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的面容(一个英国女画家尘封百年的记忆)
内容
编辑推荐

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窥见100多年前中国社会情况和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鳞半爪。它主要讲述了英国女风景画家艾米丽·乔治亚娜·坎普于1893年至1894年在山西度过的一年和1907年至1908年在途经山东、直隶、湖北、四川、云南各省的旅行中度过的六个月的经历及见闻。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可以说是集怀旧与休闲于一体。

内容推荐

旅途是一连串惊喜。当我和我的朋友越过边界进入缅甸时,感叹地说:“如果我们能装过身一路回去,那该多好!”这说出了我们两个人的心里话。

整个文明世界惊讶而钦佩地看着日本国最近的迅速演进,现在中华帝国决心作一个相似的改变。这是个困难得多的任务,而且由于中国的规模,对于整个世界很可能重要得多。中国人受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强烈鼓舞;他们有优良的心智,有将必要的改革进行到底的执着的决心。在过去的黑暗时代,他们是艺术、科学和哲学的先锋;所以我们可以满怀希望地期待一个更辉煌的未来,相信刚开始的新纪元对于中国也许是个越来越伟大的纪元。

目录

第一章 上海

第二章 山东,德国人的势力范围

第三章 乡间一日(山东)

第四章 山东丝绸

第五章 济南

第六章 圣地泰山

第七章 孔子故里:曲阜

第八章 黄河和大运河

第九章 1893年到山西的旅行

第十章 太原府

第十一章 北京

第十二章 京汉铁路:从北京到汉口

第十三章 扬子江上:宜昌到万县

第十四章 四川山路

第十五章 成都

第十六章 岷江

第十七章 峨眉山

第十八章 从四川入云南

第十九章 前往云南府的路上

第二十章 云南府

第二十一章 大理府

第二十二章 大理府到腾越

第二十三章 从中国入缅甸

第二十四章 中国现今的局势

试读章节

我第一次去中国的旅程倒胃口极了。我们所乘的船接近香港时,突然被卷进了一股台风的尾部,被它由着性子吹送了48个小时。这段时间里,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没有一点吃的,连一杯茶也喝不到;而且我们发现,要牢牢坐在一个座位上并非易事。当船从台风的暴风雨中出来,进入神奇的香港海湾时,就像进入了天堂;在我眼睛里,它是我所见过的最美丽的港口,我见过几乎所有最著名的港口,一点没想要改变自己的看法。第一次与一个新的国家接触时,假如正好遇上它的天赋被格外激发起来,造成的印象是不可磨灭的,从此以后中国对我来说就是一片有着无限美和魔力的国土了。我越是看它,就越是领会到它的魅力;即使它丑陋的地方也是吸引人的。

香港沿海岸躺着,后面突兀地竖起叫做山顶的悬崖峭壁,台风使它的一部分化作了废墟,掀掉了许多房屋的屋顶,所以这决非是它最靓丽的时候。想到它半个世纪以来的变迁,英国人的自豪感油然在我胸中腾起。它租让给英国人时是个荒凉的岛屿,居民5,000人;现在它是这个帝国的第二大港市,有238,724位居民。船民的数字庞大;全家祖祖辈辈居住在他们岸边的船中。在香港,东西方学着相互理解,愉快地生活在一起。中国商人是立法会成员,积极参与了香港的政府工作。香港不仅变成了东方最大的航运中心,也变成了东方最大的金融中心,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它每年向英国国库贡献20,000英镑的军事税。

从香港到上海不过一步之遥,乍看后者的欧化程度似乎与前者几乎一般无二。到了长江的一个河口之后,码头就在一个步行区的中央。步行区与道路之间用宽阔的草坪隔开,沿路排着这座城市最上乘的商业大厦,排了不止一英里。这是外滩,是这个租界令人印象最深的部分。也许应该说一下什么是“租界”,因为提及天津、汉口、上海等通商口岸时,这个名词不断被用到。这是授予欧洲人居住在某些规定的地区、拥有该处的财产(在中国,除中国人外,私人无权购买造房子用的土地,尽管内地偶尔也有这么做的)、处于欧洲法律的管辖之下、拥有自己的警察和管理自己的事务的一项权利。上海租界是1843年由乔治‘巴富尔爵士(当时是上尉)规划的,其基础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后来法国人得到一块与它毗邻的土地,再后来是美国人。许多欧洲人住在他们的租界外面,特别是有个英国人修了条漂亮的浓阴覆盖的路的区域,那路或许是世间最最曲折的——为了避免亵渎坟墓:它名为涌泉路。租界有自己的邮局,从这些国家里来的信你可以到那里去取。我们发现俄国邮局在一幢十分不正规的房子的阁楼上。

不过旅行者在上海上岸后不该乘车沿外滩前往令人愉快的里查饭店,而是应该绕个圈子去中国马路——南京路或者福州路,那都是人烟辐辏的街道,那里每20个人中有19个穿蓝袍,色调从最深的藏青到最浅的海蓝不等。人们习惯地认为中国人是恬静、没有干劲的,然而上海的交通量是如此之大,我不知道有哪个地方能更让你感觉到生意场的忙碌了。街上的人群几乎是清一色的男人或小伙子,因而很难想象什么地方能容纳妇女和儿童,甚至露台上、店铺里和马路上全都塞满了男人。据估计,上海每平方英里有160,000个居民。要知道上海会成什么样,真的必须游览一下旧上海;(像许多游客那样)由于它特有的肮脏污秽或者听信所有的中国城市都差不多的荒唐说法而不去游览,那是大错特错了。

真正的上海是从互成90度角的两个矮门洞进去的,那里不准任何交通工具通行;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街道狭窄曲折得连提物挑担的人都很难从人群中挤过去。房屋还算高,无数招牌(长而窄的木板,上面是从尾到头念的金字)悬挂在头顶上方,挡住了光线,妨碍了空气流通和驱除有害气味。店铺门口挂着一个个形状、大小、颜色各异的灯笼:点起来后,它们把一种宜人的魔力投射在下面的中国人身上,完全不同于电灯那种无情的强光。没有华而不实的商品陈列,因为没有橱窗,只有一个敞开的柜台,上面现在有一只玻璃盒,里面也许会放些样品。墙上从地面到天花板排满浅抽屉,里面塞满了包着其他存货的无穷无尽的小包。尽管店铺窄小、环境肮脏,那些货物也许会是非常珍贵的(因为中国人十分喜爱珍宝古玩)银器、瓷器或是玉、牙雕、青铜器。有些最荒唐的废物与这种东西混在一起,主要是欧洲货。许多店铺里摆着一排雕工上乘的椅子来满足顾客,还有精心装饰的木制品,比如一端有一群群漂亮人物的屏风。我们倒是想购买很多东西,但这事并非轻易可以做成的,在买家和卖家以正统的方式达成交易之前,需要老练地打几天交道。没有东方人会满足于我们那种单调的西方方式。整条街的人都对这场表演兴致盎然,像看戏一样旁观着。做成买卖的数量似乎与店铺的数目成反比。

我们在迷宫般的一条条小巷里穿行着,最后来到这个城市的中央——著名的柳景图案的原形——在夜晚柔和的光线之下,是你所能想象得出来的最为生动如画的地方。荷叶覆盖、岸栽杨柳的池塘,环绕着一组茶馆;上茶馆需要过一座之字桥,桥上川流不息地走着穿蓝袍的行人:带着自己的鸟出来兜风的绅士;怀抱婴儿,头戴大红结顶、色彩鲜艳的帽子的母亲;负载沉重的脚夫;拿着绳或草的一头,晃荡着上面拴着的肉、蔬菜之类东西的儿童——迷人的人群,值得一看!

园子近旁是一位官员的宅第,我们敲了半天门才得以进入。接待室高大气派,里面只有灯笼、与小桌(其大小仅能容纳茶具)相间着对面排开的两排雕刻得很美观的坐椅,以及墙上的卷轴。花园里全是假山,在最小的区域内配备了最长的小径。有一段梯级通往一个美观的凉亭,栏杆是条弯弯曲曲的龙,约40英尺长,是用石头雕刻的。它大张的嘴巴旁边蹲着一只石头小青蛙,随时准备跳进去——很好地体现了使中国艺术如此吸引人的那种幽默。园中点缀着一些柳树和植物,但没有花——中国式花园的一个典型特征,其间桥和凉亭、墙壁之类艺术作品和建筑作品是最重要的内容。这花园内墙壁的各个部位有石头的圆形浮雕图案,表现这位官员的生活场景。

我们从刚才进园的另一个门出来之后,迎面碰上了一排塑像,原来是座庙;在场的不多几个香客两人一排在香案之前跪拜,香案后站着神像。空气中充斥着香的气味。香案的一个架子上点着线香;门口有硕大的石狮子把守着。显然,这里是这个城市最安静和人迹最稀少的地方。

……

P1-5

序言

我遇到过的每个有幸去过中国的聪明人。都曾倾倒在那神奇的人民和神奇的土地的魔力之下。我十分希望,通过用我的钢笔和画笔尽力准确和生动地展示中国的真实面容,这种魔力能将即使从来没到过那里的人也迷住。

只要贴得足够近,人们就有可能成功地描述一个民族的心灵,然而一辈子熟悉和热爱中国的外国人会第一个否定这种做法对中国的可行性。我宁愿采取勃朗宁的观点——“心灵帮不了躯体,躯体也帮不了心灵”——力图忠实地记录下我的所见,这样可以让别人自己去研究中国。

也许有人反对道这幅画的色彩过于鲜艳,因为我没有对事物的阴暗面着墨太多。然而眼睑和眼睛是一样有用的。

这本书是1893年至1894年在山西度过的一年和1907年至1908年在途经山东、直隶、湖北、四川、云南各省的旅行中度过的六个月的经历及见闻。前一次主要是在太原府的一个医药传教机构度过的,当时那里还远离西方影响;现在一切都变了,我从该国的东北旅行到西南,发现那伟大的觉醒触及了每一个村庄。第一次的时候,我一直觉察到这里的人民对外国人态度上有某种敌意,这次情况恰恰相反。考虑到许多旅行者对中国人的行为,这在我看来好像实在令人惊讶;不过他们在察觉心理状态时非常敏感,我们通过将自己完全无保留地托付给他们而对他们的求助,得到了他们毫不迟疑的响应。不止一次有人告诫我们别这么做,但事实证明我们的信任是对的。没有一个欧洲国家里我们会得到更殷勤的对待了,很少欧洲国家让我旅行得这么快乐、这么无忧无虑。

旅途是一连串惊喜,我的朋友越过边界进入缅甸时感叹道:“要是我们能转过身一路回去,那该多好!”说出了我们两个人的心里话。倘若有什么人由于看了这本书而想要亲自去认识中国,那这本书就没有白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的面容(一个英国女画家尘封百年的记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艾米丽·乔治亚娜·坎普
译者 晏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42521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64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7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