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政坛第二性(22位权力中心的女政要)
内容
编辑推荐

天生男女,各有玄妙,女性掌权更加耐人寻味。令人眼花缭乱的当今世界政坛,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身影,韩国女总理韩明淑、孟加拉国总理齐亚、爱尔兰总统麦卡利斯、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她们走到今日,必有过人之处;她们走向明天,必有严酷挑战。

《政坛第二性》为您展示22位权力中心的女政要,让我们一睹她们的风采吧!

内容推荐

《环球人物》由人民日报社主办,是国内唯一一本以报道国际高端政治、财经人物为主的刊物本书所收录的,是《环球人物》记者对22位权力中心的女性政治家的专访她们以和男性平等的姿态,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

目录

美洲:女人泪

  希拉里权谋

  赖斯,一颗陨落的外交流星

  加拿大最传奇的女市长

  智利女总统:心中并无怨恨

  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神话

  “华裔妈妈”守护《华盛顿邮报》

  她,设计了美国一半炸弹弹头

西欧:女人魅

  发型师“拯救”默克尔

  漂亮妈妈的“法式风情”

  撒切尔夫人的痛苦晚年

东欧:女人美

  暗杀阴影下普京的女市长

  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的“美女旋风”

  金发美女党挑战梅德韦杰夫

  内衣模特的短命政治

非洲:女人路

  非洲“铁娘子”:利比里亚总统爱伦·瑟利夫

南亚:女人血

  折翼的铁蝴蝶贝·布托

  索尼娅·甘地,血光之后的淡定

  印度女总统:从不打败仗

东南亚:女人睿

  阿罗约,危机时分的女总统

东亚:女人笑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的微笑

  “美女刺客”统领日本自卫队

  韩国首位女总理的从政路

  朴槿惠,韩国的传奇

中东:女人花

  以色列政坛“刺玫瑰”

试读章节

美国东部时间2007年1月20日上午9点30分,希拉里在其网站上宣布将加入下届总统选举的角逐。“我来了”,希拉里在宣布这一决定时,用了一个很干脆的短旬作为声明的标题。气势汹汹,胸有成竹,充满挑衅……希拉里的声明,让她的民主党支持者兴奋不已,同时也让反对她的共和党选民有些不安。

一时间,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世界各大媒体,纷纷对此进行长篇报道;1月23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国情咨文演讲,电视台摄像机几次对准希拉里……她成了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焦点。世人为何如此关注她的这一声明?原因在于,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女性,而是一个既有抱负又有谋略的女政要。她的加入,将对美国2008年的总统选举产生极大的冲击。如果她竞选成功,美国人将第一次被一个女人统治。

“细谋者,成大事。”希拉里能走到今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她总能用高明的权谋赢得支持。

希拉里长期的从政道路,已与“权谋”二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美国选民对她的印象,就是从其权谋中产生的。可以说,权谋人生在帮助希拉里实现一个又一个愿望的同时,也为她赢得了一大批支持者——她参选总统的民意基础;但是,权谋,也为她造就了一大批反对者——她竞选道路上的最大障碍。那么,美国人到底如何看待希拉里?以下先由3位具有代表性的美国人的特供文章,如实地告诉你以下信息。

我是好莱坞的一个女演员,平时对政治问题还算有点兴趣。我发现,在美国,没有哪个政治家能够像希拉里这样引起热切关注。她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有趣的参选人。我本人也急于看到在她的竞选历程中,选民的反应将如何。

我在欧洲度假时,有人问我的一位朋友,美国人如何看待希拉里?我的朋友认为,首先,中间派美国人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一个女性总统。我惊讶地看着这位朋友——我并不认同她的看法。我认为,如果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的话就会发现,美国人可能对希拉里有很多种质疑,可能出于各种原因而爱她或是恨她,不过绝对不会是因为她的性别。

希拉里的政治历练和政治家风范,超过了任何其他参选人。她随同丈夫走进白宫,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叛逆者而不是“第一夫人”,就像一个“左右丈夫的权力欲极强的女人”。有了克林顿在背后的帮助,再加上年轻人的支持,希拉里认为,仅仅依靠她的“绝对力量”——她的承诺,就能改变美国医疗保健系统。这个系统是陈旧的,忽视了许多民众,理应被动手术。但是,很多美国人却对希拉里的计划感到生气。民众气愤的真正原因,是希拉里和克林顿的行事方式。他们对传统的改变途径嗤之以鼻,试图越过冗长的程序,采用非正统的方式推动议案的通过。他们的傲慢甚至导致他们失去了民主党内部的支持。但是,谁能否认希拉里的初衷是好的呢?这只是表明,在政治活动中,有时需要采取迂回战术。

当希拉里的丈夫——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菜温斯基性丑闻案中被弹劾时,她还是选择了站在丈夫身边。尽管每一个人都可以想象她所遭受的屈辱,但她还是想通过行动改变第一家庭的形象。有人说,她这么做是为了保住权力;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这是因为她真的很爱克林顿,而且愿意宽恕她的丈夫。不管希拉里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你还是不得不佩服她在遭受沉重打击时展现出的尊贵。

现在回顾一下希拉里竞选纽约州联邦参议员的历程,人们说,那只是她走向白宫的垫脚石,而且她不可能获胜。但是她获胜了,此后便不知疲倦地为纽约州而奋斗。这的确让许多人感到惊讶。在参议院工作期间,她对政治游戏有了新的认识。她不再是一个体系的反叛者,而是彻底改变了策略——在政府复杂的官僚体系中通过笼络、辩论和谋略实现自己的目的。当发现问题时,她不再从外部展开攻击,而是从内部进行瓦解。她赢得了曾经恨她的政治家的尊重。以前纯粹出于奉承才提及她的议员,现在却乐于与她共同提出议案。

我认为,在过去的几次选举中,民主党都没能推出一位广受关注的候选人。在这种情况下,激情洋溢的希拉里的出现,无疑是一件重大的事情。人们可能会说她立场不坚定,但我认为这是合理的改变。2004年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就曾根据选举的形势修正自己的观点。在另一方面,希拉里好像不想改变她的信仰,这可能会导致她的形象从一个圆滑、成熟的政治家转变为一个复杂的人。人格和观念的复杂化是一个日趋复杂世界的必要因素。希拉里一涉足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人们就已针对她展开一场争论。不管争论结果如何,其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

无论你对希拉里是爱戴还是憎恨,她都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她信仰坚定,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要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P2-4

序言

序二 政坛女性风景线

令人眼花缭乱的当今世界政坛,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身影:2006年,韩明淑于4月19日出任韩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理;在4月9日举行的秘鲁全国大选中,尽管因没有一位候选人取得半数以上选票,而不得不于一个月后再次进行选举,但“全国团结”竞选联盟总统女候选人路德斯·弗洛雷斯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3月26日举行的乌克兰新一届议会选举中,季莫申科领导的政党表现不俗,与其他两个政党签署结盟议定书,以形成议会多数派和组建联合政府;已执政数月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处理大国关系方面很漂亮地踢出前三脚后,现正着手解决最困难的国内经济问题;再看同样执政不久的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一番周旋之后,终于将前总统泰勒送上法庭……

此外,还能拉出一长串名单:孟加拉国总理齐亚、爱尔兰总统麦卡利斯、菲律宾总统阿罗约、芬兰总统哈洛宁、新西兰总理克拉克、莫桑比克总理迪奥戈、智利总统巴切莱特……

近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担任国家领导人的女性政治家不断增多,抓人眼球。有人作过统计,20世纪50年代全世界仅有1位女性担任国家领导人,60年代增为3位,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分别增至7人、11人和20余人。2002年曾有数位女性出任国防部长:55岁的阿利奥特·玛丽出任国防部长,成为法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国防部长;此外,于当年走马上任的哥伦比亚、智利、挪威和巴哈马等国国防部长均为女性。有人因此预言21世纪将成为“她世纪”。

21世纪初,登上世界政治舞台的几位女性“含金量”确实很高:默克尔是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巴切莱特是智利历史上首位女总统;瑟利夫不仅是本国,也是整个非洲大陆历史上首位女总统。继美国出现第一位女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赖斯之后,关于美国可能出现第一位女总统的议论又成为众多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为世界级的女性政治家,其身世、历练、升任途径依各自国家历史、文化、制度差异而不同。南亚、东南亚国家出现过甘地夫人、布托夫人、班达拉奈克夫人、库马拉通加夫人、阿基诺夫人、梅加瓦蒂及齐亚、阿罗约等多位女政治家,她们的共同点是,都带有浓厚的家族传承和“历史补偿”特质。

高度发达的社会制度及文明发展进程均给予了妇女从政相当宽松的环境,使得一批热心政治的杰出女性得以脱颖而出。例如新西兰立法、司法、行政最高权力均为女性掌有。探其历史,早在1893年,新西兰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妇女选举权的国家,而美、英两国给予妇女同样权利的时间则分别为1920年和1928年。还有一些完全靠自己打拼的“铁娘子”型女政治家。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以色列前总理梅厄夫人是典型代表,德国现总理默克尔及乌克兰“美女总理”季莫申科身上“铁气”也很重。

无论以何种途径成为各自国家的执政者,人们在观察世界范围内的女性政治家现象时,至少可以悟出以下三点:第一,这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和男女平等社会公正诉求得到部分实现的成果。“二战”后,世界已经维持了半个多世纪大体和平的局面,加之全球化浪潮的迅猛推动,绝大多数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强国富民”,这在客观上为女性政治家施展才能和智慧提供了空间。第二,对这一现象的评价宜冷静客观,不可过度渲染。从整体上看,全球妇女地位的根本性改善仍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将不乏反复与斗争。那些不利于女性政治家成长的陈腐观念、微妙的政坛“潜规则”和根深蒂固的因袭传统从来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更不必说个别女性政治家走上最高权位与该国妇女地位的根本性提高之间无法画等号。第三,“没有新闻才是最好的新闻”。或许当整个世界都对妇女当政现象不再大惊小怪时,才是妇女地位真正提高和男女平等真正实现之日。  天生男女,各有玄妙,女性掌权更加耐人寻味。她们走到今日,必有过人之处;她们走向明天,必有严酷挑战。较之男性政治家,她们大多会经历社会舆论对其始则坚拒、继而迟疑、随之默许、尔后观察、渐渐首肯、终获钦慕的苦辣酸甜;她们必须拥有更加坚韧的承受能力以稳固地立于政坛;她们的执政依然不易,无数次抉择要求她们体验“度”的把握:如何发挥亲和力又不失尊严,如何保持敏锐感又避免严苛,如何立身坚韧又不失于僵硬,如何坚定守经又不失于适时权变。

无论如何,越来越多的女性政治家走上权位,毕竟是一首表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嘹亮奏鸣曲。

温宪

《人民日报》国际部副主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政坛第二性(22位权力中心的女政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环球人物编辑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16426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6
出版时间 2008-06-01
首版时间 2008-06-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4: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