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东方古城堡(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内容
编辑推荐

福建永定土楼客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民居建筑奇葩,在中国传统古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被誉为“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本书以“土楼归来不看屋”的高度评价领衔全文,展开了对福建永定土楼悠久历史、繁多种类、浩大规模、奇巧结构、齐全功能的介绍。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介绍土楼的图书。

本书是在遍阅有关图书,并与相关基层干部、旅游点的经营工作人员、土楼乡亲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沟通,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

目录

序言 土楼归来不看屋

第一章 深情回望的客家先民眼眸——客家土楼之渊源

第二章 思接千载的方圆演绎轨迹——客家土楼之演变

第三章 古朴典雅的天人和谐组合——客家土楼之概貌

第四章 异彩纷呈的东方“古城堡”——客家土楼之类型

第五章 风雨如磐的生息自强之地——客家土楼之功能

第六章 精深博大的艺术百科全书——客家土楼之艺术

第七章 丰赡凝重的传统文化积淀——客家土楼之文化

第八章 淳朴敦厚的客家民系风情——客家土楼之习俗

第九章 弥足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土楼之影响

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走进永定客家住地,仿佛走进一个博大精深的“东方古城堡”博物馆。

说起“古城堡”,人们立即会想起东罗马时期的君士坦丁堡、英国的温莎城堡、德国的新天鹅城堡、法国的圣米歇尔山城堡和卢瓦尔河香波城堡、奥地利的萨尔斯堡、西班牙的塞哥维亚城堡等等。这些古城堡,不管是已为历史尘封,还是至今仍矗立于欧洲大地之上,其展示的都是西方城堡的建筑风采。可是,当我们把视线转向东方,在福建永定,人们会惊异地看到“东方古城堡”——客家土楼的绝世姿容。

永定客家土楼以独步天下的建筑艺术和异彩纷呈的繁多类型向世人展现着“东方古城堡”的独特魅力。据专家调查,土楼的类型有30多种,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三大类,即方形土楼、圆形土楼和五凤楼。其中,殿堂式围屋、五风楼、府第式方楼、方形楼、走马楼、五角楼、纱帽楼、吊脚楼、圆形土楼是“东方古城堡”博物馆中各具风采、格局相异的建筑。

殿堂式围屋

殿堂式围屋属于早期的土楼,酷似中原府第殿堂式的民居,源自黄河流域的传统建筑。在河南、陕西等地,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的殿堂建筑和遗址都十分丰富。殿堂式围屋与府第式方楼相比,虽渊源同一,但规模较小,结构简单,多以生土夯筑而成,又可分为“二堂两横”、“三堂两横”、“二堂四横”等类型,目前,留存不超过lO座。围屋内设上下厅堂、天井、后室、横屋、巷道等。无论是“二堂两横”还是“三堂四横”,中轴线都非常分明,围屋的整体呈方形,横屋后半部分比前半部分高一层。

殿堂式围屋的典型代表,是位于高陂富岭村的福隆楼。该楼“三堂两横”,建于1823年,占地5000平方米,自西而东依次为,楼门坪、大门、门厅、长方形楼、天井、中厅、天井、半月形围楼。围楼高三层,每层12个房间、2个厅堂。

五凤楼

五凤楼恰似一座宫殿,楼宇参差,富丽堂皇,以三堂为中轴核心,左右有平衡对称的厢房,厢房的规模大小则视楼主的财力而定,有三堂两横式、三堂六横式。这种土楼的屋脊飞檐,风格朴实而气势非凡,呈现出汉代宫殿屋顶的显著特点。五凤楼多为五层叠,犹如展翅欲飞的凤凰,“五凤楼”之名即由此而来。五凤楼大门前必定有一片宽阔的晒坪和一口半月形的水塘,房子必定是前低后高、逐级升高,中间高两边低,呈阶梯状。

永定县高陂镇富岭村的裕隆楼和湖坑镇洪坑村的“福裕楼”是五凤楼中的杰出代表。裕隆楼又称“大夫第”、“文翼堂”,该楼雕梁画栋,工艺精湛,院落重叠,屋宇参差,气势轩昂,雄伟壮观,外大门石质门楣阴刻“大夫第”三个字。1977年夏,上海同济大学教授、中国著名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专程考察此楼后,吟诗一首:“仿佛仙山人梦初,自怜老眼未模糊;流风已逝宋元画,如此楼台岂易图。”

府第式方楼

府第式方楼产生于清代,是特殊年代的产物。或是豪华,或是简朴,个性鲜明,均为两进两落或三进两落。府第式方楼建筑平面与五凤楼相似,但一般规模较大,无论是横向还是纵深都较长,各种设施较齐全,门坪外还筑有围墙。从布局上,府第式方楼在中轴线上的三座楼房,都是前低后高,间隔天井,天井两边为厢房。前座楼设前厅,出口为大门;中座楼设中厅,或称大厅,系全楼公共活动中心;后座为主楼,设正堂。中轴线两侧建前低后高的两落横屋,互相对称,横屋的房门均朝中轴线,与“三堂”相呼应。“三堂”与横屋之间分别有一长方形天井,前后以走廊与厅堂连接。前堂大门两侧廊厅分别设一小门,作为横屋的进出口。全楼天面为小青瓦汉代九脊屋顶。主楼高,出檐大,主次分明。

永定县抚市镇的“永隆昌”和“永豪楼”就是典型的府第式方楼。“永隆昌”楼是福盛楼与福善楼两座府第式方楼组合而成的,两座方形土楼之间有横屋连接在一起,占地33000平方米,其中两个大门坪就有3630平方米,据说1931年国民党军四十九师进驻抚市镇,奉命集中二八九和二九。两个团进行检阅,一时找不到大操场,最后寻访到这两个大门坪,才解决了问题。这座主楼高达五层、六层,共有92个厅、746个房间、144道楼梯、石框门33座、水井7口、晒坪8处,建造历时28年之久。建造该楼的泥水师傅,壮年携家带眷而来,在工地生男育女,到工程竣工时都已须发斑白,传说有的做了爷爷,不但儿子在一起做工,甚至孙子也在工地“出师”当师傅了。徒弟、师傅、师祖三代共建一座楼,可见其规模之庞大。

宫殿式方楼

宫殿式方楼是方形楼的一种,是方楼系列中最富特色、数量最少而显得最为尊贵的一种。宫殿式方楼与府第式方楼虽然都属于方形土楼系列,但他们有诸多不同。前者后堂高前堂低,自前而后逐级升高,落差较为明显,后者四周等高;前者的祖堂处于后堂,后者的祖堂一般位于内院之中;前者的屋顶都是断檐歇山顶式,后者的屋顶则是悬山顶式;前者结构装饰远比后者复杂、华丽,后者则显得简单、朴素。另外,与其他种类土楼不同的是,宫殿式方楼不像其他形状土楼那样“人丁兴旺”、为数众多,因为宫殿式方楼在现存的唯一一座——奎聚楼。

奎聚楼,又称“儒林第”,坐落于洪坑民俗文化村内,建于1834年,占地6000多平方米,三堂两横。前半部分三层,后半部分四层,前后楼的屋顶一高一低,分成三段作断檐歇山式,两边侧楼的屋顶作悬山式迭落,以此勾画高低不一、错落有致的天际轮廓。装饰华丽的敦礼堂是该楼的祖堂。最为独特的是后楼第四层的腰檐中段突出一段小屋顶,使祖堂前向形成重叠的屋檐,层次分明,逐层递升,雄伟壮观,颇有西藏布达拉宫的韵味和雄风。

方形楼

这种土楼在永定数量最多。一般的方形土楼结构较简单,通廊式平面,四面等高或相差无几,单独成楼,没有组合。有的呈封闭式,有的呈开放式(所有门朝外,店式,一字形),有的呈正方形,有的呈长方形。或二三层,或四五层,或面阔二三间,或面阔多达十几间,或单独呈“口”字形,或呈“目”字形,或呈“日”字形。这类土楼在永定为数最多,如果说圆形土楼是红花,那么众多的方形土楼就是绿叶,在众多毫不起眼的方形土楼陪衬下,圆形土楼才显得分外妖娆,分外美丽。

P53-66

序言

土楼归来不看屋

■郭志坤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踏遍华夏大地后,曾感叹不已地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套用他的话,我看了曾被外国误以为导弹发射基地的福建永定客家土圆楼之后,颇有“土楼归来不看屋”之感。去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参观考察不下十次,当编辑记者时撰写、编发有关土楼的散文特写不下十篇;有关图书也有多种。然而,日前陪同济大学几位建筑史专家去福建永定土圆楼参观,经他们解读又有新的认知。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历史之悠久,种类、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结构之奇巧,功能之齐全堪称世界之最,这里现存圆楼、方楼、五角楼、八角楼、纱帽楼、吊脚楼等各式土楼三十多种。

土楼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栏杆式”、云南“一颗印”,并称汉族五大传统样式住宅。走进土楼,就像走进一个神秘的东方古城堡,又像走进一个和美、温馨的小社会。

在各类土楼中,最令人惊叹的就是“土圆楼”。据统计,福建永定客家土圆楼现存360多座。这些土圆楼,形似从天而降的神秘飞碟又似拔地而起的巨大蘑菇,以其奇特的造型震撼着世人。土圆楼外高内低,楼内有楼,环环相套,其通风、采光、抗震、隔音、保温、防卫等功能(如防火、防盗、防兽)均远胜于其他楼房。其造化自然生成的风采,赢得了中外许多专家学者、文人墨客的赞颂。

对于土圆楼之奇,赞誉非凡,或感慨日“这是奇迹,震撼人心”,或赞叹日“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世界民居建筑的一朵奇葩”。

对于土圆楼之喻,形象逼真,有曰“犹如古罗马之城堡”,直指云天;有日“好似黑色的神秘飞碟”,从天而降;有日“好像一座汇聚万源之水的古井”,永不干涸;有日“就像一本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博大精深。

其外观既可以与古罗马雄伟的竞技场相媲美,又让人怀疑许多现代体育馆的设计是不是受了它的影响。由于土圆楼独特的造型、恢宏的气势,以及防潮、抗震等功能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民居建筑。

我们参观了承启楼,此楼规模庞大,居民众多,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客家“圆楼王”。随后又去了振成楼,这是最富丽堂皇、最具代表性的圆形土楼,是客家土圆楼的精品,被称为“圆楼王子”。两座以智慧和灵性造就的土圆楼表现出两个共同的特性:一方面,在圆形建筑物中,三堂屋已经隐藏,尊卑主次虽有削弱,但三堂置于中间,更显其礼仪和孝道精神;另一方面,土圆楼就是堡垒,它的防御功能上升到首位,俨然成为极可靠的准军事工程。

在外看,高墙围成一个圆,像个句号;进了门,种种神秘的色彩又引出了无数的问号;走出大楼,对于看不够、道不完的精致与美妙,心里发出了大大的感叹号:太神奇了!所以,联合国专家则称它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模式”。作为罕见的世界文化奇观,现已列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福建十大旅游品牌之一,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既非汉族风格,也非当地风貌,却又非常符合建筑美学上“经济、耐用、美观”的三原则,冬暖夏凉。而它的成因则与西晋时的战局有关,因此里面有民族交融,也有文化交融的痕迹。

说其经济,是就土楼的便宜取材而言。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和杉土,而这两种材料取之不尽。特别是黄土,它取自山坡,因而不存在破坏耕地问题。旧楼若需拆除重建则墙土还可以重复使用,或用作农作物肥料,不会像现代砖房或混凝土房那样堆积大量的建筑垃圾。再说,层高、宽敞、通风,木构件不易因受白蚁侵袭或受潮而腐朽。建楼的施工技术较易掌握,可以完全依靠人力操作,无需借助机械设备。建楼时间一般安排在干燥少雨的冬季,此时正当农闲,族人可以大量参与工程,大大降低建筑费用。

说其耐用,是就楼房的坚固而言。土楼圆筒状的结构能够均匀地承受各类荷载,同时外墙底部最厚,往上渐薄并略微内倾,形成极佳的预应力向心状态,在一般的地震或地基不均匀而下陷的情况下,土圆楼整体不会发生破坏性变形。而且由于土墙内部埋有竹片、木条等水平拉结性筋骨,即便因暂时受力过大而产生裂缝,但整体结构却并无危险。导游说,从未听说过土圆楼坍塌事故的发生,倒是说环极楼因地震而裂缝后,过些时日又自动弥合。

土楼最大的危险是水袭。对此,设计者和施工者都采取了有效措施。措施之一,用大块卵石筑基,其高度设计在最大洪水线以上,土墙在石基以上夯筑;措施之二,墙顶上设挑出达3米左右的大屋檐,以确保雨水甩出墙外。

说其美观,是就土圆楼的艺术独特而言。土圆楼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整体造型上。厚墙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中国传统住宅内向性的极端表现。以常见的四层圆楼为例,底层和二层均不开外窗,三层开一条窄缝,四层大窗,有时四层加设挑台。土圆楼造型艺术是土楼最大魅力之一,崇山峻岭之间,它以浑然一体的形态岿然屹立,气势恢宏,壮丽非凡。圆的外形与天穹呼应,本色的黄土墙与大地融接。永定客家圆楼是那样的苦心经营,却宛白天然,仿佛神工,在当今方兴未艾的土楼旅游热中,具有最强的吸引力。

土圆楼还运用了许多数理化的科学原理。整个设计充满着数学元素,并运用了物理学原理,对于化学原理的运用就更不用说了。

楼主还说,这里还洋溢着社会伦理学观念。一座土圆楼,俨然一个开放的小社会。土楼内部的公共设施一应俱全,圆形天井里修有水井、祖堂、学堂。整个土楼的一二层是各家的厨房和粮仓,三四层是卧室。全楼族人在得到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又尽享几代同堂、合家团圆的天伦之乐。大楼内家家门窗都开向内部,每个人都生活在大家庭的和睦氛围之中。所以,很少有争吵不和的现象发生。一旦有非礼之事发生,全楼数百人共谴之,他们说,不要说吃点“小灶”逃不过大家的眼睛,建个“小金库”瞒不过别人,就连夫妻亲热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圆楼里充满着祥和的气氛。数百年来,客家人一直为他们的大家庭生活而自豪。这是他们从中原地区带来的引以为荣的传统,这是他们祖先为诗礼世家的明证。在土圆楼的核心位置建起祖堂,供奉起祖先牌位。数百口人在族长的指挥之下,生活得安定和谐。在与时俱进的时代里,他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唐宋时期带过来的生活理念,你不能不为客家民系文化的超稳定性而震惊。

这里立面多姿、造型各异、高大雄伟的永定客家土楼,以自然村落为单位,错落有致,和谐协调地与蓝天大地、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形成让人“销魂夺魄”的奇特景观,使人如醉如痴,又叫人声声惊叹:神奇,真可谓“土楼归来不看屋”。

后记

郭志坤撰写的《土楼归来不看屋》在东方网、《解放日报》刊发之后,有不少媒体作了转发。在2007年11月下旬,上海人民出版社组织了一百五十余人的红色旅游团去闽西老区参观,在瞻仰古田会议会址之后旋即去永定参观客家土楼。与其说这是旅游团,不如说这是一行考察团,尽管时间有限,但他们抱着极大的兴趣,对土楼的由来、特点及艺术、文化价值作了详尽的考察,对其神奇的建筑赞叹不已,撰文日:土楼犹如古罗马的城堡,直指云天犹如黑色飞碟,从天而降。又叹日:“会呼吸的房子,活着的生存形态,封存的历史,生长中的客家文化,质朴的躯壳,怀抱着时尚与未来。”其文在《‘青年一代》刊发。《新民晚报》(2007年11月27日)的旅游版以头版头条的显著地位刊发永定客家土楼照片,标题称“永定土楼是福建最著名的景点”。与此同时,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图书编辑部主任陆宗寅先生在三下闽西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赴闽西考察、拍摄土楼珍贵画卷,并请郭志坤撰文,合作出版一本图文并茂的介绍土楼图书的设想。这无疑是一个极富创意的选题。于是,我们很快与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取得了联系,受到公司总经理翁子荣的热情接待,还派副总经理许盛金陪同我们参观了具有代表性的土楼。付印前夕,又派常务副总经理李文标、市场营销部经理林志诚来上海审读稿样,还提供了有关图片(见图片说明文字旁★号)。

我们遍阅有关图书,并与相关基层干部、旅游点的经营工作人员、土楼乡亲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沟通,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考察和撰写过程中,又得到永定县委廖礼团书记、余德辉县长、陈开明副书记、胡健部长以及副县长王启勇、郭玉林等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还得到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丽明、教科文卫委主任张开龙和龙岩市老区办原主任廖国伟等的关心,他们为提高本书质量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书文稿是郭志坤与张志星合作撰写的,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陆宗寅拍摄。本书的编撰出版还得到永定旅沪支乡联谊会的鼎力相助。

郭志坤 张志星

2008年5月1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东方古城堡(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志坤//张志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78956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241.5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5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