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是一个光辉的起点,从汉魏乐府,到唐宋以后的古近体诗,源远流长。尤其是格律诗,以其优美而独特的古典韵律誉满全球,一些名篇名作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继承和发扬我国诗歌的优秀传统,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 图书 | 作诗漫话/古典文学名师讲座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是一个光辉的起点,从汉魏乐府,到唐宋以后的古近体诗,源远流长。尤其是格律诗,以其优美而独特的古典韵律誉满全球,一些名篇名作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继承和发扬我国诗歌的优秀传统,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 内容推荐 本书试图从实用的角度,为初学作诗者了解一些门径而作,因而重点在于阐述古典诗歌的基本原理,为古近体诗的写作提供一些要点与技巧方面的知识,并对古近体诗创作中正反两方面的实例作对比和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在诗体、诗律、诗韵、诗法等几个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征。就诗体来说,中国诗史上各种诗体是并行不悖、多头发展的。中国古体诗歌的各种体裁基本上在唐代定型,唐代还最后完成了格律诗体的创造。可以说,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了唐诗,技巧完全成熟了,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就诗律来说,古近体诗在字数、用韵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律,尤其是格律诗,使诗歌充分地表现出它的音律美,更适合于抒情。这种体裁,严整地讲究声律,讲究平仄,讲究修辞,而又做到变化万端,这在世界诗歌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就诗韵来说,我国古典诗歌从《诗经》开始就是非常讲究韵律的。 目录 第一章 概说 一 诗的特质 二 诗的流变 三 诗的阅读 四 诗的写作 第二章 诗体 一 古体诗 二 格律诗 三 变体诗 第三章 诗律 一 字数 二 平仄 三 对仗 四 拗救 第四章 诗韵 一 诗韵常识 二 押韵规则 第五章 诗法 一 语法 二 用典 三 炼字 四 修辞 附录 一 诗韵举要 二 声律启蒙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作诗漫话/古典文学名师讲座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胡可先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153825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5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55 |
| 出版时间 | 2008-06-01 |
| 首版时间 | 2008-06-01 |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9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184 |
| 宽 | 130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