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汇集与新时期中国画不同阶段发展特征相应证的理论成果,凸现中国画研究的学术进展与时代属性。全书的主要部分,是三十年中不同阶段在中国画坛乃至美术、文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文章。还选编了一部分对于历史问题和现代以来中国画特征的研究文章。
| 图书 | 新时期中国画之路(1978-2008论文集)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汇集与新时期中国画不同阶段发展特征相应证的理论成果,凸现中国画研究的学术进展与时代属性。全书的主要部分,是三十年中不同阶段在中国画坛乃至美术、文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文章。还选编了一部分对于历史问题和现代以来中国画特征的研究文章。 目录 问题与争鸣 关于中国画问题的一封信 文/江丰 对中国画几个问题的我见——与江丰同志商榷 文/侗偻 论国画的发展和“瞎发展” 文/刘汝醴 素描与国画 文/晓山 中国画的传统实质不是“笔墨” 文/冯祖延 再论全方位观照 文/周韶华 历史的“象限”(节选) 文/卢辅圣 “绿色绘画”的略想 文/潘公凯 当代中国画之我见 文/李小山 也谈当代中国画 文/万青山 “中国画危机”剖析 文/陈履生 不是“危机感”而是“紧迫感” 文/许祖良 创新必须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进行 文/令狐彪 当代中国画的选择 文/刘曦林 发展中国画要排除干扰 文/刘龙庭 概念澄清之我见 文/王鲁豫 关键是观念的改变 文/高都 肯定自己 承认别人 文/张蔷 一条不断自我完善之路 文/高名潞 在“传统”身边的思索 文/孙克 中国画系列问题随笔 文/彭德 文人画的传统和中国画的创新 文/蔡星仪 并非背叛的选择 文/冯远 中国画对今后世界绘画历史进程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之预测(节选) 文/洪毅然 中国画研究两题 文/水天中 关于“式微论”的否证(节选) 文/祁奕 中国画形式系统初探 文/孙信 朝向波峰涌动——1979年至1989年的中国画创作 文/李松 传统画论在当代的文化转型 文/傅京生 “笔暴”与中国水墨画 文/童中焘 探索中的90年代水墨画 文/陈孝信 20世纪中国画的写实派 文/邓福星 新文人画论(节选) 文/陈绶祥 现代中国画发展模式和新时期中国画的理与实践(节选) 文/潘耀昌 20世纪中国画面对的情境和问题 文/郎绍君 笔墨等于零 文/吴冠中 守住中国画的底线 文/张仃 走向盛世——当代中国画发展战略初探 文/舒士俊 中国画的传统与21世纪 文/徐建融 实验水墨与大众文化 文/易英 …… 思考与展望 钩沉与重建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新时期中国画之路(1978-2008论文集)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范迪安//龙瑞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685081 |
| 开本 | 8开 |
| 页数 | 49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8-11-01 |
| 首版时间 | 2008-11-01 |
| 印刷时间 | 2008-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37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212.092-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91 |
| 宽 | 230 |
| 高 | 3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