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生命的托举
内容
编辑推荐

2008年5月28日下午14: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各行各业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的事迹广为人知,成为中华民族脊梁中的中坚力量,英雄固然可敬,真正创造历史营救主力军的却是那些平凡的普通人,“生命的托举”讲述的就是根据“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涌现出来的老师救助学生的众多感人的新闻报道改编而成,讲述了向阳小学的校长、老师舍身救助学生和相互依存、互助生存,维护宝贵生命的故事。

内容推荐

一场艰苦的救援开始了,常金荣受伤的腿一直在淌血,他们用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在废墟里挖着。同时,被埋在废墟里的师生也在用不同的方式顽强地坚持着,努力着。

袁老师和几个同学被卡在废墟里,她用歌声带动并鼓励学生克服恐惧感,坚定生命的信心。学生把已经被砸扁的蛋糕送给了袁老师,袁老师用手机的亮光代替蜡烛许愿,愿学生们早点儿获救,赢得生命。他们在废墟中乐观地唱起了生日歌,给袁老师过了一个无比温馨的生日。

在废墟里,尚老师用双手拼命地挖着,终于挖出一个可以逃生的洞口,学生们一个一个地从这里出去了。最后一个学生被卡在洞口了,尚老师用全身的力气蹬出了学生,就在这一瞬间,洞口坍方,尚老师被埋,当救援人员找到尚老师时,尚老师已经去世,他的腿竟然还保留着蹬学生的姿势……

目录

序 我们在一起

《生命的托举》故事梗概

生命的托举

《生命的托举》观摩研讨会

陈华杰简介

我的创作体会

为献爱心投身电影事业

演员到导演的成功转型

试读章节

2008年5月12日的气象云图上,四川绵阳这个地方多雾。

白雾腾腾,如烟如气,缥缥缈缈的雾气中,偶有几声犬的叫声。镇子上新盖的楼房和旧有的民舍被镇子里的一条蜿蜒的小河分成了新区和旧区两个不同的色块。新区鲜亮,旧区古朴,一圈圈盘在山脚下的坡田被绿色覆盖着。几处规划用地已经被广告牌临时占用,休闲安逸中孕育着一片将要崛起的开发势头。

穿过薄雾,走近旧区一幢破旧的楼房,那犹如一幅残缺的海市蜃楼般的景色陡然消失了。薄雾散开,小镇醒了。

常金荣家的收音机里传来浓郁四川特色的戏曲。常金荣忙活着早饭,热气腾腾的面已经出锅。

“常斌,快起来,吃了饭上学去。”常金荣喊着被窝里熟睡的儿子。用小勺从坛子里挖了一些辣椒酱放在碗里,挑了一碗面条吃起来。

常斌是常金荣的宝贝儿子,脑袋瓜机灵,可就是不用在学习上。班主任周老师看在常金荣是本校校长的面子上,总是迁就他,这下,常斌淘起气来就更加肆无忌惮。常金荣多次和老师们表态,你们不要考虑我的因素,对于常斌,该怎么管就怎么管。这话有时说了真是白说,老师们还是照旧,这让常金荣大伤脑筋。看来校长好当,家长难当。

“又是面条,我都吃腻了。看见面条就跟看见蛔虫一样恶心!”常斌哈欠不断懒洋洋地掀开锅盖看了看,不满地嘟囔着。

“嫌是蛔虫你就别吃。我还真不愿意整天像个老娘们一样围着锅台转悠,侍候着你的吃喝!”常金荣生气地把半碗面条臌在桌子上。

也真是难为了45岁的常金荣。身为镇中心小学的校长,全校师生百十几号人,繁杂的事情多了去了。可偏偏老婆不跟他一条心,嫌常金荣挣不来钱,没出息,还不如邻居卖豆腐的张大爷挣钱多。老婆经常使性子,一不高兴就扔下他们爷俩往娘家跑,常金荣只好亲自下厨做点简单的吃食。别说常斌不爱吃,连他自己都不爱吃,“人能不能不吃饭也活着”,常金荣经常想这么个不着边际的问题。

“我妈呢?”

“你妈加班去了。”

“甭骗我了!昨天你俩又吵了半宿,我听见我妈说,她走了,不回来了。”

“听见了,你还不出来拦住她?”

“有什么可拦的?你们俩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我妈是走了又回来,回来了又走,我都习惯了!只可惜我连个囫囵觉都睡不好。爸,你是校长,期终考试我要是考不好,别嫌我给你丢脸就行!”

“你敢!考不好,看我不揍扁了你个龟儿子。”

常金荣无奈地端起那半碗面条,又挖了一点儿辣酱放碗里,辣的常金荣直哈喇舌头:“香,这下好吃多了!”

常金荣和儿子常斌快速地吃着面。常金荣似乎有什么心事似地看看儿子,他指了指儿子的饭碗,欲言又止:“那,那什么?要不你也多放点儿辣椒!”

常斌白了一眼父亲:“不用。”继续吃面。常斌将碗里的面吃下,起身就去收拾锅盆碗筷。

常金荣看着儿子,心里有了一些欣慰,他真的觉得12岁的儿子其实已经长大了,会干家务活了。

常斌收拾好碗筷,背着书包走向父亲,随即把手向父亲伸过来。

常金荣故意做出一副不屑的样子:“中午跟老子吃吧?省几个钱是几个钱。”

常斌十分冷漠地摇头。用手指了指挂在门后的常金荣的人造革包。

常金荣看着有些气愤,低声骂道:“龟儿子,啥子态度……”说罢起身,走到门后摘下人造革包。

包被拉开,包内的信封里露出一沓钞票。

常金荣想了想,从包里找出两元钱,走到儿子身边:“你妈昨天跟你说啥了?你咋知道老子包里有钱?”

常斌接过钱,冷漠地:“你去问她去”。说罢转身走了。

常金荣大声嚷嚷着:“问她,老子还问你呀!”

砰地关门声,把常金荣的声音关在屋里。

常金荣自嘲道:“仙人板板,你也敢给老子耍脾气”。

人造革包里,简单刺耳的手机铃声传来。

常金荣急忙找到手机:“喂。”

电话里传来常金荣老婆愤愤地声音:“姓常的,别忘了你昨晚上的承诺,上午九点民政局门口见,你要再像上次耍什么鬼把戏,哼,别怪我不给你这个校长面子……”

“各老子……”常金荣大怒,欲反击,不料对方已经将电话挂断。常金荣生气地竟然摔了手机:“离就离,吓唬谁呀!”

P7-10

序言

川西巨震,九州同悲。从中央领导到部队官兵,从专业救援队到普通志愿者,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一场前所未有的抗震救灾行动迅速展开。多少人跋山涉水,星夜驰援,多少入扒开瓦砾,拯救生命,多少人慷慨解囊,捋臂输血,多少人舍生忘死,舍己为人,在这一刻,有多少画面让我们泪流满面,有多少声音让我们怦然心动。

自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以来,作为一个影视工作者,除了尽自己的所能捐款捐物支援灾区重建家园外,用手中的摄影机记录和弘扬灾区中的先进和感人事迹,也是我们电影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教育系统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电影《生命的托举》就是根据“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涌现出来的老师救助学生的众多感人的新闻报道改编而成。影片讲述了向阳小学的校长、老师舍身救助学生和相互依靠、互助生存,维持宝贵生命的故事。

电影《生命的托举》里的每一个主要人物都是这次抗震救灾涌现出来的英雄。为了救其他孩子的生命而牺牲了自己孩子的常校长的人物原型就是北川擂鼓镇一位普通的小学校长。袁婧的人物原型是一位音乐老师。地震发生时,袁婧和学生被埋在了废墟下,她用歌声鼓舞学生们坚强起来。后在援救人员的协助下,她把学生全部救出废墟。在救出最后一名学生时,强烈的余震发生了,这位女教师壮烈牺牲了。“孩子,妈妈永远爱你”的短信曾让亿万人感动得流泪。她的人物原型也是一位老师……太多太多的事迹、人物时时刻刻感动着我们。在确定了拍摄的内容后,我们兵分两组,导演刘魁率摄影、美术、制片等部门开赴四川灾区,一边拍摄抗震救灾外景,一边寻找合适的拍摄基地。而我则北京、长春、济南三地跑,一边和编剧黎丽云、策划于峰在济南创作剧本,一边在长春联系影片申报立项等工作,一边在北京筹备建组,确定工作人员和寻找合适的演员等前期工作。

抗震救灾既要重视生活救济,更离不开优秀的“精神食粮”。我组织拍摄电影《生命的托举》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精神和灾区人民奋起自救的精神。我之所以看好这部电影,是因为此前有很丰富的新闻素材和自己强烈的感情共鸣。我相信在剧组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投资方内蒙古信安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一定能够按质按量拍好这部电影。这部影片将表现四川可歌可泣的园丁们把生的希望献给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光荣的人民教师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影片的拍摄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每一个参加影片《生命的托举》拍摄的人都明白,这不但不是一个赚钱的工作,还是一个时刻准备献身的工作。谁也不知道余震什么时候来到自己的身边,但天佑好人,虽然在二十多天的拍摄中我们时时刻刻感受着余震的威胁,但幸运的是全组六十多人无一伤亡。

无情的灾害,让无数生命在瞬间消失,断壁残垣之下,我们的兄弟姐妹依然在黑暗中顽强生存。死者已逝,但他们还有亲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爱心将成为他们最坚强的后盾。值此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感谢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电影《生命的托举》小说版,感谢投资人郑小平先生、王人殷老师、韩志君先生、郭汉祥校长、王迎庆社长、导演刘魁对我人格的信任和工作的支持,感谢所有参加影片《生命的托举》研讨会的领导、专家、院线代表、媒体朋友给我们提出的很多宝贵意见,感谢所有对电影《生命的托举》贡献过心血和汗水的兄弟姐妹们,我们在北川县擂鼓镇一起度过了十多天难忘的日日夜夜,虽然艰苦但我会一生铭记。

作为我国教育系统首部抗震电影《生命的托举》将作为一份特殊的礼物奉献给全国的教师们。从5月12日到5月22日,凡持有工作证的老师将可免费到华夏电影公司所属的全国28个地区的城市、社区乡村、大学校园影院等10000多个放映点,免费欣赏《生命的托举》这部电影。这也是我们文化工作者在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对在地震中为救学生而牺牲的园丁们的最好怀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生命的托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华杰//黎丽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6030810
开本 32开
页数 1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09-05-01
首版时间 2009-05-01
印刷时间 200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37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