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 图书 | 新国学(第7卷)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目录 續論“泰山治鬼”說與中國冥府的形成與演變 從《武》、《三象》至《大武》看周公制禮作樂——周樂之系統研究之三 《荆楚歲時記》的撰述、文本及其文化背景 蔡琰的號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別反思 差異與分化:對漢代“文人群落”的歷史考察 漢魏六朝詩中的“驚風” “兒女情”與“風雲氣”——論張華文學及其玄儒思想 九日詩裹的悲秋傳統 敦煌佛教歌辭作者考辨二題 唐代華亭德誠禪師《撥棹歌》所呈現的意涵 宋代鼓子詞與道情關係芻論 建除體初探 “神童”時代(上):楊億 韓琦與慶曆新政 嘉祐三年“建安太守”小考 林希逸詩學思想的特色及其學術基礎簡論 錢謙益降清心態探析 漢待詔考 《莊子》“夢”的解析 清代筆記名著《茶餘客話》的文獻價值 西學東來與黃人《普通百科新大辭典》的编纂 稿約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新国学(第7卷)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项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2190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5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0 |
| 出版时间 | 2008-06-01 |
| 首版时间 | 2008-06-01 |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C5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3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四川 |
| 长 | 205 |
| 宽 | 142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