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行漫记(第三只眼看欧洲)
内容
编辑推荐

总有一些地方,在一段美好的时光里与你相遇,让人沉迷,可是,当你用语言转述切身感受的时候,常常发现言辞的无力。于是,相机成了我们得以借助的朋伴,留驻时光。

里昂的红色在缠绵的秋雨里跳跃。佛罗伦萨的城堡在暮色中显得沉静、古老、沧桑。站在因斯布鲁克的大街上,白皑皑的雪山探出头来与你微笑。新月初升,那一弯小巧的贡多拉,在威尼斯的海面荡漾,慢慢消失在即将退去的一抹残阳里……

作者用一支笔,娓娓道来在欧洲的那段日子里让他沉醉的心路历程,更用一只镜头,挽留了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欧洲游记图书。作者从事摄影多年,一方面用镜头记录下了巴黎、罗马、柏林、威尼斯、佛罗伦萨等18座欧洲城市的风貌,另一方面,在欧洲游历的那段日子,他也记录了很多自己的所见所闻。正因为如此,本书的图片和文字得到了较好地融合,图片无言诉说的同时文字却在描绘那一幕幕美丽的场景。

读者通过图书,可以领略欧洲城市的古老和宜人之处,而书中每篇游记散文后均附有关于这些城市交通、住宿和美食等相对固定的信息,所以也是旅游爱好者可以借鉴的欧洲游读本。

目录

那个深秋,沉迷于欧洲(自序)

法兰克福,抵达与出发 

柏林往事

汉堡影像记录

阿姆斯特丹,呼吸着自由的空气

海牙,我有一个梦想

“欧洲首都”布鲁塞尔

卢森堡,路过幸福

巴黎:我在这里

红色里昂

摩纳哥,且听风吟

佛罗伦萨的柔软时光

比萨斜塔,独一无二的“豆腐渣”工程

我的“罗马假日”

梵蒂冈,上帝的国家

千年威尼斯

因斯布鲁克,美丽的邂逅

慕尼黑,鸟与梦之行

深秋海德堡

后记

试读章节

法兰克福,抵达与出发

繁忙的机场

10000公里,12小时,从上海到法兰克福,从东方到西方。

出发的时间是北京时间中午12点,于当地时间下午5点5分到达。初冬,上海和法兰克福时差7小时。这时,天色已暗,灯火璀璨。

法兰克福机场看起来非常繁忙,目光所及,不时有飞机起飞、降落,似乎一刻也不消停。据说,法兰克福机场是德国最大的交通枢纽、欧洲最大的空中港口,果不其然。我们下飞机后还得走上一段至少一公里的路程,好在是第一次到达这么遥远的地方,兴奋感驱走了身体的疲惫。

英俊而严肃的德国人很友好,虽然他们的服装笔挺得有点刻板,检查证件时认真且不苟言笑,把证件递还给我们时却总是面带微笑。德语我听不懂,但微笑可以跨越国度,让人感到温暖。

机场的所有指示牌用的都是德语标识,这让我们大伤脑筋。还好,文字旁边还有图示,加上我们的聪明机智,取行李,出海关,一切算是很顺利。本来准备用几句简单的英语来应付海关官员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来德国、准备在这里做些什么、准备去哪几个城市,等等,哪知道他看了我的护照不到10秒钟就劈里啪啦盖了章示意让我pass,什么也不问。也许是因为我面相友善,根本和恐怖分子挂不上钩,也许是因为我持的是因公护照,而中国的名字越来越响亮。我想后者的因素应该更大一些。

然而即便如此,顺利的我们还是在偌大的法兰克福机场耗费了一个多小时。

二十多天后。当我们在白天再次回到这个机场,才发现它居然有五层楼高,人来人往,繁忙程度相当于一个大型商场。我们提前三小时进去候机,多余的时间只得在里面各种各样的商场闲逛,没多久就走得腿酸。和国内机场商店令人咋舌的昂贵价格不同,这里商品的价格基本上和其他地方持平,有的甚至更加便宜。而且这里可以直接退税,省去手续上的麻烦。想着一些原先买的东西陪着自己无端兜转了好几个国家,还不如最后在这里完成采购,只能傻笑无语。因此,很多人的购物欲望再次被点燃,最后连七大姑八大姨的礼物也算上了。在离开机场的时候,我花去了最后一个“铜板”。

法兰克福机场被称为世界上“十大最佳购物机场”之一,看来果真名不虚传。

德国汽车;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本想尽快回到酒店美美地睡上一觉。但可能由于时差的原因,晚饭之后发现睡意已过,出奇地精神抖擞。这里晚上9点,国内已经是凌晨4点了。没几个小时,我看同伴王黎华和我一样翻来覆去,于是起来泡茶。他从国内带来一套简易茶具,欧洲之行的许多个清晨,我们都一起一边品茶,一边等待一个陌生城市的醒来。

早晨在酒店附近走走,发现这里的出租车基本上都是奔驰车。德国人的出租车也许是全球最为高档的吧,但这对于他们来说,也不过是国产汽车而已。后来我们在汉堡坐过一次,起步价5欧元,每公里2欧元,以当地人均收入来看,不贵。

街上行驶的大多是他们的国产车,但对于我们来说那可都是名牌车,除了奔驰,还有宝马、奥迪、帕萨特,等等,偶尔能看到日本车。但是,即便牌子很响,我们却很少看到豪华车,比如宝马7系、奔驰600等。好不容易在酒店门口看到一辆崭新的宝马7系,下来几个客人,居然是清一色的中国人。翻译任婷婷告诉我,在德国,乃至在整个欧洲,除了很有身份的人,一般人就算完全可以消费得起豪华车,他们也不会去买。大多数人买车首先考虑的是适用,而不是讲排场。也是,按照他们的经济能力,消费比国内还便宜一半的豪华车根本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我们在整个城市看到的大多是商务旅行车,还有更小的双门精致宝马MINI,奔驰SMART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从豪华车所占的比例来看,我想我们中国不会比他们低,这种反常现象也许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任婷婷说,绝大部分德国人做事情很讲原则,同样也会去衡量价值。我们从海德堡回到法兰克福时正值周末,沿途高速公路上行驶着不少房车和越野车,有的越野车车顶上还系着自行车、滑板、躺椅等。显然,他们是去度假的。在我印象中,德国人严肃刻板,却不想也是那么会懂得享受生活。我们后来遇上的荷兰人、法国人、意大利人更是如此。

P3-6

序言

快乐摄影当是一种美好的理想

去年夏天,王磊和我说起他想把欧洲图文游记系列整理出书,我听了很高兴,能够对自己走过的地方详尽地记录和去感悟,再拿出来与别人分享,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认识王磊三年多了,他来我家几次,每次我们都聊得很开心,摄影是我们的主要话题。王磊是虚心的,每次他总有一大堆的问题。也难怪,摄影人总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拍得多了,反而不知道要拍什么。我给他的建议是“多思考,然后再按快门”。后来他告诉我,现在他出去之前都会给自己列一个小提纲,主题是什么,怎样拍能更好地去体现它。这几年,他的足迹不仅遍布全国各地,也走访了欧洲近十个国家,时常会写一些图文并茂的精彩文章,发表在旅游杂志上,深受编辑和读者的好评。

前几天,王磊请我为他即将出版的《西行漫记——第三只眼看欧洲》作序,我们虽然联系不是很频繁,但我能感觉到他的真诚,欣然应允。

也算是一种缘分吧,王磊的这些文章我先前大多在杂志上看过,这次重读,感觉仍然是一样的——在王磊的图文里,他在诠释一种快乐摄影、快乐行走的方式。

王磊说,快乐摄影是他一直以来执著的美好理想。这一点我非常认同,所以,便以此作为序言的标题,应该能够很好地体现他的摄影理念。

有的人为了摄影跋山涉水;有的人只是因为喜欢行走而顺便拍了一些照片留念;有的人出去干脆连相机也不带,只是把美好的风景装在心里。王磊是一边摄影一边思考,在享受光与影的美好之时又享受行走中的快乐。同样的一段旅程,他花的时间和心思比别人要多,因而他收获的快乐也会比别人更多。可不,和他一起去欧洲的人有十几个,只有他把这段旅程的美好记忆永远定格了。这对他来说是一笔财富,对我们也是。

我看过一些网友对王磊这些欧洲图文游记的评论,多是赞誉之词。这说明王磊的摄影和文笔都是受肯定的。从摄影层面上看,王磊的图片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拍得优美抒情,极富小资情调。当然,还有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今天,这些游记能博得很多人的喝彩,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王磊的文笔的确很好,每篇游记的切入点也不错,不拘泥于形式,不像流水账一样索然无味且没有重点。

王磊是勤奋的,去一次欧洲能出一本书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的;王磊也是懒散的,一段旅程写了将近两年,非常人所为。所幸的是,这家伙记忆力惊人,能让大家跟随着他慢慢分享旅行中的许多细节。

“我仿佛和他一起走过了海德堡”、“看着看着,我感觉自己置身于巴黎”、“读了一遍《我的‘罗马假日’》,我似乎看到了安妮公主美丽的身影”……能给人读后有这样的感觉,所以此书值得你翻一翻。

石广智

(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曾连续三届获得中国摄影界最高个人成就奖“金像奖”)

后记

从写第一篇《深秋海德堡》到写完最后一篇《比萨斜塔》,整整经历了两年的时间,两年间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像又经历了一次幸福的漂泊旅行。

依然记得朋友每次逼稿时凶神恶煞的样子——明天一早你非得把稿件传给我,否则误了我的计划,我跟你绝交!经常为了赶稿,深夜了还得打开电脑,强迫让记忆回到那段美好的时光。这时四周一片寂静,窗外蛙声虫鸣时断时续,仿佛独自一人在时光的隧道中孤独穿梭。

其实我多么希望时光在那一刻停留。

去欧洲的那段时间,虽然拍了20G还多的数码照片和7个反转片回来,却也没有想过要写些什么。偶然看到张清华先生的《海德堡笔记》,深有感触,于是开始动笔写了一篇关于海德堡的回忆,然后和图片一起放到网上,不想得到了网友的热捧。不久,《厦门航空》的编辑向我约稿,我的欧洲行摄系列开始连载,几乎没有中断。

在此,感谢好友萤火虫,如果没有她的约稿和催促,像我这么一个懒散的人,也许到现在,许多文章还是隐藏在记忆的深处,不太可能晒到阳光。关键的是,在整理数码图片的时候,惊讶地发现数码伴侣不能正常工作,经过及时“抢救”,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图片数据因轨道坏掉不能恢复,如果再搁置数月,后果可能不堪设想。虽然后来戛纳、尼斯两个城市的游记由于图片的完全缺失而没有写,但已经很庆幸了。

一本书的出生总要感谢很多人,这当然包括许多网友对我的鼓励和期待。每一篇文章完成后,除了放在我自己的主页“三石头客栈”(www.wanglei.com)上,我总习惯放在摄影网站“第三只眼看世界”(www.eyeyeye.net)上,每次总有很多网友给我鼓励和肯定,也有一些提出问题和看法,这对我在文章的总体创作和后期修改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感谢杭州网友林陌,在一次偶然的交谈中,你说可以帮忙把我的欧游散文汇编成书,后来,在你的努力下,梦想照进现实。

感谢广州网友老羊,也感谢一起去欧洲的福建省龙岩市人民检察院胡家新,因为部分文章图片不全,在定稿之前,你们无私提供了十多张欧行的图片给我,让这本书增色不少。

我因为长时间背负沉重的摄影包导致肩膀无比酸痛,行至布鲁塞尔时,我的脖子甚至不能自由转动,这时候我的朋友、福建省南平市人民检察院的吴才文主动提出帮我背包,使我得以轻松拍摄。而我,只顾了美丽的风景和异国风情,很少主动去定格你的光辉形象。和我同居20多天的福建省人民检察院的王黎华是一个细心的人,而我又丢三落四,好几次我的东西不至于在异国他乡流离失所,全赖有你。而最重要的是,你还带来铁观音和一整套茶具,在那些倒时差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在房间里一边品茶一边等待黎明,那样的感觉虽然有一点点疲惫,但很美好。

在欧洲的那段日子,得到了很多朋友的照顾,福建省人民检察院的欧秀珠团长,还有副团长叶燕培,以及伊向荣、苏扬、陈瑜、吴晓华、石萍、杨毅、杨良文、张海泉、林桂标、林茂坤、庄如梅、姜方、王胤煌,我们出去是一个团队,我必须遵守纪律,尤其是在时间安排上。但我却往往因为拍照忘记了回去的时间,时常最后一个回来,气喘吁吁,你们都很理解,没有责备,最多开玩笑表示下次再这样要罚款加菜,却也始终没有付诸实施。这让我很感激。

我必须感谢不幸英年早逝的蔡文懋检察长,很可惜也很痛心,您在的时候时常鼓励我多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我却迟迟没有动笔。现实就像一把刀,这本书您看不到了,但我会当做是对您的一种纪念。

这是一本游记,这是我自己给的定位。朋友说我的游记更像散文,这是对我的最高赞赏,我知道我的文字离文辞优美、意象丰富的散文有一定的距离。我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方式去记录一下我的行走,不会拘泥于散文的形式,也不会按照游记的格式,往往是写到哪里是哪里,信马由缰,行文散漫。但每写好一篇之后,我总会认真梳理,这是一段太美好的回忆,我异常珍视。

这是一篇后记。也是一篇用心感恩的信,感谢各位朋友的帮助,感谢我自己的努力。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因此,它也是最值得去感谢的。

书评(媒体评论)

有的人为了摄影跋山涉水;有的人喜欢行走顺便拍了一些照片;有的人出门在外连相机也不带,他们只是把美好的风景装在心里。王磊一边摄影一边思考,在享受光与影的美好之时,又享受行走中的快乐。同样的一段旅程,他花的时间和心思比别人要多,因此,收获的快乐也会比别人更多。

——著名摄影家 石广智

很早就认识王磊,大学时代,喜山乐水的他总在周边的苏州、杭州、黄山游游荡荡,拍一些现在看来十分业余的图片。然而。正是那时的业会+才成就了今丑的专业。他的拍摄技艺在飞速提高,和大学时代不同,他的作战半径不但及于藏地、云贵,还到了欧美,这在我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方圆法治》杂志社社长 赵志刚

三石头的欧洲游记系列,一直是3E摄影网上深受欢迎的图文作品。影友们从来不吝用“太美了”、“美极了”、“令人陶醉”等词汇形容。我第一次看到的是《深秋海德堡》。打开页面,油厕般的画面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细读文字一种优美的节奏和韵律从画面和字里行间缓缓流出,让我的心里泛起阵阵涟漪。我忍不住将这些文字剪裁开来,与照片重新组合……

——网友流浪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行漫记(第三只眼看欧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三石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66757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50.9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3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