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农作物种植技术管理丛书之一,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张志善研究员等编著。内容包括:我国枣业生产概况,枣品种选择及枣树高接换优、枣园土肥水管理、枣树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枣果采贮与加工,以及枣产品营销等方面。全书内容丰富,所介绍的技术先进实用,可操作性强,语言通俗易懂,对提高枣树栽培效益,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适合广大果农和果树技术人员,以及农林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学习使用。
图书 | 怎样提高枣栽培效益/农作物种植技术管理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农作物种植技术管理丛书之一,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张志善研究员等编著。内容包括:我国枣业生产概况,枣品种选择及枣树高接换优、枣园土肥水管理、枣树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枣果采贮与加工,以及枣产品营销等方面。全书内容丰富,所介绍的技术先进实用,可操作性强,语言通俗易懂,对提高枣树栽培效益,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适合广大果农和果树技术人员,以及农林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学习使用。 内容推荐 本书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张志善研究员等编著。内容包括:我国枣业生产概况,枣品种选择及枣树高接换优、枣园土肥水管理、枣树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枣果采贮与加工,以及枣产品营销等方面。全书内容丰富,所介绍的技术先进实用,可操作性强,语言通俗易懂,对提高枣树栽培效益,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适合广大果农和果树技术人员,以及农林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学习使用。 目录 第一章 我国枣业生产概况 一、主要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一)枣业发展缺乏有效宏观调控 (二)品种选择不够重视,不尽合理 (三)栽培管理比较粗放 (四)保鲜尚未过关,加工品技术含量低 (五)裂果和枣病的危害仍在造成损失 三、提高枣树生产效益的措施 (一)加强现有枣树管理 (二)进行科学规划,选好优良品种 (三)调整品种结构,逐步实现良种化 (四)依靠科技搞好鲜枣贮藏和枣果加工 (五)健全服务体系,实施科技兴枣战略 第二章 品种选择及高接换种 一、枣品种概况 二、选择名优枣品种才能实现高效栽培 三、新选名优品种介绍 (一)名优品种 1.京枣39 2.七月鲜 3.金陵圆枣 4.早脆王 5.伏脆蜜 6.六月红 7.月光 8.星光 9.悠悠枣 10.赞新大枣 11.鸣山大枣 …… 第三章 土肥水管理 第四章 整形修剪 第五章 花果管理 第六章 病虫害防治 第七章 枣果的采收、贮藏与加工 第八章 枣产品营销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怎样提高枣栽培效益/农作物种植技术管理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志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金盾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824542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8 |
出版时间 | 2008-09-01 |
首版时间 | 2008-09-01 |
印刷时间 | 2014-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家庭家居-家庭园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4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S665.1 |
丛书名 | |
印张 | 6.37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86 |
宽 | 130 |
高 | 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7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