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吴励生先生的学术评论集——《学术批评与学术共同体》,全书分上、下两编:学案研究、学术评论。收录文章包括《学术·学术批评·学术共同体——关于杨玉圣学术志业的综合批评之一》、《转型期学术中国的守夜人——关于杨玉圣学术志业的综合批评之二》、《把知识开放出来的思想和思想者——邓正来知识批判之一》等。
图书 | 学术批评与学术共同体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吴励生先生的学术评论集——《学术批评与学术共同体》,全书分上、下两编:学案研究、学术评论。收录文章包括《学术·学术批评·学术共同体——关于杨玉圣学术志业的综合批评之一》、《转型期学术中国的守夜人——关于杨玉圣学术志业的综合批评之二》、《把知识开放出来的思想和思想者——邓正来知识批判之一》等。 目录 为了我们的学术理想——写在吴励生著《学术批评与学术共同体》即将面世之际 我的个人话语实践如何成为可能(自序) 上编:学案研究 学术·学术批评·学术共同体 ——关于杨玉圣学术志业的综合批评之一 转型期学术中国的守夜人 ——关于杨玉圣学术志业的综合批评之二 把知识开放出来的思想和思想者 ——邓正来知识批判之一 学统与道统反思:解构体制化学术 ——邓正来知识批判之二兼与魏敦友、刘军宁二君商榷 测不准的孙绍振 从文本细读到理论范式 ——初论孙绍振 二元转化错位:孙绍振的解构 ——二论孙绍振 幽默:错位范畴的拓展与延伸 ——三论孙绍振 回到文学本身:双重解构与多重冲击 ——四论孙绍振 惊心动魄的阅读和文学知识的演进 ——五论孙绍振兼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比较 诗与思的搏斗:一个诗人的诗学 ——毛翰论之一 语言的“季节”:人文激情与东方情调 ——毛翰论之二并以诗集《陪你走过这个季节》为例 为排除结构中的汉诗作论作史 ——毛翰论之三 下编:学术评论 关于当下三个知识分子文本的综合批评 ——《往事并不如烟》《运送正义的方式》《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读后 教育制度改革是所有改革的桥头堡 ——从贺卫方先生发出的公开信说开去 学术共同体与真学术 ——兼谈贺卫方先生的学术理念及其代价 关于“研究者的研究” ——评余三定先生《新时期学术发展的回瞻》 悲哉,不能承受的“中国规则”者 ——从李世洞教授、《学术批评网》当被告看中国学术制度的严重缺陷 关于“美文”与本质主义 ——读邓正来《警惕一种表达方式上的本质主义》 转型中国的双重担当 ——为《律师文摘》创刊五周年而作 从嘈杂的文化研究语境中突围 ——《东南批评理论》第1辑主编寄语 文学的困厄之境与困在何境(代跋) ——关于当下文学困境与突围之潜在可能性对话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学术批评与学术共同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励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91893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9 |
出版时间 | 2008-11-01 |
首版时间 | 2008-11-01 |
印刷时间 | 2008-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32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