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把栏杆拍遍/上海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影响你高中时代的一本好书,帮助中学生朋友学会读书、提高读书能力而编写的好书。本书是著名作家的经典散文作品,语言规范、情理交融、每一篇几乎都从某个角度启示阅读者去体悟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本书由特级教师倾力推荐、帮你提高语文素养与考试成绩。

本书是上海著名中学师生推荐《影响我高中时代的一本好书》书系中的其中之一。本书每一篇几乎都从某个角度启示阅读者去体悟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内容推荐

本书收集著名散文作家梁衡近年苦心创作的散文精品五十余篇,集中展示作家的精神境界与文化品位。

收入本书的作品多以写人为主。有铁甲烈马、威风凛凛,以武起事又以文为业的大词人辛弃疾;有被皇家发配边荒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位功臣林则徐……此外,作者的一批极具个性与人文内涵的山水散文,也在本书的收集之列。

作者写人突出文学与政治纠葛的背景,善用理性分析和形象表现,因此,作品大多视野宏阔,充满磅礴气势。作品融“大事、大情、大理”于一体,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气息,同时也赋予作品以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目录

编注者说

师生推荐的N个理由

  欣赏梁衡之工

  理与情铸就的美

  青年的责任

第一单元

  把栏杆拍遍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武侯祠前的沉思

  乱世中的美神

  读柳永

  读韩愈

  觅渡,觅渡,渡何处

  大无大有周恩来

  特利尔的幽灵

  单元链接

第二单元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三十年的草原四十年的歌

  跨越百年的美丽

  青山不老

  单元链接

第三单元

  晋祠

  吴县四柏

  冬日香山

  人与石头的厮磨

  九华山悟佛

  到处都伸出乞讨的手

  在美国说钱

  单元链接

第四单元

  忽又重听《走西口》

  书与人的随想

  奉献给死者的艺术

  这热辣辣的生命之美

  佩莱斯王宫记

  单元链接

附:《觅渡》自注

试读章节

如果秋白是一个如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声:“你朝爷爷砍吧,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许人们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他从一开始就不是舞枪弄刀的人。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老师也挤进来听。后来成为大作家的丁玲,这时也在台下瞪着一双稚气的大眼睛。瞿秋白的文才曾是怎样折服了一代人。后来成为文化史专家、新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当时准备结婚,想求秋白刻一对印,秋白开的润格是50元。郑付不起转而求茅盾。婚礼那天,秋白手提一手绢小包,说来送金50,郑不胜惶恐,打开一看却是两方石印。可想他当时的治印水平。秋白被排挤离开党的领导岗位之后,转而为文,短短几年他的著译竟有500万字。鲁迅与他之间的敬重和友谊,就像马克思与恩格斯一样的完美。秋白夫妇到上海住鲁迅家中,鲁迅和许广平睡地板,而将床铺让给他们。秋白被捕后,鲁迅立即组织营救,他就义后,鲁迅又亲自为他编文集,装帧和用料在当时都是第一流的。秋白与鲁迅、茅盾、郑振铎这些现代文化史上的高峰,也是齐肩至顶的啊。他应该知道自己身躯内所含的文化价值,应该到书斋里去实现这个价值。但是他没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只要能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举全身而自燃。他的俄文水平在当时的中国是数一数二的,他曾发宏愿,要将俄国文学名著介绍到中国来,他牺牲后鲁迅感叹说,本来《死魂灵》由秋白来译是最合适的。这使我想起另一件事。和秋白同时代的有一个人叫梁实秋,在抗日高潮中仍大写悠闲文字,被左翼作家批评为“抗战无关论”。他自我辩解说,人在情急时固然可以操起菜刀杀人,但杀人毕竟不是菜刀的使命。他还是一直弄他的纯文学,后来确实也成就很高,一人独立译完了《莎士比亚全集》。现在,当我们很大度地承认梁实秋的贡献时,更不该忘记秋白这样的,情急用菜刀去救国救民,甚至连自己的珠玉之身也扑上去的人。如果他不这样做,留把菜刀作后用,留得青山来养柴,在文坛上他也会成为一个、甚至十个梁实秋。但是他没有。

6.由于《三国》、《水浒》和诸多武侠小说的灌输,一般中国人脑子里的英雄都是力量型的,不惜力、不惜命,所谓两肋插刀,一诺千金,长于力而短于理。如张飞、李逵、项羽、秦琼等,就是对智力和威望较高的关羽、岳飞也是着力渲染其长枪、大刀上的功夫,这是一种图痛快的误导。英者英明、聪明;雄者强胜有力。只靠强力当不了英雄,重在英明识大理,识社会规律之理,顺乎历史潮流。这样的人不图痛快。不轻言死,他一息尚存,就用每一分力、每一点知识、每一点的可能去推动历史,将自己的生命挤出每一滴油去润滑历史的车轮,直到最后力气和机会全部用尽,才以身当烛,跃向死亡,化作最后一束光,照亮历史。周恩来在最后岁月中于病床与“四人帮”苦斗亦属此。这才是英雄。理性英雄,历史英雄,而不是意气英雄。所以他能担大任,吃大苦,受大辱。无论其大事成与不成都是英雄。史可法守扬州,明知不可守而守;谭嗣同变法事发而不逃.明知死而就死。抗日名将张自忠在阵地将失,身为主将完全可以安全撤离的情况下,甘愿留下来与将士一同殉国。

7.所有的人在正与邪、善与恶之间都可以选择正和善,都可以成仁取义,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有业务成就。以业务巨匠、大师而自愿捐躯成仁取义者,就如元帅、将军去舍身堵枪眼,其心其情更感人,其悲剧涵义更撼天地。

8.“资源”有多宜性,如土地可种田,可开工厂,可建住宅等,资源利用,是于多种可能中择优选其一。人这种资源最具多宜性。一个人可以干三百六十行,唯有冒死的工作是轻易不选的,尤其当他才华横溢、成绩卓著之时。所以各国在战争时期,一般科学家、艺术家、学者都不上前线,尽量转移保护,不是保其命,是保其才,保国家财富资源。民族灾难当头,国家宁肯牺牲更多常人而将生的希望留给少数英才,这是国家全局利益。如果个人自恃有才,让别人为自己去死,这不是为国惜才,是为己保命,是极端个人主义。当为国为民去献身时人的价值只剩下一个“义”,这时人人平等,只要有生命的人都可以做到这个“义”,这时,就是一个最普通的人勇敢就义也可以霎时激起全民族的尊敬,而一个最知名的人的退缩也可激起全民族的唾弃。

9.只以中共一大12个代表为例,在以后的大浪淘沙中就分出了英雄与叛徒。第一个牺牲的是何叔衡,1935年死于突围途中,以后还有邓恩铭(1931)、陈潭秋(1943)被捕后死于敌人的屠刀下。张国焘1938年叛变革命;周佛海1938年成了汉奸;另一汉奸陈公博,1946年被判处死刑。

10.理性最强,理不可挡。历史上弱身而担大任,并以死明理之例甚多。这是任何强敌都无法使之屈服的。P211-213

序言

编这样一套书,出于三个目的——

一是让中学生朋友们共享同龄人的精神资源。每个中学语文尖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化阅读,这种个性化阅读多数情况下应当是有普遍价值的,因为毕竟大家的年龄相当,阅历相似,文化背景相同。他们所以成为语文尖子当然有诸多原因,但他们的个性化阅读一定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把那些语文尖子的个性化阅读且具有普遍意义的著作,让语文尖子们自己向同龄人推荐,说出自己阅读的意义或方法,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朋友应当是有益的。

二是增加同学们的情感和思想积累。这就先要说到“应试”教育了。可以说白了,没有情感浓度和思想深度的应试者,至少在目前的语文应试中,他是无法得到高分的。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古诗词鉴赏,或是文言理解,作文就更不用说了,没有真情分辨与把握,没有思想综合与揭示,他最多只能拿到最基础的分数。基础分是多少?及格。因此,要想在语文考试中获得高分,就必须注重情感与思想的积累。鉴于这种思路,我们在编选、点评这套丛书时,就特别注意了情感与思想的提升。其实,一个真正的读书者,是永远把情感与思想历练放在第一位的。这样的读书者不仅可使自己成为有人情味的人,有思辨力的人,而且永不会被迷惑,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就更不在话下。要特别提及的是,如果你是一个真想学好语文的人,就千万别相信那些所谓应试技巧之类的书。按这种书的技巧指导,你从高一练到高三也出不了头。你可以不买这套书,但不能不听这样的忠告。

三是倡导一种语文观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是协调学习者与社会的关系。就中学生而言,如何与同学朋友交往,与家长交心,与老师交流,与陌生人相待,是一门重要的课业,但今天的教育基本忽略了这一课业。我们在这套丛书的编选、点评中,也期待在这方面有所为。首先从第一辑的选题看,《寂寞圣哲》整体上是思考入与社会的关系,思考作为个体的人与作为社会的人应如何更好地获取幸福与尊严;《怅望千秋》很大程度上是传承一种精神,那是伟大的唐诗精神——以李白和杜甫为代表的集傲岸与悲悯于一体、集生活与艺术于一身的高贵精神;《古典幽梦》引导阅读者在寻找真实中确立自我与环境、社会的关系;《夹缝中的历史》将广为人知或鲜为人知的历史大事或小事联类贯通,让阅读者从历史发现、甄别、揭示中获取真知;《把栏杆拍遍》每一篇几乎都从某个角度启示阅读者去体悟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事实上应试能力也是人与社会的一种协调能力。如果把眼光放远大点,我们就能看到,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无数次的大大小小的应试。一个没有应试能力的人是不能容于社会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把应试妖魔化了。这不能怪应试本身,而应责怪社会对应试的理解过于偏狭,对中学生应试的操作过于单一。我们只是期待,阅读这套丛书的同学能获益,哪怕是从最基本的应试上获益。

本丛书编注各分册的主持分别是:《寂寞圣哲》——黄荣华,《怅望千秋》——黄荣华、商慧锦,《把栏杆拍遍》——江汇、李郦,《古典幽梦》——李郦,《夹缝中的历史》——李郦。

书评(媒体评论)

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人文素养,才能在考试中高屋建瓴,应付裕如,稳操胜券。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黄玉峰

梁衡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了别样的文本,也为中学生朋友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这就不难理解,梁先生为何会成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选语文课本最多的一位。

复旦大学附中语文教师 黄荣华

握笔之人必定早与笔下之人有过精神上的冲撞、思想上的交汇,才可能袒露心灵,直逼心灵,进而写出心灵,才能期待另一颗心灵的接引,引发读者心灵的颤动。

华东师大二附中 耿丽婷

只有被感情浸透了的文字才是有生命的,才能打动人。读着梁衡的文字,被那一段段意味深长、振聋发聩的历史叙述感染:被那一个个彪炳史册、栩栩如生的风云人物感动,那是一种过目不忘的深刻。

上海市进才中学 吴婷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把栏杆拍遍/上海著名中学师生推荐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衡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864567
开本 32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12-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7
出版地 上海
210
14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