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集子,更是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这里面有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而其“仁”和“礼”的核心思想自始至终贯彻全书。其中有不少的言论在当今仍被公认为至理明言。
| 图书 | 论语(注音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集子,更是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这里面有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而其“仁”和“礼”的核心思想自始至终贯彻全书。其中有不少的言论在当今仍被公认为至理明言。 内容推荐 对于小朋友而言,读《论语》,还要特别留心孔子谈论自己的学习心得。孔子本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出身低微。三岁丧父,十七岁时又丧母。司马迁说:“孔子贫且贱。”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能干很多粗重的活。)迫于生计,他甚至在人家办丧事、喜事时当过吹鼓手。生于逆境中的孔子为什么能成为人类最了不起的大思想家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孔子好学且会学。勤学,也善学的孔子堪称学习能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耳熟能详的话,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孔子谈论到的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等至理名言永远不会过时。这样的话,《论语》中有很多,我们要是能铭刻在心,将会一辈子受用不尽。 小朋友,《论语》中的话,大部分你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有些内容不太懂,也不要心急,你可以请教师长或家长,也可以查阅译文、注解,读懂大概的字面意思就可以了。书中涉及的治国之策、修身之法、为人处世之道等常识,我们暂时理解不透彻也没关系。随着我们的成长,那些道理自然会被我们悟透的。但有些内容,我们是可以边学边思边用的。比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千万不要施加给别人。这八个字,让西方的所有哲学家和政治家吃惊。因为古往今来,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寻找一个人与人、国与国甚至人与自然之间和平共处的良策。结果,大家发现,无数的学者用了无数的文字提出的建议其实都被这八个字涵盖了。想想看,假如你有跟同伴处得不愉快的时候,有争执甚至吵闹的时候,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只要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你说,关系是不是就不会恶化呢? 目录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导读:我们这样读《论语》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论语(注音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剑亮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92560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0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09-06-01 |
| 首版时间 | 2009-06-01 |
| 印刷时间 | 2009-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222.2-4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05 |
| 宽 | 138 |
| 高 | 11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