)、儿女(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和儿媳刘思齐、邵华的故事,从毛泽东这个个体的“人”和人性上,发掘和欣赏毛泽东作为政治人物的另面情怀。本书以人物为中心,以家书为线索,将毛泽东和家人的故事串联在一起,使得读者既清楚家书的来龙去脉,又更深层次地把握毛泽东和每一个家人、亲人的关系。同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插入大量毛泽东家书的手迹与历史照片,使得阅读更直接更形象。

目录

第一章/叛逆孝子疾革呼儿

——毛泽东和父亲母亲

第二章/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毛泽东和杨开慧

第三章/革命第一生死爱恋

——毛泽东和贺子珍

第四章/爱恨交加失败选择

——毛泽东和江青

第五章/知父爱子英名永垂

——毛泽东和毛岸英

第六章/父爱如母视如己出

——毛泽东和刘思齐

第七章/呵护有加又痛又爱

——毛泽东和毛岸青

第八章/与君相知企予望之

——毛泽东和邵华

第九章/姣好千金宝贝天使

——毛泽东和李敏

第十章/掌上明珠喜慰无极

——一毛泽东和李讷

附表

诗人:毛泽东(代后记)

再版后记

资料来源和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无论如何也让人难以想象,伟人毛泽东就诞生在这首民谣所歌唱的地方。韶山冲当年流传的这首民谣或许有文学演绎的成分,但像中国内地许许多多的山村一样,贫穷和落后这顶帽子同样也戴在韶山的头上。“禾镰上壁,没得饭吃。”东北距长沙约九十公里、东南离湘潭约五十公里的韶山冲,在毛泽东还没有成为中国的领袖之前,毫无疑问是一个偏僻得不能再偏僻的地方。

毛泽东的出生地韶山冲南岸上屋场,尽管贫穷落后,但山清水秀,“介三湘而远七泽,发岳麓而控东台”,风景如画,“潆洄地涌,水飞雪浪之花,九嶷天开,山横玉枕之案;绵亘百余里,蜿蜒来八面之龙。山苍莽,际无隆,狩幸致南巡之大舜”,“皎月是长明公不老,白云乃不速之客”,“九天韶乐,时来迭奏罗音;三邑童叟,每日瞻依仙境”。

在这个“每日瞻依仙境”的山沟里,毛泽东这个农民的儿子,在十六岁之前,就从来没有离开过它方圆半径十里地的地方。

母亲文七妹二十六岁时生下了她的第三个孩子毛泽东。这一年,父亲毛顺生二十三岁。前面两个儿子都在襁褓中夭折了。这给文七妹的打击很大。为了把第三个孩子平安地养大,她干脆回到湘乡的娘家唐家托,而且还在一座观音庙里替儿子毛泽东叩拜一块巨石认作干娘,并给孩子取名“石三伢子”。因此毛泽东的童年时光大多是在外公外婆家度过的,一直在那里生活到九岁才回韶山冲读书。

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毛顺生十岁时他父母给他订下十五岁时完婚的这门亲事.从此在他的勤劳经营下,家道还真的交上了好运。“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十六岁这年,新婚不久的毛顺生为了还清家中的债务,被迫外出当兵,好挣一些饷银养家糊口。在兵营,毛顺生省吃俭用,一年后退伍回家,用积攒的钱还清了债务。从此,他开始经营耕作自家祖传的六七亩田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为一家的温饱精打细算。“吃不穷,用不穷,人无计算一世穷。谁会盘算,谁就会过好日子:不会盘算的人,你给他金山银山也是空的!”毛顺生虽然没有读过书,识不得几个字,但在外当过一年兵的经历自然也让他比那些山沟里老实巴交的农民要“见多识广”了。“拼命地节省”的他把从自家人嘴里节省下来的稻谷加工成白米,挑到一个叫银田寺的集市去赶集出售,或者零售给那些穷苦的脚夫和手工业者;同时将加工稻谷剩下的米糠用来养猪。慢慢地,毛顺生就有了一些积蓄.他用这些积蓄赎回父亲毛翼臣典出去的一部分田产。到毛泽东十岁的时候,家中已经有了十五亩自耕地。年收六十担谷。连父亲在内全家五口人每年只需口粮三十五担,这样就有了二十五担的节余,毛顺生就成了“十户人家九家穷”的韶山冲的富户了。  但“这个老人继续‘积聚财物’,在那个小村里可以说是大富了。他自己不再买田,但是他向别人押来很多的田。他的资本增加了两三千元”。这个时候,毛顺生一边继续靠贩卖稻谷加工大米向湘潭易俗河等地出售赚钱,不过规模已经从肩挑发展到板车运以至从银田寺雇用船只了;同时他还兼做贩运生猪、耕牛的买卖,并得到妻子娘家的贷款支持,生意越做越大,家业日益兴旺。为了扩大生产,毛顺生开始雇工。起初是雇短工,后来就干脆雇用了一个长工.农忙时再加个短工。不久,他就从堂弟毛菊生那里买进七亩水田.使田产增至二十二亩,年产量达到八十担。已经成为韶山冲“大富”的毛顺生,不仅人股银田寺的“长庆和”米店,还自己印行了自家“义顺堂”的纸票流通周转,和“祥顺和”、“彭厚锡堂”等几家大店铺有了密切的商务往来。尽管如此,毛顺生仍然克勤克俭,省吃俭用,不准家中有吃闲饭的,儿子们和长工一样都得下田干活。毛泽东在“自传”中说:“我在六岁时便开始耕种的工作了。父亲的生意并不是开店营业的。他不过把贫农的谷购买过来,运到城市商人那里,以较高的价格出卖。在冬天磨米的时候,他另雇一个短工在家里工作,所以在那时他要养活七口。我家吃得很节省,但总是够饱的。”

P1-3

序言

家书,就是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面前,可以照出每个人的人格、品节、道德,可以照出他的信仰、理想、追求,也可以照出他的品德是高尚还是卑鄙,心灵是美好还是丑恶。毛泽东家书也不例外。我们同样可以通过阅读毛泽东的家书,来了解、来欣赏,从而更加深入地去理解毛泽东的人生风景和心路历程。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毛泽东作为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一代伟人,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如果让我们跨越政治哲学和意识形态的鸿沟,元论是仰视还是俯视,抑或平视,他都是一座纪念碑式的人物。他个人历史的本身不是传奇,胜似传奇;不是神话,胜似神话。因此毛泽东本人从来就没有走上什么神坛,所以也就根本没有走下什么神坛——毛泽东不是神,毛泽东就是毛泽东,就是一个吃中国饭、喝中国水、穿中国衣、读中国书、写中国字、说中国话、在中国的黄土地上长大的中国人,一个把握历史又推动了历史、一个改变历史又被历史改变的人。他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爱有恨.有得有失,有功有过,有生有死,因此他不是也不可能是所谓的完人.不是也不可能是“万岁”,但这并不能否认毛泽东绝对是一个伟人。是一个大写的人。

《家世·家书·家风——毛泽东的亲情世界》一书比较全面地记述了毛泽东和他的父亲母亲、妻子(杨开慧、贺子珍、江青)、儿女(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和儿媳刘思齐、邵华的故事,从毛泽东这个个体的“人”和人性上,发掘和欣赏毛泽东作为政治人物的另面情怀。本书以人物为中心,以家书为线索,将毛泽东和家人的故事串联在一起,使得读者既清楚家书的来龙去脉,又更深层次地把握毛泽东和每一个家人、亲人的关系。同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插入大量毛泽东家书的手迹与历史照片,使得阅读更直接更形象。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劝学,读书,交友,济苍生。读毛泽东的家书,看毛泽东的家人、家世、家事、家风,品毛泽东的亲情、爱情、友情、乡情。一部毛泽东家书可谓是一部革命家为人处世的教诲录,亦是一部政治家从政服官的家常话。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是藏在生命深处的感动,而且比金子还珍贵还温暖。一封家书就是人生的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人生的一个珍藏。家书的故事因此风情万种百媚千重。家书犹如陈年老酒,愈陈愈香。而读家书,其实就是读来自生命深处的那一份感动,生命中可与不可承受的重与轻,都成为一种宝藏。亲爱的读者,在这样一个“打个电话就可以连接四海,击一下键盘就可以一网打尽”的言而无“信”的网络信息时代,重温毛泽东的家书,我想,你一定会从中汲取生命的营养,从而增添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丁晓平谨志

二○○六年二月

于北京西皇城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毛泽东的亲情世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丁晓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685678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752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