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纪念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所编辑的。全书汇集了二十年间江苏省老、中、青几代学人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等国内重要的外国文学研究期刊、大学学报及书籍中正式发表的六十六篇论文。他们的论文对世界各国的重要作家、经典作品(小说、诗歌和戏剧)、文学批评理论等各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从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展现了江苏省外国文学研究的规模和深度,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 图书 |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二十年文选1988-2007)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为纪念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所编辑的。全书汇集了二十年间江苏省老、中、青几代学人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等国内重要的外国文学研究期刊、大学学报及书籍中正式发表的六十六篇论文。他们的论文对世界各国的重要作家、经典作品(小说、诗歌和戏剧)、文学批评理论等各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从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展现了江苏省外国文学研究的规模和深度,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内容推荐 长期以来,江苏一直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镇。江苏省外国文学研究的学者、译者出的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好,水平高,在全国外国文学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精选了1988-2007年这20年间江苏省老、中、青几代学人在国内重要的外国文学研究期刊、大学学报及书籍中正式发表的66篇论文。他们的研究涵盖英国、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挪威、瑞典、波兰、印度、缅甸等国家的文学。他们的论文对世界文坛许多重要作家、经典作品(小说、诗歌和戏剧)、文学批评理论等各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从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展现了江苏省外国文学研究的规模和深度,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本书以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从一个侧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20年来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水平。 目录 序 突破东西方文坛某种停滞的可能性 ——关于20世纪世界文学的走向 痴人说梦:《喧哗与骚动》中的意识流主体 把握时代精神,开辟现代派诗歌道路 ——纪念T.S.艾略特诞辰一百周年 “文学性”和“陌生化” ——俄国形式主义早期的两大理论支柱 王尔德的喜剧艺术魅力 复调小说的作者意识与对话关系 ——也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 论哈代的史诗剧《列王》 缅甸爱国诗人德钦歌都迈 《显克微支评传》序 帕斯捷尔纳克及其获奖长篇《日瓦戈医生》 中德文化交流史上一段佳话 ——歌德为开元宫人续诗 论高尔斯华绥的中短篇小说 论左拉的“实验小说”《卢贡·马加尔家庭史》 赛珍珠在中国的命运 弗罗斯特的诗歌艺术 契诃夫小说的现代意识 莎士比亚语法的某些特点 从《论爱情》看司汤达及其创作 圣-琼·佩斯与中国 逃避·探索·反抗·绝望 ——论美国文学中的儿童形象 《李尔王》中的“自然” 论《追忆似水年华》中符号的创造 论日本作家自杀现象的文化心理 赛珍珠与中国 人性·兽性·社会 ——《蝇王》的新诠释 《罗摩衍那》和罗摩崇拜 ——试析印度文学与宗教的高度结合 奥登与九叶诗人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激进与缺失 荒岛:“文明人类”的透视镜 ——论《蝇王》对传统荒岛小说的突破 从传说到神话 ——试论西班牙文学长廊中的《唐璜》 自然、童心与诗 ——论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童年意识 跨文化障碍的系统研究 ——福斯特国际小说的文化解读 论劳伦斯对英国民歌民谣的借用 从SCT看20世纪美国批评理论的走向 《窃信案》:文本与批评的对话 生命的呼唤 ——读梅勒的《黑夜大军》和《刽子手之歌》 论忏悔录与自传 高尔基与别雷:跨越流派的交往和沟通 济慈诗歌新论二题 《静静的顿河》与《日瓦戈医生》 ——互为解释的文本 悲剧与现代社会 ——读伊格尔顿新著《甜蜜的暴力》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 “文学之争”争论了什么? 女性主义文论在中国 ——由“女性写作”、“空白之页”和“镜像”谈起 蕴涵深奥哲理的象征:“岸” ——论邦达列夫的长篇小说《岸》 论海达·高布乐是一个颓废者 流亡之梦与回归之幻 ——论昆德拉的新作《无知》 《绿绿的草,流动的水》:印第安历史的重构 “东方主义”与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男性形象建构 德国战后文学反思的使徒 ——走近伯尔、格拉斯 流亡、思乡与当代移民文学 海涅与德国哲学 ——读《论德国宗教与哲学的历史》 镜像中的战争 ——国外反法西斯文学扫描 论川端康成文学的审美取向 生存回归真我 ——论《浮现》的多元化主题 喧宾夺主的文学评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文坛现象研究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化的独特性 品特在中国 ——兼谈品特的戏剧语言模式 文化符号学的空间阐释 ——尤里·洛特曼的符号圈理论研究 艰难的抉择 ——《大师与玛格丽特》再解读 《欢乐颂与沉思颂》译后漫记 后乔伊斯时代爱尔兰小说对爱尔兰文学传统的冲击 美国民族特性的文学想象与重建 索尔·贝娄的肯定伦理观 “社会喜剧”中的焦虑与渴望 ——论V.S.奈保尔早期的小说创作 伍尔夫“中和”观解析:理性与情感之间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二十年文选1988-2007)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守仁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0605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8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640 |
| 出版时间 | 2008-08-01 |
| 首版时间 | 2008-08-01 |
| 印刷时间 | 2008-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74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109.5-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6.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21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