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是我国著名木版年画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最大的特点是绘画性强,上色全部依靠手工彩绘,故而作品具有“唯一性”。绵竹年画里有一种独特的画法叫“填水脚”,还有一个独有的品种叫拓片。
受汶川大地震影响,大量绵竹年画原件不复存世,此卷更具收藏价值。
| 图书 |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附光盘绵竹卷)(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绵竹年画是我国著名木版年画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最大的特点是绘画性强,上色全部依靠手工彩绘,故而作品具有“唯一性”。绵竹年画里有一种独特的画法叫“填水脚”,还有一个独有的品种叫拓片。 受汶川大地震影响,大量绵竹年画原件不复存世,此卷更具收藏价值。 内容推荐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是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全国各年画产地的人士和国内权威学者共同从事的一项文化工程,是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冯骥才先生总其事。《绵竹卷》是其中之一,由四川省绵竹年画博物馆组织编纂。因汶川大地震,绵竹年画博物馆遭破坏,大量年画原件不复存世,故而此卷更具收藏价值。 目录 总序:中国木版年画的价值及普查的意义 杨家埠卷序:普查与收获 概说 杨家埠年画总概 代表作 ①画的部分 门神 门画 神马 家堂 风俗 吉祥喜庆 戏文故事 娃娃 花卉 时事风俗 新年画 ②版的部分 分类与张贴 ①按题材分类 ②按体裁分类 ③杨家埠年画分类贴用及其功能一览表 ④张贴图示 制作的习俗与工艺 ①犒劳案子 ②制作过程 ③工序图示 工具材料 ①刻版工具 ②印画工具 ③版材、颜料及其制作 ④纸 画店与艺人 ①画店 ②艺人 ③杨家埠历代画店与艺人传承一览表 销售与画庄 ①销售的形式 ②一九四九年前杨家埠画店在外设庄销售表 ③杨家埠年画销售现状 与年画有关的民谣、故事与传说 ①杨家埠口传的年画谚语 ②杨家埠口传的年画艺诀 ③杨家埠年画唱卖谣 ④杨家埠年画题诗配画 ⑤与年画有关的故事与传说 附:杨家埠年画调查影像资料(见本书所附DVD光盘)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附光盘绵竹卷)(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冯骥才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6387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1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80 |
| 出版时间 | 2008-12-01 |
| 首版时间 | 2008-12-01 |
| 印刷时间 | 2008-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01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228.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312 |
| 宽 | 250 |
| 高 | 4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5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