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改造与重建”为主线,用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在已有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解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文本,剖析实践个案,对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道德秩序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客观的评述与总结。
图书 | 破与立的双重变奏--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社会道德秩序的改造与建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文以“改造与重建”为主线,用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在已有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解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文本,剖析实践个案,对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道德秩序建设理论与实践进行客观的评述与总结。 目录 前言 第1章 乡村道德秩序演进的动力 1.1 经济动力:重构现代经济伦理/13 1.2 政治动力:国家(政党)进入乡土社会的前提/22 1.3 社会动力:集体行动的逻辑/32 1.4 文化动力:构建现代理性的惯性冲动/39 第2章 新中国成立前乡村社会道德秩序的结构与功能 2.1 超现实的道德“终极力量”/49 2.1.1 超自然想象的多样性与丰富性/53 2.1.2 世俗与超自然的时空转换设计/56 2.2 神秘的道德符号体系/58 2.2.1 话语符号/59 2.2.2 道德审美符号/63 2.2.3 偶像符号/66 2.3 复杂的道德教化体系/77 2.3.1 教化空间/78 2.3.2 教化仪式/84 第3章 传统乡村社会道德秩序的解构 3.1 共同记忆的中断/91 3.1.1 解构道德的记忆符号/92 3.1.2 封存乡村社会集体记忆的内容/98 3.1.3 挤压乡村社会集体记忆的空间/99 3.1.4 对乡村社会集体记忆的相关人物的控制/102 3.2 空间与仪式的废弃/106 3.2.1 自然消亡/107 3.2.2 强制消亡/109 3.3 解构的路径安排/115 3.3.1 激发民众对传统乡村道德观念与秩序的自觉否定和抵抗/115 3.3.2 道德谴责运动/121 第4章 中国乡村社会道德权威与精英的瓦解与再造 4.1 传统乡村社会道德权威与精英的生成机制/130 4.1.1 世袭/131 4.1.2 考试选拔/133 4.2 传统乡村社会道德权威与精英生成机制的瓦解/140 4.2.1 中断道德权威与精英的遗传与继承机制/140 4.2.2 瓦解道德权威与精英的选拔与培育机制/141 4.3 现代乡村社会道德权威与精英的再造/144 4.3.1 委派道德权威与精英/144 4.3.2 扶持新的道德权威与精英/156 第5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社会道德教符号的重建 5.1 以毛泽东为旗帜:新道德符号的时代标志/173 5.2 置换与更新:新道德话语符号的重建/180 5.2.1 置换传统道德话语符号的内容/181 5.2.2 重建道德话语符号的创新途径/184 5.2.3 更新道德话语符号的表达方式/191 5.3 服饰:新道德审美符号的革命性转变/193 5.3.1 服饰符号的制造由家庭手工业转化为社会化大工业/194 5.3.2 形式上由纷繁多样向简单统一转化/196 5.3.3 服饰符号的象征意义的多重特征/198 第6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社会道德教化体系的重构 6.1 道德教化空间的重构/203 6.1.1 生产性道德教化空间/203 6.1.2 集会性道德教化空间/213 6.1.3 娱乐性道德教化空间/220 6.2 道德教化仪式的再造/228 6.2.1 宣誓与拥护/229 6.2.2 道德教化运动/232 第7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社会道德建设的内容和特征 7.1 美好的将来:道德实践的终极动力/237 7.2 阶级忠诚代替家族忠诚/243 7.3 行政空间代替家族一村落空间/253 7.3.1 家族型道德空间的解体/253 7.3.2 自然村落型道德空间的分割/255 7.3.3 行政控制空间的边界划定标准/260 7.4 控制型道德范式代替自治型道德范式/262 7.4.1 控制型道德范式的前提与条件/263 7.4.2 控制型道德秩序的表现形式/269 结语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破与立的双重变奏--新中国成立初期乡村社会道德秩序的改造与建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谢迪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85675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6 |
出版时间 | 2009-04-01 |
首版时间 | 2009-04-01 |
印刷时间 | 2009-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2-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35 |
宽 | 175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