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任职记者后从业几十年的短新闻精选。全书分为六辑,主要内容包括:短新闻实例解剖,羊城街头掠影,珠三角农民新观念,岭南风情等。书中除几篇述评性文章和几篇刊登在《经济参考报》的“逛市场”专栏的短文外,基本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华社播发的稿件,都保留了稿件原貌。本书对于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具有参考价值。
图书 | 记者的看家本领/李沪新闻作品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任职记者后从业几十年的短新闻精选。全书分为六辑,主要内容包括:短新闻实例解剖,羊城街头掠影,珠三角农民新观念,岭南风情等。书中除几篇述评性文章和几篇刊登在《经济参考报》的“逛市场”专栏的短文外,基本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华社播发的稿件,都保留了稿件原貌。本书对于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来说具有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第一辑 短新闻实例解剖 从芙蓉嶂公社清理固定财产看健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珠江华侨农场和花县华侨农场签订粮油互换合同 佛山棉织二厂发动职工入股集资一年多更新了全部旧式织机 江泽民总书记会见李嘉诚 第二辑 羊城街头掠影 万人大军晨练越秀山 羊城夜静车铃响 人群皆从夜校来 羊城广植竹,闹市亦清幽 广州街头粥飘香 广州街头饼肆温馨 广州新习俗:能用电话不登门,串门闲谈遭反感 广州男士穿花鞋 迪斯科热在广州悄然降温 广州街巷丝竹声声 广州街头的招牌 广州街市一景:书亭报摊林立 广州花开天下先 广州人舍得花钱聘请家庭教师 花城“蝶”纷飞 速冻点心进入广州市民家庭 购一张奖券抱一个希望 入土也安,人海也安 广州提倡把骨灰撒向大自然 流行歌曲在羊城开始冷落 广东音乐重受青睐 广州人开始“打扮”厨房了 扶老携幼去踏青 从广州人名看历史痕迹 羊城夜雨后,三伏变秋凉 花城变成水果城 广州气温高 深秋似盛夏 广州街头的“新闻中心” 广州长高长大了 羊城书画知音多 北方水果大量运进广州 羊城出现“百羊仙境”雕塑群 现代雕塑悄然出现在广州街头 广州人厅堂布置风格今非昔比 广州街头重现连环画书摊 贺岁腊味上市 羊城处处飘香 “贺卡热”在广州 想吃不想做 广式传统年宵品成为抢手货 羊城家家插鲜花、户户食有鱼 羊城桃花汛 广州人的春节过得轻松自在了 广东音乐寻找知音 附录:短新闻是媒体的“拳头产品” 第三辑 跑衙门易得 逛市场难求 第四辑 潮汕韵味淡雅香 第五辑 珠三角农民新观念 第六辑 岭南风情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记者的看家本领/李沪新闻作品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35485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4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10-12-01 |
首版时间 | 2010-12-01 |
印刷时间 | 201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东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