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轶斌老师的《阅读教学田野研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评说课的是非优劣,而是探讨语文课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从“事实层面”、“技术层面”与“价值层面”去认识,去理解,去改进,去提升。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图书 | 阅读教学田野研究/白马渊书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谭轶斌老师的《阅读教学田野研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评说课的是非优劣,而是探讨语文课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从“事实层面”、“技术层面”与“价值层面”去认识,去理解,去改进,去提升。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编 事实层面——透过表象的世界 有人会,登临意 父亲都是高大、伟岸的吗? 读书须知出入法 自我觉醒的野百合 舞蹈出生命的激情 不必绷起脸来学鲁迅 “形而上”与“形而下” 文言文是一只难以下咽的馒头吗? 知人论世是文本解读的钥匙 感受魔力 “有形”与“无形” “呐喊”之前是“寂寞” 课有厚薄之分吗? 垂直拓展与水平拓展 天高任鸟飞 开心就好? “哈姆雷特”不是“哈利·波特” 第二编 技术层面——穿过交叉小径的花园 勾画教学的蓝图 细细把玩“紧要处” 不可“得意”而“忘言” 学生是上帝 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 诗歌教学岂可教条化 看了又看 语文课就应该是语文阅读 发问得好也就是教得好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 教室里的“低气压” 互动,使课堂具有生命力 语言不是无情物 一草一木总关情 从“莫名其妙”到“名其妙” 让思维去碰撞 第三编 价值层面——拨开形而上学的迷雾 文体意识不可无 诗意小说,品出小说诗意 淡化与深化 “负价值”与“正价值” 语文教师万不可与小贩为伍 语言不仅仅是工具 感受具有中国元素的乡愁 人乎诗内,出乎诗外 难道形式也有意味? 内容与形式——一枚硬币的两面 把准科技作品的脉搏 给学生一堆金子还是一个金手指 不妨让教育变得“野性”一些 圣地在追求之中(代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阅读教学田野研究/白马渊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谭轶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41930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8-03-01 |
首版时间 | 2008-03-01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33.33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2 |
宽 | 169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