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数千年来经历着治与乱、安定与动荡的循环。这种循环,在某种意义上说,与国家的盛与衰、王朝的兴起和败亡有密切的关系。新王朝的开国,可以说是每一循环周期起始时标志。研究历代王朝的开国史是有重要学术意义的。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中这样的若干片断进行总结和分析,应当有利于对数千年来政治生态总体演进过程的理解和分析。
| 图书 | 中国历代王朝开国检讨/资政通鉴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政治数千年来经历着治与乱、安定与动荡的循环。这种循环,在某种意义上说,与国家的盛与衰、王朝的兴起和败亡有密切的关系。新王朝的开国,可以说是每一循环周期起始时标志。研究历代王朝的开国史是有重要学术意义的。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中这样的若干片断进行总结和分析,应当有利于对数千年来政治生态总体演进过程的理解和分析。 内容推荐 一部政治史,既是翻天覆地的革命史,又是治国安邦的执政史。长期以来,对于革命史的研究昌盛不衰,而对于执政史的研究鲜有问津。其原因盖在于革命者的身份总是正方,而执政者往往被冠以反方之名。至于今日,革命者们值得敬仰,但执政者的教训与得失亦当引起应有的关注。基于此,我们就中国历代王朝执政史上的重大问题,邀请国内知名学者逐一论述,成此《资政通鉴》。对于九百年前的《资治通鉴》,我们不敢高攀,唯师法其精神,略效一二而已。 目录 绪论 (一)狡兔死、走狗烹与功臣问题 (二)《过秦论》与前王朝的清算问题 (三)经济与民生的匡救 (四)社会秩序的恢复与重建 (五)开国之君与第二代君主的过渡 一 有多少代王朝,就有多少部开国史 二 古代王朝“开国”的基本模式 三 开国模式之一:造反 四 开国模式之二:篡夺 五 开国模式之三:侵灭 六 开国史的个案分析:斩蛇剑——刘邦帝业象征 七 开国史的个案分析:王莽“始建国” 八 开国史的个案分析: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 九 政治危局:开国君主的机会 十 开国皇帝的文化资质 十一 成功的“王侯”和失败的“贼寇” 十二 “杀功臣之讥”:“狡兔死,走狗烹”的政治文化分析 十三 开国初期的政治定式:功臣执政和功臣子弟执政 十四 开国之主怎样收拾残局 十五 开国之主怎样拨乱反正 十六 分封:权力的再分配 十七 政策调整:取与守不同术 十八 开国之初的文政与武事 十九 舆论的利用和舆论的控制 二十 “让步政策”?“反攻倒算”? 二十一 军人在开国史中的作用 二十二 第一代和第二代:开国君主执政权力的交接 二十三 开国史舞台上的旦角 参考书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历代王朝开国检讨/资政通鉴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子今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泰山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34720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7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20 | 
| 出版时间 | 2009-04-01 | 
| 首版时间 | 2009-04-01 | 
| 印刷时间 | 2009-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7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20.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3.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山东 | 
| 长 | 240 | 
| 宽 | 165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