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廖仲恺先生逝世85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8月19日至21日在全国文明城市惠州市隆重召开。来自北京、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江西、湖北、贵州、湖南、广东等十省市近6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提交论文近40篇。与会代表围绕廖仲恺先生思想言行以及“仲恺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这个主题,展开了多视角、多思维探讨,体现出廖仲恺研究新的学术水准。
本书为此次研究套的论文集,对此次学术研讨会的重点、亮点,作了集中报道。
图书 | 悠悠乡国思(纪念廖仲恺先生逝世85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廖仲恺家族东江历史文化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纪念廖仲恺先生逝世85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8月19日至21日在全国文明城市惠州市隆重召开。来自北京、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江西、湖北、贵州、湖南、广东等十省市近6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提交论文近40篇。与会代表围绕廖仲恺先生思想言行以及“仲恺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这个主题,展开了多视角、多思维探讨,体现出廖仲恺研究新的学术水准。 本书为此次研究套的论文集,对此次学术研讨会的重点、亮点,作了集中报道。 目录 李秀峰:在纪念廖仲恺先生逝世85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黄新林:在纪念廖仲恺先生逝世85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钟一尔:纪念廖仲恺先生逝世85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闭幕词 文绍良:弘扬仲恺精神打造人文创新型高新区 周兴樑:略论廖仲恺的人品道德风范 吴映萍,曾蔚阳:仲恺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成晓军:试论廖承志对“仲恺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陈泽滨: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廖仲恺的一生 赖悦:廖仲恺“民本”思想的历史意蕴与价值 林建曾:试论廖仲恺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变化及特点 张卫波:论廖仲恺的社会主义观及其历史地位 董立山:析论廖仲恺的民主宪政思想 刘劲松:廖仲恺的直接民权论述评——基于改造代议制的思考 李文珊,王国宇:试论廖仲恺的行政人格 吴擎华:廖仲恺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李远:廖仲恺经济思想变迁 张晓辉:廖仲恺与南方政府财政 刘斌:安东·门格尔与廖仲恺的民权主义观 吴彬:廖仲恺与广东工农运动 邵雍:廖仲恺与广东土匪问题 杨凤:论廖仲恺全球视野发展观 余彬:廖仲恺华侨时期对其国家观形成的影响 万齐洲:廖仲恺与汪精卫早期国家观之比较 高钟:客家文化与廖仲恺三民主义思想 李翔:斯托之争与廖案后的蒋汪胡 徐旭阳,徐鑫:从廖案初期国民党的纪念看廖仲恺对民主革命的贡献 杨子怡:从《双清词草》看廖仲恺诗词的艺术个性 纪望平:人生最重是精神——从廖仲恺书法神韵看其人格审美追求 彭小舟,周晓丽:论廖承志的画里人生 李吉奎:廖仲恺与蒋介石论纲 零建州:试析廖仲恺与陈炯明的关系 向军:廖仲恺研究述略 周红炜:近五年廖仲恺研究文献综述 成晓军:纪念廖仲恺先生逝世85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悠悠乡国思(纪念廖仲恺先生逝世85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廖仲恺家族东江历史文化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成晓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3571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9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7=6 |
丛书名 | |
印张 | 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