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原题The Consonantal System of Old Chinese,刊载于AsiaMajor 9(1962):58-144;206-265。汉译本完成后,承作者蒲立本教授对译文予以审订,并且作了若干增补,附于书后。译者表示深切感谢。为了便于中国读者的阅读,译者根据中华书局的建议对文中音标作了少许改动。而且改动范围只限于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藏文转写、日语转写和汉越语转写。
| 图书 | 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世界汉学论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原题The Consonantal System of Old Chinese,刊载于AsiaMajor 9(1962):58-144;206-265。汉译本完成后,承作者蒲立本教授对译文予以审订,并且作了若干增补,附于书后。译者表示深切感谢。为了便于中国读者的阅读,译者根据中华书局的建议对文中音标作了少许改动。而且改动范围只限于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藏文转写、日语转写和汉越语转写。 目录 序言 符号和缩写 1.《切韵》系统 2.上古汉语的声母g和h 3.喉塞音的音值 4.h在西汉的音值 5.舌根鼻音η、ηh 6.η的转写 7.圆唇喉音和舌根音 8.6和hw的分布 9.圆唇喉音、圆唇舌根音与唇音的谐声关系 10.舌根音和喉音的腭化——介音i/j的来源 11.舌根音腭化的年代 12.舌齿塞音 13.舌齿塞音的腭化 14.卷舌音和介音-l-的失落 15.舌齿擦音 16.*θ->*h- 17.带■(θ)的复辅音 18.舌齿鼻音 19.边音 20.带-l-的复辅音 21.带-l-复辅音单辅音化的时间 22.中缀l的派生作用 23.咝音声母 24.卷舌咝音声母 25.复辅音η■和sη■ 26.s+圆唇喉音的复辅音 27.s+舌齿音的复辅音 28.唇塞音 29.唇鼻音 30.唇擦音 31.上古汉语的音位系统 32.韵尾辅音 33.失落舌齿韵尾的平声字 34.去声 35.从*x<*ks来的去声 36.从*h<*hs来的去声 37.*■s在汉代和中古的形式 38.上声调 39.韵尾*-■■ 40.鼻韵尾 41.仄声的鼻韵尾 42.*-η跟*-h或*-η之间的交替 43.唇韵尾 44.唇音在异化作用下的消失 45.对第一部分的附加说明 附录:(1)匈奴语 (2)写在《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之后 参考书目 (1)中国古代著作 (2)现代著作和论文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世界汉学论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加拿大)蒲立本 |
| 译者 | 潘悟云//徐文堪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2225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1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61 |
| 出版时间 | 1999-12-01 |
| 首版时间 | 1999-12-01 |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22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H11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2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3 |
| 宽 | 139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7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