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一批有特色的选修课、专题课与有影响的演讲,以课堂录音为底本,整理成书时秉持实录精神,不避口语色彩,保留即兴发挥成分,力求原汁原味的现场氛围。希望借此促进校园与社会的互动,让课堂走出大学围墙,使普通读者也能感知并进而关注当代校园知识、思想与学术的进展动态和前沿问题。

内容推荐

本书以作者所译、杨祖陶先生校的《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初版,2005年第4次印刷)为读本、采取逐节讲解的方法,尽量追踪和重现出康德本人在写作该书时的思路;而在某些困难的地方则根据需要进行逐句讲解,特别是最困难的序言和导言部分,全部都作了逐字逐句的解读。作者相信经过这样的解读,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难点已基本上扫除了。这些讲解大都由作者在课堂上讲演的录音整理而成,保持了课堂讲课的现场感和生动感,同时配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和作者的即席回答,少数没有录上音的部分由作者补写完备。本书的这种讲法和写法,在国内还是第一次。

康德是人类有史以来少数几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康德哲学两百多年来一直是国际学术界长盛不衰的话题,不仅在纯粹哲学的领域,而且在自然哲学,道德哲学、美学、宗教学、心理学、历史哲学、法哲学、文化哲学,人类学,逻辑学等领域,康德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与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比起来,《判断力批判》广泛地涉及了上述所有这些领域,视野更加开阔,而且构成了他整个批判哲学建筑的最后一块“拱顶石”。因此,不读懂“第三批判”,就不能说真正读懂了康德。但第三批判比起前两个批判来在某种意义上更难读懂,它不仅要求有前两个批判作为阅读的前提,而且本身也是对一些更深层次的原理的探讨。所以长期以来、对康德哲学的研究在第三批判方面是最为薄弱的、也是最为混乱的。作者从80年代初以康德《判断力批判》做硕士论文以来、二十多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深感康德这部著作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它的意义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目录

序言

第一讲 康德哲学体系简介

 1 《纯粹理性批判》

 2 《实践理性批判》

 3 《判断力批判》

 提问和回答

第二讲 序言和导言(一)

第三讲 序言和导言(二)

 提问和回 答

第四讲 序言和导言(三)

 提问和回答

第五讲 审美判断力批判(一):分析论

 1 美的分 析论

 2 崇高的分析论

第六讲 审美判断力批判(二):演绎及其他

 1 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

 2 艺术论

 3 辩证论和方法论

第七讲 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一)

 1 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导言

 2 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分析论

 3 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辩证论

第八讲 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二)

 1 附录:目的论判断力的方法论

 2 对目的论的总注释

 3 对“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通俗串讲

 提问和回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邓晓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29140
开本 16开
页数 4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5
出版时间 2008-07-01
首版时间 2008-07-01
印刷时间 200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516.31
丛书名
印张 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81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