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论述了中国当代艺术“新民间”群体形成的文化背景。这种背景一方面是西方现代派艺术借鉴“民间”所产生的影响,一方面是国内民间艺术研究和教育所取得的成效,甚至包括古代文人画家和思想家积极吸取"民间"养分来抵抗“文人”衰老和“主流”强势的传统和艺术经验。
图书 | 中国当代新民间艺术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论述了中国当代艺术“新民间”群体形成的文化背景。这种背景一方面是西方现代派艺术借鉴“民间”所产生的影响,一方面是国内民间艺术研究和教育所取得的成效,甚至包括古代文人画家和思想家积极吸取"民间"养分来抵抗“文人”衰老和“主流”强势的传统和艺术经验。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历史给“新民问”铺垫 1.早期的民间世界 2.中国文人画坛的“民间”先驱 3.“文革”给“新民间”烧出荒土 第二章 文化人开垦“民间”宝地 1.“伤痕”找回民间的诚实 2.《父亲》,把神圣还给平民 3.采集失落的“民间”种子 4.学院的“民间”基因种植计划 第三章 “新民间”的多元化表现 1.抽象符号的应用造作 ①图形的客串 ②给集体的符号注入私人情怀 ③文字的杂交 2.艳俗表情的观念置换 ①以玩世的表情消解神性 ②显现矛盾、并置矛盾,把真相抖出来 ③超越批判,兼收世俗与理想 3.现成物象的情态拼装 ①现成品的组合 ②模拟现成品组合 ③现成品与现图式的组合 ④现成品与本人图式的组合 ⑤现形式与本人图式的组合 ⑥实物与场景的组合 4.民俗行为的引申转借 5.入世闲情的雅逸写照 ①扩展雅逸之风 ②竭尽优柔之美 ③另辟自由之路 6.学院式教养与民间觉悟的顺势交融 ①从自然出发 ②“纯艺术”温和的装饰革命 ③拿沉静的心情觉悟风景 ④让时空随意重构 7.民间本源的多方扩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当代新民间艺术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颜新元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西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49554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0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 |
出版时间 | 2008-08-01 |
首版时间 | 2008-08-01 |
印刷时间 | 200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528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西 |
长 | 198 |
宽 | 144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