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曲水园/上海古典园林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第一本专写曲水园的著作,它的出版,填补了曲水园园史上的一个空白。

本书记录了曲水园的沿革和兴衰,突显了曲水园高超的造园艺术,揭示了曲水园楹联的旨趣、历史文脉和意境,点明了曲水园古树名木的文物价值,汇集了有关曲水园的诗文和传说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曲水园独特的文化内涵。

本书融文艺性、科学性、资料性为一体,语言通俗,文笔清新,一定会受到广大游客和园林爱好者的欢迎。

内容推荐

曲水园以水见长,又以小巧玲珑、典雅古朴而著称。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内涵、优美的园林景观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让人领略到一种特有的静谧之美。

本书将园林历史梳理得脉络清楚,记录了曲水园的盛衰转换,直至在新世纪之初欣欣向荣达到历史上最辉煌的过程;对园中碑文石刻、历史文献、楹联匾额作了比较精当的阐述;对园中的景点从文学的、园林艺术的角度进行了观赏介绍;对园中的古树名木、珍稀植物用生物学、园艺学的观点作了精湛的评析;把曾经流传在民间的零星掌故,挖掘整理成可读性很强的传说故事。总之,本书一册在手,便可对曲水园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秀美的园林景色了如指掌。

目录

序/1

第一章 古园春秋/1

第二章 景点风光/9

 仪门/10

 凝和堂/12

 恍对飞来/14

 花神堂/16

 荷花池/18

 迎曦亭/20

 接景廊/22

 牡丹亭/24

 水月亭/26

 邀月廊/28

 听橹阁/30

 机云亭/32

 绿波廊/34

 衍圣亭/38

 镜心庐/40

 清籁山房/44

 睡莲池/46

 竹榭/48

 石鼓文书艺苑/50

 小飞来/52

 佛谷亭/54

 小濠梁/56

 玉字廊/58

 得月轩/60

 御书楼/62

 有觉堂/64

 夕阳红半楼/66

 舟居非水/68

 涌翠亭/70

 咏真斋/72

 附:俯瞰曲水园及曲水园示意图/74

第三章 传说故事/77

 品质惩赌/78

 庚申血雨/78

 虽分犹合的九曲桥/79

 蛟龙清泉/80

 灵园旧事/81

  喜雨桥得名之谜/81

 瘦东谐趣/83

 米拜石的来历/84

 九峰一览为何而建/85

 豢鹤情深/86

 坡仙古迹/88

 水月亭与放生池/89

第四章 楹联赏析/93

 凝和堂南/98

 凝和堂东/99

 凝和堂西/100

 凝和堂正厅/101

 花神堂廊/102

 花神堂门柱/1。3

 恍对飞来/104

 牡丹亭/105

 水月亭/106

 邀月廊/107

 听橹阁外/108

 听橹阁内/10g

 机云亭/110

 迎曦亭/111

 九峰一览/112

 佛谷亭/113

 小濠梁/114

 茶室/115

 棋室/116

 有觉堂/117

 石鼓亭南/118

 石鼓亭北/119

 西大门内/120

 西大门外/121

 夕阳红半楼/122

 舟居非水/123

 涌翠亭/124

 清籁山房/125

 镜心庐/126

 衍圣亭/127

 咏真斋/128

第五章 古树名木/131

 银杏/134

  白皮松/136

 罗汉松/137

 桧柏/138

 紫薇/139

 桂花/140

 枸骨/141

 厚壳树/142

 黄杨/143

 榉树/144

 女贞/145

 朴树/146

 青枫/147

 紫藤/148

 广玉兰/149

 香樟/150

 盘槐/151

  拓树/152

 石楠/153

第六章 诗文集锦/157

 曲水园二十四咏/158

 灵园记/162

 玉字廊三块石碑诗抄/163

 刘云房纪游诗/166

 重修城隍庙并凿放生池记/167

 古典园林,新式生存/168

 曲水园重修记/170

 历史淌过曲水园/171

 梦中之园/173

 改造古典园林的一种思路/175

 曲水园中尽芳菲/178

 漫步曲水园/181

 银光异彩,美轮美奂——踏雪访曲水园石鼓文书艺苑/183

跋/186

试读章节

石鼓文书艺苑

石鼓文书艺苑位于曲水园西部,是展览石鼓文及有关书法作品之处。

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文字刻在十块鼓形的花岗石上,每块刻一首歌咏秦国君游猎之事的四言诗。每首诗十八或十九句不等,修辞、用韵、风格俱与《诗经》相近,应是《诗经》同时代的作品。所刻书体,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历代书法家对其评价很高。石鼓原存天兴(今陕西凤翔)三畴原,唐初被发现。历代文人多有诗篇题咏。石鼓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瑰宝,是“石刻之祖”,被称为”神物”、“中国第一古物”。原石鼓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曲水园石鼓文书艺苑展出的是仿制品。

从睡莲池向西走进石鼓文书艺苑大门,左侧是环绕院子南、西、北三面的古色古香的长廊,因长廊墙上嵌有84块石碑,被称为“碑廊”。碑文用各种字体书写,草书、小篆、行书、楷书、行草书、章草书、金文字等应有尽有。碑廊共分五大板块:一、历代名家赞颂和研究石鼓文之诗文摘句;二、历代研究石鼓文名家之原墨迹摘录;三、中外历代名家临摹之石鼓文:四、集石鼓文字的对联和格言;五、历代有关的书画文史名家的墨迹联或格言。徜徉碑廊,游客有登上石鼓文化殿堂和步人中华书法艺术世界之感。碑廊的尽头是“写意亭”,飞檐翘角颇为轻灵。六角宝顶,雕有孔雀、老虎、鸳鸯、牡丹花等图案。“写意亭”这亭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国画中用笔不求工笔的画法,喻指游完碑廊后游客对石鼓文已有大概了解;二是在沪语方言中“写意”即“惬意”,即游客对碑廊一定称心满意。

石鼓文书艺苑的花圃里,排列着10件石鼓仿制品。每件石鼓都取所刻的一首诗的前两个字为题,分别为《吾车》、《淠殴》、《田车》、《銮车》、《需雨》、《作原》:《雨师》、《马荐》、《吾水》、《吴人》。10件石鼓的排列,是在查阅了历代多部研究石鼓文经典文献后才决定其次序的。为方便游客阅读,除原诗外,每件石鼓的基座上都附有用现代文字写成的该诗大意。

石鼓文的特点是一个“古”字,而曲水园是上海五大古园之一,两者十分吻合。为了突出石鼓文的古老,苑内的植物配置以“秋韵”为主题,也就是以种植秋天观赏的植物为主,但又尽力避免单调感。苑里有用竹篱围成的大小不等的花圃,有的单植一棵水杉树,有的在水杉树中配置了花灌木,如:石榴、香橼、桂花、蜡梅、洒金珊瑚、八角金盘、山茶花、金钟花、鸡爪械、紫荆、黄馨、迎春花、垂丝海棠、棣棠、枸杞等,地被植物为麦冬,自然分布一些菊科植物。到了秋天,但见石鼓文书艺苑里黄澄澄的是香橼和桂花,红彤彤的是石榴和枫叶,橘红的是枸杞……一切花卉果实都像石鼓文那样古老而又充满了生命力。

石鼓文书艺苑的中央是一座八角形的“石鼓亭”。亭顶是一头朝东而望的梅花鹿,似要把曲水园美景尽收眼底。亭南北两面的柱子上各有一副楹联。南面的楹联是:“马鹿永怜鸣硕树,鲤鲂同乐游清流。”横批是“康乐永好”。北面的楹联是:“逢兽不栗为骜马,处罟安宁方真贤。”横批是“驾舫济渊”。这两副对联及横批所用之字都出自石鼓文,而现存的石鼓文仅272字。

小飞来

小飞来又称大假山,是曲水园的主景点,它位于园林中央,是整个园子的枢纽。大假山通过山顶的九峰一览阁,居高临下地把四周的古建筑,如凝和堂、花神祠、听橹阁、镜心庐、竹榭、清籁山房、得月轩等,组合成一个惠畅顺谐、自成风貌的有机整体。

小飞来东西绵延二十余丈,南北纵深十余丈;由黄石奠基,显得稳固坚实,山上植被完美,花草树木葱茏苍翠,奇峰异嶂,怪石嶙岣,富有山林野趣。  从园林的各个景点上山,有九条山道可循,登山石径大多盘旋曲折,移步之间,峰回路转,皆有美景可赏。从东面山脚下的虬龙洞探索而上,走出幽暗的洞口,豁然开朗,不知不觉已近山顶。从西面的得月轩长廊漫步走出坡仙阁,已经登上了假山;真是“楼与山接,山入楼中”,妙趣天成,无法不令人钦佩当年造园者的构思精巧。

小飞来的古树,皆是当年垒石堆山时旧物,虽然经历了一百余年的风霜侵蚀,虫蛀雷击,却反使它们盘根错节,树身长满虬结,交接的枝柯铺展出层层绿荫,给小飞来增添了无限生机和幽深的感觉,游人栖身山间,顿然忘却了城市的喧嚣,领略到了山林的清幽。

小飞来西侧建有一座造型新奇的佛谷亭,亭子为少见的三角形,小巧玲珑,游客小憩其中,俯视脚下的蜿蜒曲水潺潺而流,再看远处的华堂美轩,便有置身于诗境的感觉。

山顶上的九峰一览阁,是全园的精华,登上高阁,看那些精美雅净的楼台水榭、林石汀渚在苍翠茂密树荫衬托下,随处可以组成秀丽的图幅,或小桥流水,或碧波泛舟,或长堤卧桥,或池塘春草;随着目光的流转,这些胜景便组合成一幅《曲水园风景》的长卷。园中高大的名木古树与庄重典雅的古建筑,高低错落,或隐或现,相互映衬,尤其是在晴朗的早晨,寅曦初展,点点霞珠在树叶上闪闪放光,古建筑受光处明亮清晰,背光处浓荫凝重,给人以轮廓分明、层次丰富、色彩艳丽的视觉享受;假如有薄雾笼罩,细雨飘洒,白雪纷扬,这些华美秀丽的亭台楼阁就像浮动在云端的人间仙境了。沿着高阁的回廊细细品味,鸟瞰整座园林,南北两池荷绿水清,长堤亘绕,楼隐亭显,全园呈现出的一派古典美景尽收眼底,就连园外护城河的荡漾碧波,毗邻城隍庙的巍峨脊瓴也全在视野之中。遥想扩园叠山的当年,远眺云间九峰沉浮于三泖之中,烟云翻滚、风光无边的景象,就不难明白大假山之巅的楼台,之所以要被命名为“九峰一览”的缘由了。

佛谷亭

建在小飞来峰上的佛谷亭是一座极有特色、涵义丰富的亭子。各地园林中的亭子,角和边绝大多数是偶数,奇数的很少,五角亭尚偶能一见,而三角亭更是少之又少。为什么要建这座三角亭7造园者自有寓意。三角亭,三边都畅通无阻,含有“网开三面”之意,形象地反映古人所推崇的法网宽大、施恩放生之德,还寓有“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之意。

佛谷亭虽建在园林中,但充满野趣。它坐落在假山的半坡,东西两边悬崖陡直。悬崖下的山谷内隐有一穴,原深十余米,现因内塌,穴已浅。佛谷亭使假山别具一格。别处的假山,大多石块玲珑剔透,山形奇特巧妙,但游客一看就知道是人工之作,唯独这里的假山,很像真山,造型质朴,用黄石垒成。游客坐在亭内的座栏上,但见黄石横卧、小道蜿蜒、古树参天,如置身深山野林之间,有远离尘世之感。佛谷亭的顶原是茅草盖的,草顶是竹篱茅屋的象征,是古代隐士所居之处。难怪亭内外景色野趣盎然。

佛谷亭旁原有石刻“达佛谷”三字,用的是“达摩面壁”的典故。达摩,就是菩提达摩,此人本是天竺(古印度)人,南朝梁代时来中国。后渡江至北魏,居于嵩山少林寺,终日脸朝石壁打坐,默默无言,一直坐了九年之久。为了纪念这位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曲水园建造者把小飞来峰悬崖下的山谷取名为“达佛谷”,建在悬崖边的亭子也就取名为“佛谷亭”了。

曲水园全园地形近似三角形,佛谷亭建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所在处,它的三角形造型就有了全园的象征意义。此亭虽小,但去之则山空、谷虚、景缺,由此足见造园者的独具匠心。

P50-54

序言

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曲水园是建于清代早期的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古典园林。它与豫园、古猗园、秋霞圃、醉白池并称为上海五大古园。

曲水园占地近30亩,濒临护城河。它以水见长,园中的弯弯曲水连接着莲池荷塘,岸边的汀堤渚矶变幻多姿;以丹桂青松为代表的五十余株古树名木长势旺盛,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古建筑大都依山傍水而建,水潭水塘随处可见,草地平展,曲径通幽,景色天成,野趣盎然。曲水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江南水乡风韵园林特色。

近年来,青浦区人民政府投入了数以千万计的巨资,依照古园传统风貌,对曲水园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整修。青浦区市政局、绿化管理署在实施整修工程的同时,非常注重园林的文化建设:新修了石鼓文书艺苑,建立顾行伟陶瓷精品陈列馆,组织人员为园林量身定制了二十余副楹联,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撰写了这本能将曲水园二百余年沧桑变化和园中的文化蕴涵及众多优美景点展陈在读者眼前的《曲水园》。

《曲水园》将园林历史梳理得脉络清楚,记录了曲水园的盛衰转换,直至在新世纪之初欣欣向荣达到历史上最辉煌的过程;对园中碑文石刻、历史文献、楹联匾额作了比较精当的阐述;对园中的景点从文学的、园林艺术的角度进行了观赏介绍;对园中的古树名木、珍稀植物用生物学、园艺学的观点作了精湛的评析;把曾经流传在民间的零星掌故,挖掘整理成可读性很强的传说故事。总之,《曲水园》一册在手,便可对曲水园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秀美的园林景色了如指掌。

曲水园是青浦区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窗口,是青浦水文化旅游产业链上十分靓丽的中心环节,是改善青浦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设施,更是上海人民、青浦人民非常温馨、舒适的游览休憩中心。《曲水园》的出版发行也将在上述几个方面起到有力的推介作用。

龚海明

2008年6月

后记

本书是第一本专写曲水园的著作,它的出版,填补了曲水园园史上的一个空白。

本书记录了曲水园的沿革和兴衰,突显了曲水园高超的造园艺术,揭示了曲水园楹联的旨趣、历史文脉和意境,点明了曲水园古树名木的文物价值,汇集了有关曲水园的诗文和传说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曲水园独特的文化内涵。

出版本书,可以提升曲水园的文化形象,扩大曲水园的社会知名度,必将极大地促进青浦园林事业和旅游事业的发展。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市绿化管理局领导和区市政管理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区内各界人士的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融文艺性、科学性、资料性为一体,语言通俗,文笔清新,相信一定会受到广大游客和园林爱好者的欢迎。

张建明

2008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曲水园/上海古典园林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龚海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403623
开本 其他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4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73
丛书名
印张 11.33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0: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