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介绍“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的教学用书。内容包括:概述,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金针菇的制种设备、仪器及用具,金针菇的制种技术,金针菇的栽培技术,金针菇的采收、分级与加工等6章。

本书适合食用菌种植专业户,食用菌生产场和加工厂工作人员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由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黄瑞贞副研究员编著。内容包括:概述,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金针菇的制种设备、仪器及用具,金针菇的制种技术,金针菇的栽培技术,金针菇的采收、分级与加工等6章。本书内容系统全面,技术先进实用,文字通俗易懂。适合食用菌种植专业户,食用菌生产场和加工厂工作人员阅读。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一、金针菇的分布与人工栽培概况

 二、金针菇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第二章 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与习性

 二、生活史

 三、生长发育条件

(一)营养

(二)温度

(三)水分(湿度)

(四)光线

(五)空气

(六)氢离子浓度(pH)

第三章 金针菇的制种设备、仪器及用具

 一、清洗室与配料室

(一)清洗室

(二)配料室

 二、灭菌室及灭菌设备

(一)灭菌室

(二)灭菌设备

 三、接种场所和接种用具

(一)接种场所

(二)接种用具

 四、培养室及培养设备

(一)培养室

(二)培养设备

第四章 金针菇的制种技术

 一、母种的制作技术

(一)母种培养基的材料

(二)母种斜面培养基配制

(三)母种的分离和扩大培养

 二、原种的制作技术

(一)原种培养料的配制

(二)装瓶

(三)消毒灭菌

(四)接种与培养

 三、栽培种的制作技术

(一)栽培种的容器

(二)灭菌

(三)接种与培养

 四、液体菌种的制作技术

(一)液体菌种培养液的制备

(二)液体菌种的培养

(三)液体菌种的使用

 五、菌种质量鉴别与出菇检查

(一)菌种质量鉴别

(二)出菇检查

 六、菌种保藏

(一)继代培养低温法保藏

(二)其他方法保藏

第五章 金针菇的栽培技术

 一、良种介绍

(一)三明1号

(二)杂交19号

(三)金针菇FV-088菌株

(四)金针菇8909菌株

(五)金针菇FV-9菌株

(六)金针菇FV-50号菌株

(七)金针菇FV-2153菌株

(八)金针菇FV-89菌株

(九)金针菇长坂1号

(十)金针菇F-7菌株

(十一)金针菇F-21菌株

 二、栽培适期

(一)北方地区的栽培适期

(二)南方地区的栽培适期

 三、培养料的准备

(一)主料培养料的准备

(二)辅料培养料的准备

(三)培养料的配方

 四、栽培方法及管理

(一)瓶栽培

(二)袋栽培

(三)床式生料栽培

(四)野外大棚栽培

(五)草苫覆盖栽培

(六)袋堆积排放两头出菇栽培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一)病害

(二)虫害

第六章 金针菇的采收、分级与加工

 一、金针菇的采收

 二、金针菇的分级

 三、金针菇的加工

(一)金针菇保鲜

(二)金针菇清汁制罐

(三)金针菇盐渍

(四)金针菇干制

(五)金针菇等外品、下脚料系列产品开发

附录

 (一)食用菌培养料的碳与氮之比

 (二)食用菌生产常用化学试剂

主要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瑞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201870
开本 32开
页数 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5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家庭家居-家庭园艺
图书小类
重量 0.0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S646.1
丛书名
印张 3
印次 12
出版地 北京
185
130
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7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