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力图以王国维与郭沫若当年的重要理论著作和文学创作为依托,阐明中国传统儒教信仰的惯性力量,是如何通过它的遵奉者的天才作为,藉着西方文化思潮的鼓荡,而在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发生、发展的进程中,潜在地发挥其柔韧而强劲的高扬人的主体意识与“家、国、天下”的使命感的作用的。
| 图书 | 王国维郭沫若与儒教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力图以王国维与郭沫若当年的重要理论著作和文学创作为依托,阐明中国传统儒教信仰的惯性力量,是如何通过它的遵奉者的天才作为,藉着西方文化思潮的鼓荡,而在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发生、发展的进程中,潜在地发挥其柔韧而强劲的高扬人的主体意识与“家、国、天下”的使命感的作用的。 内容推荐 本书分别探究王国维和郭沫若这两位文学大师的生平及其相关文学活动。二者都深受儒教传统的影响。该书通过对二人内心变化的描述和挖掘,阐明中国传统儒教信仰的惯性力量,如何在西方文化的鼓荡中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进程中发挥作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儒教传统及其式微中的影响 第一节 “儒学”与“儒教” 第二节 儒教的独特性 第三节 儒教在现代中国的命运 第二章 “多更忧患阅陵谷,始知斯道齐衡嵩”——王国维与儒教 第一节 “天末同云黯四垂”——王国维的时代与其儒教信仰 第二节 “失行孤雁逆风飞”——王国维的文学活动与其儒教信仰 第三章 “内圣外王一体,上天下地同流”——郭沫若与儒教 第一节 “我心中磅礴着的大我”——郭沫若早年的新诗创作与其儒教观念 第二节 “性情必真”——郭沫若早期的文学主张与其儒教观念 结语 参考书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王国维郭沫若与儒教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喻天舒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1694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5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60 |
| 出版时间 | 2009-03-01 |
| 首版时间 | 2009-03-01 |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0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5.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5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