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好人田木瓜
内容
编辑推荐

李束为,山药蛋派人物之一,笔名束为。

本书为他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初升的太阳》、《放羊娃李三孩》、《老婆嘴退租》、《土地和它的主人》、《过时的爱情》、《第一次收获》、《难忘的印象》、《好人田木瓜》、《拐先生李步高》、《多年的愿望》等作品。这些作品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内容推荐

李束为,原名束学礼,笔名束为。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出生于山东省东平县朱家管村一个农民家庭。一九三七年八月参加八路军,一九三九年九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四二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历任山西抗日少年先锋队战士,抗日学生游击队班长,政卫队、决死二纵队班长,决死二纵队剧团书记,一二○师战斗剧社副股长,晋西北文联干事,《晋绥日报》编辑,中共晋西北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山西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兼太原市文联主席,中共太原市委文教部副部长,山西省文联名誉主席。是山西省监委委员,省第一届政协常委,省六届人大常务委员。一九八六年十一月,经省委同意,享受副省级待遇。一九九二年五月,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作家”称号。一九九二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一九九二年二月离休。一九九四年三月四日,因病在太原逝世。主要作品有小说集《老长工》,报告文学散文集《南柳春光》及《束为作品选》。散文《吕梁小夜曲》获山西省首届文学艺术创作金牌奖、赵树理文学奖散文一等奖。

本书为他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他的《苦海求生记》、《租佃之间》、《放羊娃李三孩》、《十年前后》、《春秋图》、《唉,这伙年轻人》等作品。

目录

初升的太阳

苦海求生记

租佃之间

谈判

放羊娃李三孩

老婆嘴退租

红契

土地和它的主人

第一次收获

十年前后

卖鸡

春秋图

缺粮户

过时的爱情

难忘的印象

好人田木瓜

老长工

唉,这伙年轻人

临时任务

权力下放

拐先生李步高

多年的愿望

于得水的饭碗

大事业

清风习习

试读章节

毛毛细雨下起来了。张进才老汉放下饭碗走到大门口,看看那灰蒙蒙的天空,自言自语道:“好天老爷,下吧!连着下两天就好啦!”他的话还没落音,忽然听见有人闷声闷气地说道:“混账天老爷!故意和我作对!”

张进才抬头看时,一个又瘦又高的老汉已经来到面前。这人头上戴了一顶草帽,身上披了一个毛口袋,手里拿了一张大锄。张进才急忙打招呼:“夫太老汉,下雨天还上地呵?”

夫太老汉停了停脚步,说道:“不上地怎么办?连阴上几天,一场风就把谷子拍倒了。哼!互助组,互助组你们抢先把谷子薅完了,我的谷子还没有薅呢!”

张进才老汉立即打开笑脸,说道:“夫太老汉,天晴了,我们给你还工,帮你薅谷子。”

李夫太老汉也不回答,也不瞧进才老汉一眼,急忙迈开步子向前走去。接着,他儿子明顺也扛着大锄走过去了。

李夫太常常当面给人难看。这几天,村里又嚷嚷办农业社,他又作了难了。前天,他儿子明顺问他参加不参加,他狠狠地瞪了他两眼,没有说出一言半语,气得明顺直想哭。今天下雨,又逼着明顺上地,明顺没法子,只好慢腾腾地走在他爹的背后,心里挺不高兴。走到民校门口,听见里边有许多人说话,他就向民校走去。李夫太喝道:“干啥去?”明顺说:“下着雨,我不上地。”李夫太老汉说:“你敢不上地!”明顺说:“我去开会。”说着,一跳跳上台阶,走进民校大门。他在大门里站了一会儿,取下草帽,伸出头来一瞄,他爹已经走出村去了。

他父子俩原来是挺合卯窍的。明顺是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耕种锄薅都能行,在民校学习了几年,写写算算凑合,村里人都夸奖。李夫太老汉也挺喜欢。媳妇是张庄劳动模范张拴成的闺女张金凤,手勤脚快,炕上炕下都不错,一家三口,日子过得挺和睦。去年冬天,村里要办农业社,虽然因为入社的人太少,没有办成,却引得他家不和睦了。事情也很简单,儿子和媳妇坚决要人社,夫太老汉说,亲兄弟是一个娘养的,还有不和睦的,全村人搅在一起,怎么能作务庄稼,等上一两年看个水深水浅再说吧!嘴上是这么说,心里是舍不得那七亩好地入社。那块地有多好啊!平展展的像块案板,土头又好,不上粪每亩也能打三石谷。自那以后,父子俩就不大说话了。有什么紧要事情,还要金凤传话,真是别扭极了。今年春天,有一天,父子俩去种高粱。高粱,在这里也叫茭子。夫太老汉牵着老黄牛走在前面,路过民校门口,那里有许多人在吃饭,党支部书记国华也在那里。国华问夫太老汉:“夫太伯,种什么啊?”夫太老汉说:“种茭子。”走在老黄牛屁股后边的明顺马上大声说道:“种高梁。”众人听了哈哈大笑。夫太老汉扭回头来,狠狠地瞪了明顺两眼,说道:“你呀,你呀,你专和你老子闹别扭。”明顺说:“你说种茭子,我说种高梁,咱是两条路线。你是落后路线,我是进步路线。”众人越发笑得响了。夫太老汉动了肝火,举起鞭杆喊道:“我把你个鬼崽子!我把你个狼不吃的!”喊着喊着就要打。明顺把身子撤到大路旁分辩道:“你不要打人,打人就是没道理。你要打我,我到司法科告你。”一听说要到司法科告他,夫太老汉越发火了,拿着鞭杆,撵着明顺,喊道:“告吧!告吧!我不怕,我认识司法科的张科长,他是个好人。我先敲你一顿鞭杆,再看你的。”支部书记国华马上拉住夫太老汉,众人又劝说了一阵,父子俩才平了平气,别别扭扭去种高梁。一想起这事情,夫太老汉就发狠,他不再指望儿子帮助他,一个人上地去了。

雨越下越大,越下越紧,夫太老汉看看不能下锄,只好返回村里来。浑身都湿透了,身子也发冷,他想找个地方躲躲雨,走到民校门口,推开大门,走进去了。

互助组的会开得正好呢!开始的时候,党支部书记国华把农业社的好处说了一遍,举的尽是张庄农业社的例子。又说到社会主义社会,说到国家工业化。他讲得正有劲,有个年轻人站起来说,他都明白了,现在报名吧!还有个老汉站起来说:“从春天到现在,吵吵了快一年了,甚都明白了。明白人都来了,头上抹糨糊的人还没有来,留下话对那些人说吧。”一老一少这么一挑,众人就嚷嚷起来,国华的话就说不下去了。明顺掏出他的水笔,摊开他的笔记本,说道:“报名吧!”

国华他爹走到桌子前面,抢先报了名。接着就报开了。一会儿工夫,就报得差不多了。剩下几个老汉,也走到桌前,国华问他们想通了没有?一个花白胡子老汉说:“想通了。迟不如早,早不如了,迟早也要入社,入就入了吧!”

一个黑胡子老汉说:“人家都在桥上过,咱还能往桥底钻,写上吧!”

一个圈脸胡的老汉说:“我拿不定主意,要和我老伴商量商量。明天见话吧。”

众人轰的一声笑了。笑得那个老汉直脸红,悄悄地退到墙角抽旱烟去了。

进才老汉走到桌前,问明顺:“你不用报名吧?”

明顺说:“我早就写上了。第一个就是我。”

众人听了吃了一惊、,七嘴八舌问道:你一人人社,还是全家人社?你爹想通了没有?土地改革时,分的那七亩眼睛珠子地人不入?怕不怕你爹的鞭杆?种茭子还是种高粱?吵得明顺头闷眼花。他向众人摆了摆手,说道:“我不管他,。我管我自己。咱是各人管各人。”

众人嚷道:“勾了你的名字吧!你做不了主,叫你爹来报名。”

“勾了!抹了!”

“打通你爹的思想再来报名也不迟。”

“你爹是个老顽固!”

还有人低声吵吵:“不成个东西!”

房里的人嚷成一片,快要把房顶冲塌了。国华提高嗓子喊了两声,才静下来,要大家想个办法。如果没有好办法打通夫太老汉的思想,那就等上一年两年再说。

进才老汉说道:“两难啊!夫太老汉留在社外,社里作难。你们都看见的,他那七亩地正好夹在社员的土地中间,社里怎么能使唤马拉农具。装上水车,水渠要走那块地,他的地该浇不该浇,这是一难,要想打通他的思想那是难上加难。土地改革的时候,因为他家是赤贫,农会把咱村最好最近的地——眼睛珠子地分给他家七亩。那时候,老汉真是乐得心上开了花啦!依我看哪,自从他老伴死了,那块地就成了他老伴啦!一天到晚长在那块地里。地头上垒了石头瓦块,两边地界上埋界石不放心,怕我耕了他的地,栽上了活地界——马兰草,真把人气炸了。我和他伤了和气就是为了那些没用的马兰草。那鬼东西没命地长,长得那么旺,一垄马兰草,要占三大垄地,那不是个浪费?我试着刨了几垄,他就和我翻了脸,说我要占他的土地,几乎抡了镐头,上了司法科。我想,七亩好地,把他的心给迷住了,拉了后腿啦!”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好人田木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束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059844
开本 32开
页数 268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8.6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03
14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